拓展视野成果丰硕 亮点纷呈受益匪浅
■ 明贵栋 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百域联达 (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工业企业全球化战略高级研修班6月10~14日在京举办。授课期间,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 “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了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引擎,世界因中国的引领而更加精彩,人才培养为 “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活力! 授课专家认为,从习近平主席倡议共建 “一带一路”以来的三年多的时间里, “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顺利,顶层设计顺利完成,投资贸易蓬勃发展,合作共识不断深化,正在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 “一带一路”将深刻的改变世界。 拓展视野 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受益匪浅 在为期5天的研修学习中,学员们聆听了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的授课,以及中国工经联执行副会长路耀华、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的开班精彩致辞。中国工经联领导的授课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企业 “走出去”发表了真知灼见,对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来自国家部委主管部门的领导及在 “一带一路”建设有深厚研究的专家老师为学员们进行了精彩授课。授课内容既有 “一带一路”政策的宏观解读,又有与 “中国制造2025”的对接;既有国际产能合作重点区域的投资环境介绍,又有海外投资并购成败实践的案例分析;既有对 “一带一路”建设的建言献策,又有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的评估、防范及管控、协调机制构建的实践案例,内容丰富全面,务实管用。 老师们思路开阔、妙语连珠,用大量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事例,对 “一带一路”政策、愿景、机会、风险等诸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针对学员们提出的实际问题和困惑,老师们有针对性、个性化地给出了解决方案或参考意见,学员们受益匪浅,纷纷表示,参加研修班将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帮助。 依靠项目驱动深化产业务实合作 李毅中指出,产业是经济之本,工业、制造业要在 “一带一路”建设上发挥作用就需要依靠项目驱动,深化产业的务实合作。李毅中说,习近平主席在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将 “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他认为在以上 “五路”中最根本是繁荣之路,那么怎么繁荣呢?要实现繁荣需要依靠产业振兴,而工业、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产业中处于核心支柱地位,是繁荣经济的主力军。工业、制造业在 “一带一路”建设上发挥作用要趁势而上,顺势而为,依靠项目驱动,深化产业的务实合作。 人才培养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路耀华与学员们分享了他对于成才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他引用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的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致治之道,首重人才”来表达人才的重要性。路耀华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及实施瓶颈不是资金,也非技术,而是人才。“一带一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世纪工程,需要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专业素质、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面向 “一带一路”战略需求,打造适应并能提升 “一带一路”进程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建设 “一带一路”需要人才培养支撑。 路耀华强调,长久以来,中国工经联对 “一带一路”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高度重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支持下,中国工经联组织的第一期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工业企业全球化战略高级研修班,是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具体行动,这次研修的成果很显著。为使人才培养工作连续完整,让人才来支撑 “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工经联还将筹备成立 “一带一路”工商学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携手,积极开展各种专业高级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同时,还将开展 “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公益巡讲活动,推动各层次人才培养。 聚合人才智力资源 打造综合服务体系 熊梦在第一期研修班的开班致辞中指出,打造新型智库是中国工经联工作的三大战略 (新型智库,产业协同,国际合作)定位之一。中国工经联正在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创新和探索,其中科学的规范,健全的激励机制,实施引才引智工程,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建设新型智库的重要措施。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支持下,举办的这次研修班就是新型智库建设的组成部分,通过组织模式和激励机制的创新,汇聚和整合各种人才和智力资源,为落实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熊梦强调指出,为使 “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工作更加富有成效,要加快探索、完善研修模式,不断积累经验,通过一期一期的研修班培养出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高端人才,为我国企业 “走出去”发挥作用。他认为,在 “一带一路”建设人才培养上要尽快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尽快探索、完善 “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研修模式,建立起一套能为企业 “走出去”、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解决实际问题的研修内容体系,特别是企业实战经验的总结、问题的剖析和解决方案的探讨;二是尽快建立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这支师资队伍不仅仅来自研究机构、政府政策部门、高校,特别要发掘有企业 “走出去”实战经验的领军人才;三是探讨完善教学合作模式。积极与各种国内外教育资源,包括知名的商学院、管理学院和企业内训机构等深度合作,建立广泛的合作渠道,为 “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各类人才;四是要探索完善研修模式。除了集中研修,包括深入到企业的针对性研修,法律、投资并购、技术等方面的专题性研修,到各地,包括到沿线各国的巡讲等多种模式。 开拓思路 扩展视野 学有所思 学有所用 中国工经联副秘书长、中国工业报社社长刘红儒做了“研修班”结课的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期研修班是中国工经联响应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落实人才建设上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是 “一带一路”人才建设的积极探索,此项工作意义深远。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主题集中、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印象深刻,学员们收获颇丰。通过研修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为培养 “一带一路”人才积累了经验。 刘红儒感到特别欣慰的是,本期研修的课程、日程都做了非常精心细致、科学有序的设计和安排,建立了很好的教学制度。他说,这次研修有主管部委领导、中国工经联的领导、知名专家学者的精彩授课,与老师的互动交流,也有学员间分组讨论,课后自由讨论等多种形式。他希望大家把研修的收获进行认真总结和升华,为企业走出国门,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群贤毕至 共话 “一带一路” 国家推进 “一带一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巡视员欧晓理;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工业4.0研究所所长王喜文;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员刘华芹;中关村 “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储殷;中海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现任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戴育四;克莱塞斯公关顾问 (北京)有限公司首席谈判代表王小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组织部部长、保险学院院长、教授王稳;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特约研究员,国家安全与政府法制研究所研究员曲凤杰等领导和专家进行了精彩的授课。 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驻华总代表优德良博士、乌克兰驻华使馆商务参赞谢尔盖·安德烈波兰、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卡兹纳国家主权基金股份公司驻华首席代表铁木尔·马利科夫等嘉宾介绍了各自国家的经贸投资情况及产能合作机会。参加这次研修班的大部分学员来自国内重点骨干企业,如中国航天建设集团、中国有色股份、徐工集团等公司的领导及从事 “一带一路”具体工作的负责人等,来自15个省市的77名学员参加了研修学习。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工业企业全球化战略高级研修班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积极探索和成功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