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实体经济 长沙发布“工业三十条”
找准切入点,敲定具体政策,聚焦发展动能,激励实体经济砥砺前行。日前,湖南长沙正式发布 《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即 “长沙工业30条”,为工业实体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当下,湖南长沙正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凭借 “干货”政策促进园区和制造业企业发展,打造投资 “最低点”、政策 “聚集点”以及产业 “制高点”,全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产业报国、实干兴邦。长沙将借助‘工业三十条’助力实体经济,实现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长沙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滔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称。 纾解实体经济之难 发展与运营成本高、企业融资难、审批时间旷日持久已经成为制约长沙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长沙追根溯源,找到了三条解决之法。 一是大幅降低实体经济建设与运行成本。工业实体经济最基本的要点即在实体本身,而实体的维持无法脱离用地、水、电、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存在。而如今各项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直接阻碍企业创收获取利润。唯有成本降下去,营收升上去,利润才有可能实现最大化。面对日益高涨的运行成本对企业发展有可能产生的阻碍,长沙全面清理收费项目,大幅降低收费标准,从用电、用地、用工、物流仓储、信息消费、融资成本、税收等多方面同时出击,全面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能降则降,能免则免,能少收的绝对不多收,能不收的绝对不加收。 二是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长沙积极推进“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工作,依法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建立转贷周转应急资金,市级不低于1亿元、国家级园区不低于6000万元、省级园区不低于3000万元,有效平抑社会短期融资利率。有序开放产业投资公司注册,降低融资成本,破解企业融资难的尴尬局面,为企业发展的第一步扶正方向,构筑保障。与此同时,长沙各园区设立国有独资的政府性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给予风险分担支持,还为园区小微企业提供 “过桥”转贷和小额贷款服务。 三是简化流程。行政手续办理的效率低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简化行政处理程序已是众望所归。长沙优化项目审批,让 “一次性”审批得以推广落实,提升行政审批效率,缩短审批时间。让企业不必再为手续申办争先 “折腰”,实行拿地前即可 “模拟审批”。大幅节约审批时间、提升行政效率无疑也是在创造产值。 统筹施策多点发力 唯有求真务实的政策才能强化实体经济,唯有统筹多方需求才能施展最合适的政策。 此次面世的 “长沙工业30条”,实际内容则远远超出30条的规划范围。比如对新获 “军工四证”的企业,奖励100万元。在鼓励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方面,分阶段给予不低于400万元的补助,市级和县级财政各负担50%。此外,在针对特定的整改措施上,投入力度大,无论是税收的减免还是企业的奖励都开出相当丰厚的条件。 此外,长沙争取在政策改革面前各个企业一视同仁,普惠大众。对新迁入长沙市且第一年度纳税额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总部,可由区县 (市)或园区财政按当年纳税额本级分成部分的60%对企业进行事后奖补。让改革的红利渗透到更广大企业群体之中,营造出一个浓厚的振兴实体经济氛围。 同时, 《意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群体,给出对应措施。每一个环节都涵盖多个方面的具体内容,针对不同的情况给出对应的方针政策。明确鼓励园区可设置招商引资中介奖、企业上台阶奖,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最多可给予6亿元的产业扶持资金。政府牵头引导各级机构分担企业压力。贯彻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将失业保险总费率降到1%。 聚焦发展新动能 长沙制定的 “工业30条”还聚焦发展新动能,强化新政效果。 一是要求市县两级 “四大家”班子成员、园区管委会班子成员主动为企业服务,宣传中央、省、市振兴实体经济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切实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助推项目建设与企业发展。创立企业帮扶机制,扶助企业发展。 二是推动 “智能制造”与军民融合。长沙市设立智能制造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专项产业基金,并建立年度增长机制,专项用于长沙创建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加强对国家级重点平台的支持,引导关键零部件和共性技术研发,推广 “长沙云”,打造 “工业云”,充分发挥长沙 “工业云”共享、服务、创新平台作用。对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示范车间)的,市级给予10万元奖励;对获评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项目),市级给予100万元奖励;对获评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扶持的企业,市级给予100万元奖励。 三是全力促转型。长沙明确方向,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互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等发展蒸蒸日上。鼓励做大做强,以 “稳住、进好、调优”为总基调,实施企业 “倍增”计划,着力推进产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加大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所”的 “三招三引”力度。完善全市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分区和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统筹协调机制。鼓励引进总部经济,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支持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对成功挂牌的企业给予不低于120万元的补贴。 (中国工业报记者 石峰 通讯员 徐莫 张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