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实施“五大工程”构建“四大体系”
■ 中国工业报记者 王斌 记者日前从吉林长春市工信局获悉,为努力实现由 “长春制造”向 “长春创造”的历史性跨越,自2017年到2019年,长春市工业经济将利用3年时间实施五大工程,构建具有长春特色的工业“四大体系”,并推进 “五个方面”的试点示范。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该市将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强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五大工程,计划到2019年,全市规模总量明显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争取达到2000户,新增600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争取达到12000亿元,年均增长8.7%左右。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重点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要达到2%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要达到21%;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5%左右。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率达到26%,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8%;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4。 “两化”融合不断深化,大中型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3%;重点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3%;宽带普及率达到72%。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别比2016年下降11%和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6.8%。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3年,长春市着力实施多项举措,精心构筑工业经济四大体系。 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品牌化,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 “三品”战略;推动支柱产业高端化,实施制造业高端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世界级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研发制造服务基地;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实施千亿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积极推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鼓励制造企业发展集成服务,吸引、培育一批现代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 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体制机制;推进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 “舟桥”机制;推进“双创”综合性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大企业支持 “双创”示范推广工程。 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培育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实施 “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和 “创二代”培育工程;积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重点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端创新型人才;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着力培养高技能领军人才,实施 “技能长春”行动计划,打造 “长春工匠”;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对创新型人才和团队支持力度,完善产业人才信息监测体系。 构建政策保障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直接融资,充分释放互联网、物联网、移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在金融创新中的作用;创新土地供应方式,重点保证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新产业、新业态用地;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在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推进企业减负增效,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与此同时开展五个方面的试点示范,主要包括: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试点示范,开展工业强基试点示范,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开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开展绿色制造试点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