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严曼青
(上接9月26日4版)
再次谋求转型 接到县里限时整改的铁一般的命令,何成和王正祥压力很大,两个人整天泡在一起研究转产做什么产品。那时,王正祥住在外面租的房子里,何成则是每天跟他讨论到凌晨一两点钟才回家。这期间,他们琢磨过研制日光灯和铁钉,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有一天,王正祥去外面转悠,看到街上有卖抽屉锁的,心想开个锁厂也不错。回来讲给何成与李荣坤听,他们也都觉得有道理。家家户户都需要用锁,而且锁的种类也多,不仅有抽屉锁还有门锁等。如果投资锁厂,不愁产品没有销路。但锁厂的利润如何?王正祥自告奋勇去附近的几家锁厂调研,一位供销科长告诉他锁厂的大致利润率,而且还简要地教给他锁的制造过程。回来跟何成、李荣坤一商量,三个人都同意开设锁厂。
制造锁需要使用三相电,但那时候金刚砂制品厂不仅没有三相电,连电源也没有。要接通电源需要购买电线,于是他们去商店买电线。商店的店员告诉他们,拿铜或者铝来换,不然不卖。那时候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商品从原料、生产到销售、供应的全部流程都由国家按照计划控制。作为一家国家计划外的县属集体企业,哪来的购买指标?何成他们几个人凑在一起想办法,千方百计找到县生产指挥部申请到购铜指标,拨给他们5公斤铜。但当他们拿着铜去商店换购电线时,却发现商店里电线供应紧张,只买到几圈电线,根本不够用。
这时候,苏南人工于技艺之外的灵活机动特性发挥了作用。虽然在申请购铜指标的同时,他们已经购买了一台生产锁的旧设备,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灵机一动: “既然电线供应那么紧张,买都买不到,那么我们也不一定要做锁,不如做电线吧。”
40多年前,只有大城市才有大范围的电力供应,一般中小城市只有简单的照明用电,在广大的农村,很多家庭甚至还在使用油灯。当时,电线对于很多人来说,还十分陌生。
见都见不到的产品,怎么去生产?这个问题没有难倒他们。不会做,就去学,可溧阳附近还没有听说哪里有电线厂,巧的是,在他们买到的几圈电线的标签上,他们发现了周边城市一家电线厂的厂名,这让他们欣喜若狂。带着介绍信,何成以厂长的身份,王正祥充当供销员,再带上一个机械师傅史季立,几个人乔装成客户,以办厂购置电线的名义到电线厂考察,受到了该厂厂长和业务人员的热情接待。
初访认了个门,但这显然不是他们的唯一目的。过了一段时间,三个人再次动身前往电线厂。这次去,他们就不只是看看了。怎么才能学到制作电线的方法呢?还是王正祥多年来走南闯北点子多,他出了个主意:三个人分工合作,何成负责打探工艺配方,王正祥负责业务流程,史季立负责学习设备尤其是挤塑机的操作方法。到了电线厂以后,他们告诉对方,已经确定要购买电线,不过在买之前要详细了解产品的质量情况,同时煞有介事地说: “我们厂里有些领导认为像你们这样的小厂生产的电线不能让人放心,还需要去你们的车间看看”。电线厂的供销科长满口答应,立刻领着他们去车间。当时溧阳全县连一家电线厂都没有,而何成他们就“斗胆”称这家电线厂为 “小厂”。不过后来溧阳县电线厂真的建起来了,并且成为国内赫赫有名的大厂。
在车间里,供销科长向他们简要介绍了电线生产流程,史季立也偷学了一些设备操作方法,只是仍然不知道电线的绝缘料该如何配置和制作。趁着供销科长跟何成谈话没注意,王正祥悄悄地向车间工人打听是谁在做化工配方,那位工人也没在意,就指给他看。王正祥又来到配方师傅跟前,跟他聊了起来。后来,在这位师傅的帮助下,王正祥基本掌握了制作电线的生产技术。
回溧阳之后,何成他们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张罗开办电线厂了。尽管这个方向看似阴差阳错,其中还穿插着 “偷艺”的过程,但是这无心插下的柳,后来却真的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转产电线厂 1970年初,转产电线厂的实质性工作正式启动。
学成回来的三人班子一头扎进厂里,开始为建厂搭建最基本的框架。何成负责出具化学配方,史季立负责试制挤塑机和切片机两台设备,王正祥负责试制收线机。
最初他们只懂生产最简单的塑料电线,但塑料从哪里来?那时不像现在可以直接购买到现成的塑料颗粒原料,而是要从社会上回收各种塑料废料自己加工。这就需要一台切片机,将各种塑料废料切片,以供挤塑环节使用。可是这种切片机没处买,只能自己做。后来史季立倒是把切片机做出来了,但它达不到切片的效果,只能将塑料废料切成条状,所以当时工人们不叫它切片机,而是给它取了一个更形象的名字——“面条机”。
收线机也需要自己做。现在的收线机上都有计米器,同时还配有打码器,每到规定的长度,打码器就会自动打印出米数。但对于当时从未接触过类似设备的人来说,该怎么计算米数?王正祥自然有他的 “土”办法。收线机的滚筒长度为1米,电线做好之后就拿滚筒滚一下,每滚一下就是1米。但电线的盘线规格一般都是100米,又该怎样丈量出100米的电线呢?在一个铁桶上面装一个钢米尺,边做边量。就是这样一个土法炮制的设备,后来在工厂使用了好几年。
但怎样自制电线生产中最核心的设备挤塑机,让他们犯了难。所谓挤塑机,就是将塑料挤在铜丝上的设备。这实际上是电线成型的最后环节,也是关键环节。
好在当时溧阳县城企业数量少,要找个能人不算难事,一打听就能知道,于是何成顺利找到了时任溧阳县机电厂生产科长的丁山华。
说起丁山华,虽然当时年纪轻轻,却是溧阳县知名度极高的能工巧匠。
丁山华出生于1947年,16岁时就进厂当工人。工厂名为溧城镇铁业生产合作社 (简称铁业社),即溧阳县机电厂的前身,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打铁。进厂刚过一年,在丁山华17岁时,就因为一个独门技艺,在溧阳县小有名气。铁业社主要是为农业服务,打造一些简单的铁制农具。当时溧阳有一种收割稻谷的工具叫 “有齿锯镰”,使用起来非常高效、便捷,但全县只有铁业社的一位师傅能做。考虑到当地农民对这种工具需求量较大,铁业社的领导希望能多做一些,加大供应量,于是就安排丁山华去做这位师傅的助手。但在当时,一门手艺,就是一个饭碗,手艺人大都害怕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不肯向外人传授技艺。其实在丁山华之前,也有人向这位师傅求教过,但师傅就是不肯教。那些学徒在多次努力无果之后,就慢慢打起了退堂鼓。但丁山华却想,学习制作锯镰是领导交代的任务,一定要尽全力完成;另外,师傅的手艺没有传授他人,而这种工具农村又很需要,万一哪天师傅病了,谁来做这个农具呢?再者,丁山华当时也是年轻气盛: “既然这个工具有人能做出来,那我为什么就学不会呢?”丁山华抓住一切机会向师傅学习,观察他是怎么做的,琢磨他是怎么想的,后来他终于把这项技艺学到手,打破了溧阳乃至常州地区只有一人能做有齿锯镰的窘迫局面。
这样一位善于思考、勇于进取的能工巧匠,后来又掌握了电动机的制造技术,成为溧阳县机电厂的中层干部,在当时溧阳县的工业圈里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何成找到丁山华说:“丁科长,咱们要加工一台挤塑机,其中料筒和螺杆找不到人解决,请你帮帮忙。”尽管平时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丁山华仍是二话没说便答应了,他仅利用春节休假的时间就将料筒和螺杆研制了出来。此时的丁山华还不知道,他与电线厂的缘分已经埋下了一粒种子。
第一根电线的诞生 1971年4月,经溧城镇革命委员会批准,溧阳县金刚砂制品厂正式更名为溧阳县电线厂。
“面条机” “收线机”和 “挤塑机”一一自制完成,电线厂又从溧阳县塑料厂借回一台旧烘箱用来烘干塑料粒子,此时,电线厂开始着手组织生产。
刚开始,由于原材料质量较差,操作挤塑机的手法也很生疏,无法将塑料包裹在铜丝上。工厂只好临时组织人员赶往当时 “偷师”的电线厂请教,回来后通过在材料中增加添加剂,使挤塑机的温度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多次调试,在历经7天7夜鏖战之后,溧阳县电线厂的第一根电线——广播线终于诞生了。
当时的电线样品,在今天看来可能非常稚嫩、粗糙。电线的盘线标准是100米,当时制作出的样品虽然总长度达到了100米,但却不是一根完整的电线,而是被分割成20多段。而且由于挤塑的温度控制技术尚不完善,无法准确地掌握电线的偏心度,导致这些盘成四五盘的电线,没有一盘是平整地绕包上去的。尽管如此,这些样品在当时已非常珍贵,它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花费了两年多时间制造出来的,凝结着溧阳电线厂第一代创办人的心血和汗水。
于是,电线厂将这四五盘电线披红戴花地码到平板车上,敲锣打鼓的去县革委会报喜了。
后来通过不断改进,电线厂的产品质量逐渐提高,并批量外销。因为不在国家计划之列,也没有固定客户,所以哪里有业务,电线厂的员工就去哪里,这反而成了电线厂走向全国市场的契机。但是,按照当时的规定,如果客户不供应原料,或者自己没有原料,即使电线厂具备生产能力,且手握订单,也无法正常生产与运营。因此,虽然当时电线厂已经建立起来,也能够生产出产品,但既要找客户又要找原料的日子还是过得比较艰难。
后来,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电线厂开始考虑产品的升级换代。1973年,为了改变两年一贯制的单一产品格局,电线厂成功试制橡套软线。1975年,电焊机线的生产又获得了成功。此后,电线厂相继生产出塑料电线、橡皮电线、橡套软线、电焊机线、钢芯铝绞线、裸铝绞线和棉纱花线等系列电线产品。到1982年,电线厂的销售收入已达365万元,利税67万元,固定资产65万元,职工人数超250名。
回顾1967年到1982年上上电缆的这段历史,尤其让人唏嘘。那个年代不仅满是需要打双引号的词汇,满是当下年轻人从来没听说过的用语,而且还有很多他们弄不懂的时代背景,搞不明白的事物与现象,就像老一辈人看不懂现在的IT业一样。
当年,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在厂领导班子都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一个因陋就简的小厂就这样诞生了。
然后,就是这样一个上没有原料、下没有订单的小厂居然一时间办得红红火火,利润之高,在现在看来不过是名正言顺之事,却让当时的他们过得心惊胆颤。
虽然被冠以 “资本主义的尾巴”而被迫转产,但他们居然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一个 “今天勉强吃上饭,明天不知饭在哪里”的 “大集体”企业,为什么能够在那样一种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其原因不外乎几点。
首先,高度的自觉意识。即使是“阶级斗争为纲”也没有打乱他们生产的节奏,因为他们始终抱有一个朴实的观念,即生存与发展,其实也是国家政策的最终目的。
其次,高度的紧迫意识。国家不提供原料,客户需要自己寻找。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他们从来都不敢懈怠,每天都在为明天的饭碗而打拼。
再次,高度的市场意识。不管是最初成立砂轮厂,还是后来转型为电线厂,他们都是充分研究市场空隙,瞄准市场需求,因势利导、寻隙而为。
图为1980年电线厂全景。图为电线厂老式挤塑机。 (资料图片)
评 说第二章
逆 转
(1983~199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政策就像一声春雷, “轰隆隆”地为中国开辟了一个新世界,由此万物蓬勃生长,经济繁荣兴盛。
丁山华的到来,就像这一股春风,给凋零的电线厂带来了生机。他以 “挣饭吃”的矿缆,以相当于固定资产一半的资金投资的技改,使得电线厂从此扭转局面,经营开始走上正轨。
春风润物细无声。丁山华以他的认真、坚持与追求极致,感动了一批人,带动了一批人,也吸引了一批追随者。
他就像一个园丁,除稗草、勤灌溉,由此成就了一片繁茂苍翠的秀木。
——题记
丁山华到来 1978年之后,改革开放的政治春风,加上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得全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其中也包括电线电缆行业,除了原有的 “南北两霸”(沈阳电缆厂、上海电缆厂)以及原机械部直属的6家电缆厂外,各地众多中小型电线电缆厂相继建立。企业数量多,市场需求量大,整个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喜人势头。而此时,一个人的到来使溧阳县电线厂赶上了这趟发展快车。
1983年国庆节前夕,溧阳县机械工业局召开会议,对下属的数十家企业进行厂级领导大调整,这其中就包括将时任溧阳县机电厂副厂长丁山华调至溧阳县电线厂担任厂长。
此次关于丁山华岗位的调动,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的考虑:一方面是将丁山华从副职提拔到正职,另一方面也是想让电线厂的领导班子更加团结,有利于工厂发展。
但当时的丁山华打心底里不想去,这与他在机电厂多年的工作经历有关。
溧阳县机电厂的前身为铁业社,如果算上铁业社的工龄,到1983年丁山华在机电厂整整工作了20年。这20年里,他从一个小学徒成长为车间主任、生产调度、生产科长、革委会副主任和副厂长,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是那么让人难忘,他几乎熟识厂里的每一名员工。一些老工人与他多年摸爬滚打在一起,即使他当上厂级领导,老工人们见到他还总是亲切地称他 “小丁”,他也从来不摆领导架子。到1983年,论规模、产值和地位,机电厂在溧阳县二工局系统都是能排上名次的,大会小会总是受到局领导的表扬。另外,机电厂还有一部分国家分配的 “基本口粮”,即一部分国家下达的计划,这为他们的生存提供了基本保障。
相比之下,电线厂则要困难得多,家底也要差得多。当时电线厂的厂房位置非常偏僻,所处之地在1958年 “大跃进”时是一个 “万能厂”,说起来是什么都能做,但实际做的是 “把蚌壳敲碎烧一烧就是化肥,往蚌壳里弄点阿里 (河蚌)油就是做化工,做做容具就是容器厂”。 “大跃进”结束后改为党校,后来又用来养猪,实际上砂轮厂最初的厂房就是原来的猪舍。虽然以前没有去过电线厂,但机电厂与电线厂同属于二工局系统,丁山华到局里开会时常能碰到原来电线厂的厂长,多多少少了解到电线厂的一些难处。 “丁厂长来的时候,我们电线厂称不上好厂,当时溧阳企业的第一梯队是齿轮厂、无线电厂、棉纺厂和机电厂这四个厂,我们是第二梯队。”一名老员工回忆说。
从 “第一梯队”到 “第二梯队”,丁山华虽说满心不情愿,但组织的调令不能不服从。因此在其他人员于国庆节之前都调整到位的情况下,丁山华直到国庆节之后,才最后到岗。
那一天,是1983年10月4日。
机电厂的成长 1983年丁山华的到任,使电线厂迎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曾就职于机电厂的经历,为丁山华带领电线厂传奇蜕变积淀了充足的能量。
电动机俗称 “马达”,是各种电器及机械的动力源,在当时绝对属于高新技术产品。江苏是我国轻纺工业大省,此时正处于逐步机械化阶段,对电动机的需求量很大,但国家的分配又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于是1966年江苏省轻工业厅决定自行生产电动机,这个任务就落在了溧阳县机电厂前身——铁业社身上。由于头脑灵活、肯苦肯干,当时只有19岁的丁山华被领导调至电动机项目开发组,跟随季康等几位师傅研制电动机。由于缺乏电动机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甚至都没有见过电动机,丁山华所在的电动机项目开发组决定去无锡电机厂参观学习。回来以后准备组织生产时,设备、模具几乎都是空白,唯一的一台车床是最古老的皮带车床。在这种情况下,丁山华先用一个月时间学习了车床的基本操作知识,接下来就是边学、边练、边干。丁山华明白,要产出合格的零件,不仅要勤学还要苦练。就像钳工锉好螺帽一样,车圆球是用好车床的基本功,需要不断练习。有时候碰到工厂没水,他满手的机油找不到水洗手,就用棉纱头擦手。到晚上睡觉时他以为把机油都擦干净了就躺进被窝,没想到一觉醒来,发现不仅衣服上都是机油,连手臂上都在冒油,原来是身体的温度让原本就没有擦干净的机油又渗了出来。加班到深夜,对于丁山华来说是常事。下班晚了,回家也是一桩难事。那时候厂里没有门卫和传达室,到了晚上就锁厂门,他深夜下班只能翻墙出去。后来丁山华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笑称他和小偷做着同样的事,小偷是翻墙偷东西,他则是翻墙下班。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的机床工业刚刚萌芽,大部分机床还是从国外进口的。当时丁山华使用的车床就是 “洋货”,采用的是英制计量单位,但需要加工的零件规格却是公制,因此每加工一种零件都要进行公英制换算。如果在生产现场临时去查看换算表进行换算,势必会影响工作效率,于是丁山华决定把换算表背下来。由于当时工作比较繁重,丁山华就抓住一切空余时间背诵,包括在集体政治学习 《毛泽东语录》之际。他把换算公式夹在 《毛泽东语录》之中随身携带,每当其他人朗读 《毛泽东语录》或者是每天 “早请示、晚汇报”之时,他就背公式。为此事,丁山华还被扣上了 “走白专道路”的帽子(意为不学政治只学技术)。但丁山华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仍然抓住一切时机学习,甚至连走路也不放过,有几次都差点撞在了树上。时至今日,年至古稀的丁山华仍然能够流畅地背诵:1英寸=25.4毫米,1英分=3.175毫米……
家境并不富裕的丁山华虽然读书不多,但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家财万贯,不如身背薄艺”,不想饿肚子,就要学点真本事。年轻的丁山华几乎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学习知识、精进技艺上。他白天在厂里上班,晚上去上夜校,直到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平时有一点空余的时间,他都是用来钻研技术,或者是去书店购买钳工技术、车工工艺之类的书籍,即便是难得的休息日,他大多时候也是在书店度过的。
在这种边学、边干、边思考的过程中,丁山华进步很快。能够熟练操作车床之后,丁山华开始利用车床自制各种工模具,三个月之后他又学会了电动机的全部制造技术。成立后的第一年以丁山华为核心骨干的项目组成绩斐然,试产了4台电动机样品,第二年投入量产,制造出1040台。1967年,铁业社单独分离出电动机业务正式成立 “溧阳县机电厂”。丁山华也就成为了机电厂的员工。
随后的几年,丁山华逐步从学徒成长为技术工人,再到技术骨干和研发项目负责人。
1970年,时任江苏省轻工业厅厅长参加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带回来一个全塑料的电风扇样品,希望溧阳县机电厂能够生产这种产品。这种电扇小巧美观,可以摆到办公桌上,风速还可以调节,当时市面上根本就见不到类似的商品。丁山华大胆地拆解了样品,比照着零件大小画出制作图样,半个月就生产出第一批产品。没想到这种产品一经投放市场,立刻受到欢迎,一下子销售出去几千台,后来还参加了国内的展览会,并上了报纸。
丁山华的才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后来厂里但凡碰到技术难题,都要来找他。有一次厂里需要制作电葫芦,溧阳地区谁都不会做,丁山华接了这个军令状,拿着介绍信到南京买回了图样。电葫芦是一种小型起重设备,结构要比工模具、电风扇之类复杂得多。那段时间,丁山华常常是上午安排工人们生产,下午检查进度,晚上画完图后给加班的工人们做夜宵。碰到一些有难度的加工之处,丁山华还要亲自上阵。那时刚好是夏季,天气热,蚊子又多,丁山华就带领大家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干活,有蚊子的时候就用沾满机油的手这儿拍一下,那儿拍一下,结果到下班的时候,全身就被拍得像 “梅花鹿”了。半年之后,产品终于试制出来,最终成功投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