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严曼青
序
上上电缆我是2003年去的,至今还有很深的印象。那一年我去参加 “企业管理年研讨暨质量管理成果发布会”,那时他们的销售额只有十多亿元,企业正处在爬坡期。那时那个厂区办公楼刚搬进去不久,里里外外都还很新,办公楼的欧式圆顶特别惹眼,企业员工说这寓意上上的研发、制造水平要赶超欧美。楼前是绿油油的一大片草坪,一股现代化工厂的气息扑面而来。
2017年是上上电缆创建50周年,得知上上已经将50年的发展历史写成一本书 《上上之路》,我格外高兴。“不求规模最大,但求素质最佳”,这是丁山华董事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并一直坚持的企业发展宗旨。十多年前我去上上听到丁山华董事长说了这句话,当时我们就产生了共鸣,我还给他们写下了题词,强调要坚持质量兴业之路。这么多年来,就是坚持走这条路,他们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电缆行业的特点是大行业、小企业。到现在我国电缆行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1万亿元,而销售收入排名前几位的企业不过百亿元。企业数量多,竞争激烈。然而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上上电缆并没有去追求规模,而是在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尤其在品种、质量、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上,丁山华董事长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丁山华对质量的高度重视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我深为认同。作为 《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参与制定人员之一,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国要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就是要走质量强国的道路。我在电工行业干了60多年,对这个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相比其他的产品,电工行业更加重视产品运行中的可靠性。电缆是国民经济的神经和血管,任何一点损伤,都会影响整个经济动脉的正常运行。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将质量误差减少到最小,这是电缆制造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基本要求。丁山华在质量上精益求精,一方面是思想上高度重视,提倡 “人诚品优”,将思想品德的教育贯彻到产品质量的管理中去;另一方面是通过各种手段严控产品质量,时时刻刻提醒员工产品质量确保 “万无一失”,否则就是 “一失万无”。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曾参加过他们的辐照交联电缆产品鉴定会,他们在行业里率先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辐照交联生产线。为了保证质量,丁山华董事长在引进先进装备方面向来都是不惜工本,这也成为他们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有力手段。
上上电缆在 “素质”上的另一个体现是核电缆的研发和制造,这是他们最有创新的领域。早在1996年他们就开始研制核电缆了,尽管那时的核电缆看起来有点像鸡肋,有一点市场,但是风险和技术难度都非常大。十年的时间,上上电缆一直在寂寞中坚守,始终没有放弃核电缆的开发,直到十年之后,才收获了第一个核电缆订单。最为可贵的是,他们在2011年接下了世界级的 “硬骨头”,三代核电AP1000壳内电缆的研制。原定的一家国外电缆供应商半路撂了挑子,上上电缆为了国家的三代核电站建设,硬是扛起了这个重担,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千辛万苦、攻坚克难,他们自主研制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AP1000壳内电缆成功交付,标志着他们的核电缆研发制造水平步入了世界最前列。为了这一天的来临,他们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上上之路》这本书中,详细地描述了上上电缆对三代核电缆研发和制造的过程。虽然其过程专业性较强,但该书将故事情节穿插于整体叙述之中,突出了丁山华以及王松明等一批上上人的鲜明性格特点,读来生动感人,引人深思又给人启发。通过这些故事,我既具体了解了核电缆技术和研发的难度,制造过程的严谨和繁复程度,又看到了丁山华对国家重担的勇于担当,在发展方向上的高瞻远瞩,在战略决策上的果敢英明,还有整个上上团队艰苦卓绝的奋斗和不计得失全身心的投入。中国制造正是有了像上上电缆这样一个团队的敢干、实干、苦干,才有了中国三代和四代核电缆在世界工业领域的一席之地。
我和丁山华很早就认识,是老朋友了。他为人一直很低调,平时说话也不是很多,但每次说话都讲到点子上。很巧的是,到今年他的年龄和上上电缆都处于一个整数段,上上电缆建厂50周年,他70周岁。这个岁数,他还坚守在工作一线,每天工作时间比很多年轻人还长。别说像这样的企业家,就是像这样的普通员工,在中国的企业中也是不多见的。我很感慨,中国制造有这样的队伍,实现强国梦指日可待。
这么多年,我一直关注着上上电缆的发展,每一次的进步我都为她高兴。今天的上上电缆,规模排名全球第九、中国第一, “中国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排名第一,堪称是我们机械行业的骄傲,中国制造的骄傲!我衷心地希望未来的上上电缆,能够“上上之树常青”, “百年老店”的愿景成为现实。
2017年6月引子
制造之魂
ZHIZAOZHIHUN
以官办工业为代表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序幕。随后是民族工业的萌芽,建国以后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搭建,直至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系的重构,工业制造的精神在这150多年间不断完善和提升,为了国家的繁荣和昌盛,为了民族的复兴和强大,一代代中国人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今天,当历史的时针指向二十一世纪,在一个微观层面,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工业制造精神的所在。上上电缆以其长达50年的历程,阐述了这一精神的灵魂所在。
专注,品质,创新,诚信。
上上这50年,坚守一件事,只做电缆。
上上这50年,坚持一个原则,质量比天大。
上上这50年,相信一个真理,创新是一切的根本。
上上这50年,认准一个信条,人诚品优。
虽然只做了一件事,但这件事已经被他们做到了极致:“全球绝缘线缆企业规模”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九;名列 “中国线缆企业最具竞争力企业”榜首。
虽然只有一个原则,但这条原则里蕴含了制造业的核心——质量。只有质量,才是产品和企业的基础;只有质量,才是品牌和竞争力的保证。从首届 “常州市市长质量奖”到 “江苏省质量奖”,直至第二届 “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这些沉甸甸的奖项,来自于每一道工序的恪尽职守,每一个人的尽心尽力,每一个标准的从严把关。
创新,就是打破一切既有的格局、思维和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和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接纳,去推倒重来,去付出代价。这样才会有连续多日的冥思苦想,才会有几千、几万次的试验蹲守,才会有一朝开解的豁然开朗,才会有各种新产品、新机制的不断诞生。
唯一的信条里不仅包含产品观,更渗透着人生观和价值观。人诚才能品优,品优可以促进人诚。将产品品质与人品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他们在产品品质认知观上的高度,同时他们还探寻到提升产品品质内在的、道德的路径。
他们的信仰和坚守成就了他们的辉煌与灿烂。是他们,摘取了电缆制造行业 “皇冠上的明珠”,三代核电缆填补世界空白,行业无出其右,世界望其兴叹。
是他们,总结出一套独特的企业管理方法,洋为中用,人为我用,不囿于理论,不囿于常规,而是理条线、寓人情, “管理看上上”的美名享誉全国。
是他们,集50年之大成,规划出适时而动的企业发展战略。上上的50年,是持续技改的50年,是数次投资扩张的50年,更是不断转型升级的50年。每一次看似惊险实则惊喜的战略投入,都是顺应市场、顺应客户的所为。集团董事长丁山华以一次又一次的实践证明,地球不灭,线缆永在。
有一种专注,叫作一辈子,一件事。
有一种坚持,叫作一条路,一片天。
有一种信仰,叫作一团火,一根筋。
耐得住寂寞与低谷,守得住梦想与初心,才做得上上之人,方成就上上品质。
这,就是上上电缆之魂,也是中国制造之魂!
第一章
发 轫
(1967~1982)
苏南,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千年农耕文明之地,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而在当代,代表乡镇企业的 “苏南模式”则是与温州模式、珠江模式并驾齐驱的新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之一。
如果循着以上地域、人文的特点来回溯江苏上上电缆集团的发展历史,就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这家苏南企业的发展脉搏,理解其半个世纪以来的各种波折和坎坷,以及历经艰辛后成就的灿烂与辉煌。
——题记图为溧阳县砂轮厂大门。图为电线厂早期老式的炼胶机。
(资料图片)
成立砂轮厂
和很多 “苏南模式”下的乡镇企业相似,江苏上上电缆集团的前身——溧阳县砂轮厂的成立源于地方政府部门的一纸公文。
1967年6月,溧阳县手工业局、财政局、劳动局等部门联合商议决定成立溧阳县砂轮厂,隶属溧阳县手工业局。
溧阳,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为江苏省常州市下辖的县级市。早在秦始皇时期溧阳就建立了县制,其后2000多年,虽然朝代更迭,但 “溧阳”的名称一直得以保留。溧阳县砂轮厂的成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开始,苏南各地就在集体副业的基础上办起了一批社队企业,主要为本地农民提供简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批乡镇企业在苏南地区初步兴起。基于苏南人所特有的敏锐的市场嗅觉,当地政府发现砂轮厂的产品——油石可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模具制造及仪器仪表等行业,且需求量大,于是决定成立砂轮厂。
一个新的企业,人从哪里来?王正祥作为首批两名员工之一,于1967年6月从溧阳横涧镇调到砂轮厂开始筹建工作。筹建期间,砂轮厂没有厂级领导,只是任命王正祥负责生产与销售,并于两个月后调任李荣坤担任砂轮厂会计兼行政负责人。
开厂还需要懂技术的工人,于是当时溧阳县手工业局的一位科长帮助他们从扬中县聘请了4位砂轮师傅。1967年7月,第一任出纳会计陈莲珍到岗,是被王正祥从溧阳县织布厂“要”过来的;溧阳县手工业局还从溧阳编织厂调来5名职工,从戴埠编织厂调来4名职工,使得在岗职工总数达15名。
钱从哪里来?据王正祥回忆,当时县财政局问他需要多少开办费,他没敢多要,只说了5000元,没想到后来财政局拨过来7000元。厂房就借用溧阳县老干校15间平房,地址位于溧阳县煤建路1号。从当时拍摄的照片看,这个工厂看起来更像是拥有一组江南风格院落的民宅,围成半圆形的平房边上还有一方水塘。也许是由于房子年头太久,依稀可见外墙上斑驳的墙皮。
十几个人,几间房,一个默默无闻的乡镇企业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张了。1967年8月,经批准,溧阳县砂轮厂正式成立,企业性质为县属集体企业,时称 “大集体”。
由于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匆忙,溧阳县砂轮厂用了大半年时间,才逐步将人员和设备配置完善。1967年12月,溧阳县手工业局任命何成担任砂轮厂副厂长,成为该厂第一位厂级领导。
动荡年代中的运营 自1966年开始的十年间,建立不久的新中国遭遇了一场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政治运动。整整十年,中华大地都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溧阳县砂轮厂就像一叶小舟,能在这风雨飘摇中生存下来,得益于苏南人骨子里的实干与重商意识。员工们在动荡的环境中坚持生产,从未停歇。但时局的混乱还是给工厂的正常运营带来了困难,尤其是材料采购。当时国家正处于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时期,作为集体企业的砂轮厂不在国家计划之列,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均不能依靠国家调拨和分配,都需要自己解决。如果本地无法解决供销问题,砂轮厂的供销人员就必须去外地出差。
虽然工厂的正常运营受到了影响,但是得益于正确的市场预估,工厂很快就拿到了第一个订单——向某单位供应价值约5000元的砂轮。利用最初购买的6只铁锅和木架等原始工具,以及从常州一家砂轮厂借来的部分材料,溧阳县砂轮厂的员工们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法,生产出第一批成品。
转型金钢砂制品厂
年底的财务核算中,砂轮厂的利润率超过了80%。如果发生在今天,这应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但当时的事实却是,砂轮厂的几位负责人犯了愁。
按照当时的规定,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利润率不得超过25%。一些“极左”思潮派认为,如果企业的利润率过高,就是资本家在进行可耻的剥削,是修正主义,是开 “黑厂”。为了避免被扣上这样的大帽子,砂轮厂决定开展 “自救”。
加工油石不到一年,砂轮厂决定自己生产原料金刚砂。他们对外宣称,这是由于砂轮厂作为计划外企业存在材料购买困难的问题,而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则是他们想要把工厂的利润率降下来。
1968年初,砂轮厂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更名。1968年2月,正式更名为溧阳县金刚砂制品厂。转型为金刚砂制品厂后利润率大幅下降,但是仍然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起初,何成等人没敢把这一真实情况暴露出来,而是把材料和成品放到仓库,以便与做出来的报表反映情况一致。后来,他们壮着胆子把实际情况向当时的上级主管部门溧阳县手工业局汇报,没想到局里主要领导表示支持,但在向县政府汇报时,却遭遇了一些人的激烈反对。他们不仅将金刚砂制品厂定义为 “黑厂”,还将几位从外地请来烧制油石的、没有本地户口的师傅定义为 “黑人” (当时国家实行禁止人口流动的政策)。
由于溧阳本地没有相应的技术人员,金刚砂制品厂聘请了家住宜兴县、从上海退休的老工人周伯兴等4位师傅帮助烧制油石、砂轮及耐火砖等,并筹集资金在短时间内建造了烧制产品的主要设备炉窑。由于这种烧窑的技术含量较高,在一般员工每月工资只有30元的情况下,这4位师傅的月薪高达60元。这一点也被造反派们揪住不放,说他们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事情越闹越大,以至县里开大会时公开批评他们。到后来县政府干脆勒令他们要么关门,要么转产。当时的县委书记职务名称为县革委会主任,为了敦促他们尽快解决问题,县革委会主任一周三次来到金刚砂制品厂。何成在这种压力之下,就把4位外聘的师傅辞退了。
送走了几位师傅后,金刚砂制品厂并没有马上关门。虽然当时县里反对的声音很大,但暗地里也有不少人支持他们。作为第一代创业者,他们实在不忍心关掉辛辛苦苦一手创办起来的厂子,于是还在悄悄地生产。烧窑的师傅掌握着油石烧制的配方和过程,这些核心技术是他们的绝活,因此他们即使被聘任到金刚砂制品厂工作,也不肯将技艺外传于他人。师傅走了,还怎么烧窑?不过,这个问题没有难倒当时金刚砂制品厂的员工们。虽然师傅对烧窑技术控制得很严,但一名有心的员工还是多多少少 “偷学”到了一点关键技术。金刚砂制品厂立即成立了一个烧窑小组,副厂长何成、财务负责人李荣坤和供销科长王正祥,还有这位助手加上一位会计一共5个人分工协作,开始自己烧窑。五个门外汉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研究,结合平时所见所闻,尤其是这位助手 “偷艺”所学,自制出配方,结果烧制的第一炉油石连一块废品都没有,比原来的烧窑师傅做得还要好,全厂员工都非常振奋,准备再接再厉。
但此时,上级下达了关厂转产的最后通牒。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