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孙红
9月的广州,酷夏的热度仍未降温。而在城市东部的著名汽车产业基地——增城,9月20日又刮起了一阵热带旋风般的头脑风暴:来自国家各部委主管汽车的官员,国内主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骨干企业、行业相关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支机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等600余名代表,共同出席了 “2017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
会上,各方代表经过热烈而全面深入的讨论达成共识:在当前世界汽车产业出现深刻变化,我国汽车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必须改变落后于整车技术发展的状况,一方面加快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借助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推动行业内外协同创新,缩小与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差距。
业绩亮眼:近年来零部件行业产值增速高于整车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已历14届。 “2017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的主题是 “夯实基础 创新融合,推进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在行业年会的工作报告中,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取得的成就。
众所周知,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突破2800万辆,已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同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了50万辆,累计推广超过1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
在这一阶段中值得关注的是,支撑整车产销量不断提升的我国零部件行业,近年的增长速度高于整车行业。2001~2016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5.1%,高于同期汽车工业销售收入17.9%的复合增长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3.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4.2%;利润总额2858亿元,同比增长了17%;固定资产投资是8685亿元,同比增长了5.88%。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副司长瞿国春在大会的致辞中表示,整车市场的繁荣不断推动汽车零部件的需求,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也带动了零部件后市场的蓬勃发展。他认为,总体看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体现为:一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零部件配套工业体系和零部件售后服务的体系,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支撑;二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品牌竞争力逐年提升,2017年进入全球零部件企业100强的中国零部件企业达到了5家,创下历史新高;三是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多项关键零部件技术,如缸内直喷等技术实现突破。
此外,构成中国汽车工业规模化基础的零部件全产业链建设在逐步完善,零部件产业的集群在逐步形成。师建华在报告中指出,从纵向看中国汽车零部件已经覆盖钢材、橡胶、石化等基础原材料,下游形成了零部件装备、物流、销售及售后一体化的服务能力;横向看零部件企业已具备乘用车及商用车零部件系统,零部件及子系统的产业化能力。
不足明显:零部件产业的创新发展依然落后于整车 在看到中国零部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管理飞速进步的同时,与会的行业专家也不无清醒地指出存在的产业软肋。
瞿国春直言不讳地表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依然落后于整车,存在着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缺失、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核心元器件依赖进口等问题。相比整车产业,汽车零部件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特征更加明显,未来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
师建华在年会报告中,也概要分析了目前零部件产业存在的几个方面缺失:一是在非关键产品领域市场集中度比较低,很多企业集中在低附加值零部件领域,而且是分散重复投资;二是零部件产业集群不够强大,轻售后、重配套;三是整车下属的零部件集团化发展相对滞后,急需增长市场竞争力;四是汽车零部件的关键技术领域仍然是以引进外资的技术或产品为主,重点在电气化、高精密零部件;五是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缺乏稳定的合作关系,零部件供应商处于弱势的地位。
出路何在:把握转型风口 提升技术引领能力
在明确了中国零部件产业已经落后于整车发展、零部件供应商在支撑中国整车产销居世界第一的市场规模同时仍未改变被动弱势地位的现状后,参加论坛的专家们纷纷给出了解决行业沉疴的药方: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由跟随型向创新引领型变化的时候,零部件企业在技术提升上的速度必须加快。
瞿国春认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做强,离不开零部件产业的做强。他根据今年4月工信部等部委共同印发的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未来零部件产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实现竞争格局全面重塑。汽车零部件产业应顺应汽车工业发展大势,继续在动力电池、移动电机以及控制系统等方面加强研发和投入,在传感器、控制芯片、车载终端、操作系统、超级计算平台等零部件领域提早加强布局和研发。
二是持续突破先进节能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针对产业短板集中优势资源,优先发展自动变速器、发动机电控系统、轻量化材料等,鼓励发展模块化等先进模式及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高端零部件的供应。
三是推进全产业链协同高效发展。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要探索和优化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构建新型的整车零部件合作关系。
师建华在代表中汽协会所做的年会报告中也指出,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汽车的燃油发动机性能优化,以及研发替代燃料发动机、混合动力、轻量化、低阻力和电控系统优化等各种节能技术。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薛一平特别指出,当前,新一代信息通讯、新能源、新材料及节能低排放等技术与汽车行业快速融合,汽车产品将加快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和网联的方向发展,汽车将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必然会影响零部件产业的结构调整。
据德尔福中国区总裁杨晓明介绍,为在未来智能汽车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德尔福已在硅谷招募了千余名计算机行业人才进行自动驾驶、智能化汽车的研发。
深谙中外汽车企业研发制造流程的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教授在演讲中指出,过去简单的、围着整车厂转的零部件供应关系已经过时了,零部件企业必须掌控核心技术,才能够吸引整车厂。简单的便宜产品没有任何竞争力。
赵福全认为,整车厂未来会越来越没有精力关注零部件,甚至不关注一个模块,它会更关注一个系统,更关注整体产品的竞争力。供应商要打造系统的模块竞争力,更要关注整车厂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不是只要做个便宜的产品就可以了。协同效应、集成能力以及系统竞争力,将是整车厂对于零部件企业未来更大的要求。
相对于中国零部件制造商以制造为主的业务特征,国外同类企业更习惯称呼自己是科技公司和向整车厂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赵福全因此表示,未来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力绝对不是产品的竞争力,而是技术储备的竞争力,这取决于企业研发的前瞻性。他强烈呼吁,零部件企业要彻底摒弃被动根据整车厂的需求开发产品,要走在他们思考的前面。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零部件行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大会还发布了中国品牌零部件供应商推介平台,并举行了向增城零部件制造基地授牌仪式。此外,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编制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蓝皮书(2016~2017)也正式公开出版发行。
“2017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指导下,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支持、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广东省商务厅、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广州市产业园区商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