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严曼青(上接10月10日8版)
1988年,原机械工业部颁布 《机械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必备条件验收细则》 “(简称 “工厂必备条件”或称“五十条”),丁山华果断要求:这个“五十条”要成为我们加强企业管理的指南针,溧阳电缆厂的质量管理由此逐步走向规范化。
重人才
尽管在机械制造领域,丁山华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初入电线行业,他还只能算是一个新兵。
为尽快融入新行业,掌握新产品,丁山华又拿出了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从最基本的线规学起,他毫不怕露怯地向技术人员请教:“是不是线圈看起来大一点线就长一点,反之就短一点?”技术人员不客气地回答:“外行!都是一样长,100米。”电线 的规格达成百上千种,丁山华整理出几种常见的规格,将芯数、 标称截面和电压等级标注在相应的规格之中,并拿出他以前当“白 专”的老方法,记在一个小本上,有空就拿出来看、背。
1984年 5月,也就是丁山华调任到电线厂的第二年,哈尔滨电工学院在杭州举办了第一期为期 3个月的电缆行业厂长培训班,学习地点在杭州电缆厂。丁山华立刻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因为有了大半年在电线厂的工作经验,丁山华进步很快,不仅牢牢掌握了基本的产品、技术知识,而且对行业历史、理论与实际操作也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1986年,丁山华参加哈尔滨 电工学院举办的 “电气绝缘与电缆技术大专班”,1988年丁山华完成了全部学业,并在国家计委主办的《经济工作通讯》上发 表题为 《全方位进入市场,超常规发展经济》的论文,获得高级 经济师职称,由此成为本厂参加专业培训的第一人,同时还是获得高级职称的第一人。
这次培训给丁山华带来的另一个收获就是为企业的人才培训找到了一个途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线厂的员工学历普遍较低,连高中毕业生都很少,第一位由县劳动局分配来的技术人员也只有中专学历。而那时人员的培训方式,在丁山华这个 “外行”看来显得过于粗糙。比如在如何正确把握橡胶的硫化程度这个问题上,当时师傅教徒弟的土方法是用牙咬。橡胶颗粒没有硫化之前,质感像面粉团,而在硫化之后则像橡皮筋。所谓 “牙咬法”,就是使用牙齿啃咬材料去判断其硬度和成熟度。这种培训方法显然难以为继。
1984年,丁山华与哈尔滨电工学院的汪景璞教授取得联系,通过在厂内招考的方式,从十多个人中选拔出郑苏蓉等4位同志 到哈尔滨电工学院电缆专业脱产学习两年。其后又与行业唯一的科研机构上海电缆研究所确立长期合作关系,由对方定期为员工 提供培训。1986年召开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会上决定成立职工 教育委员会,配备兼职教育管理人员,设立教育经费专项开支,聘请行业技术专家来厂讲课,选送人员参加培训,标志着培训工作走向机构化、体系化。1991年,选送上海、天津职大深造的7人回厂工作。这批回厂的技术人员补充和提升了企业技术力量,同时也印证了这种本地化、本厂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十年间, “走出去”培训方式不断更新、完善,培训范围从本地延伸到周边,培训时间发展为长期与短期并存。宝贵的培训 与学习经历,为八十年代厂内这批技术人才的成长积蓄了充足的能量,常怀感恩之心、用行动回报企业,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怀。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曾说:“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
去远方,领导就是那个领航者。他的任务就是规划蓝图、展示前景,义无反顾地率众前往。然而,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在蓝图还没有显现轮廓之前,在遭遇风浪之际,是会犹疑、彷徨、延迟甚至停滞的,这时候就需要领导者的驱动,而信念、远见与坚持就是其根本的要旨所在。
在丁山华的信念中,他始终是要做优质产品,做精品,一定要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道工序,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勤勤恳 恳对待每一份工作,尽可能地将差错减少到最低值,绝对不允许出现马虎、懈怠的工作状态。
从基层一路走来的丁山华,在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同时又放眼于行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深知线缆行业乃至机械制造业是中国制造的基础和脊梁,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行业之树将永久常青,上上电缆人所需要的就是成为这棵树最绿的那个枝叶。
坚持,就是行动力的持续性。有时候的落败,不是因为方向不明,不是因为指挥失当,而是因为没有坚持住最后的那一小会儿。当有人以为暂时的困难是不会迈过的那道坎时,丁山华倔强地坚持前行。曙光,其实就在不远处。
1987年,丁山华厂长就职仪式。图为矿用通信信号电缆。
评 说
丁厂长调走
新中国建立以后,不仅保留了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同时逐渐形成 “商而优则仕”的人才选拔方式。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从企业中选拔党政干部,即从优秀企业负责人中选择 “内行”以加强经济建设的做法并不少见。
1992年对于全国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年份。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国经济由此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各项投资明显加大。同时,国有企业改革再往前迈步,再一次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进 一步激发了企业的活力。
这一年对于溧阳电缆厂来说,也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当年,其产值过亿元,比 1991年增长 64%;销售收入8500多万元,同 比增长 61%;利税总额1088万元,同比增长 55%;员工人数也首次超过50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1万元/人。
1992年3月,正当电缆厂在丁山华的带领下规模越做越大,发展红红火火之时,从溧阳市政府传来一个消息:对丁山华同志给予重用,将其提拔为溧阳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分管工业。
这一次,丁山华又像当初离开机电厂那样难以割舍。
1983年到 1992年这十年时间,在丁山华的带领和努力下,这个产值仅400万元的县属集体企业,一举发展成为产值过亿、利税过千万的中型企业,成为全市工业企业的楷模。这十年,山华给企业攒足了家底。十年间,企业技术改造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截至1992年,企业积累达七八百万元。尽管心有不愿,但是丁山华选择服从组织安排,到市经委上班。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丁山华离开的这三年,面对全国线缆企业快速兴起、产能扩张的利好形势,溧阳电缆厂的经营却急转直下。原来,在企业内部,由于改革没有进一步深化,企业管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出现内忧外困的局面,企业各项经营指标在 1994年全面下滑。1994年,电缆厂的产值为 1.2亿元,比1993年下降16%;销售额为1.1亿元,同比下降12%。利税的下降幅度更大,高达67%,1994年的利税总额只有 536万元。利润则在一年的时间内,从301万元下降到只有仅仅7万元,比1993年下降 98%。从这个盈利水平来看,已经退回到20多年前,即使是转产为电线厂的1971年,当年的利润额都是1994年的两倍多。加之几个基建项目同期开工建设,对市场销售、企业管理等方面顾及不到,到1995年,溧阳电缆厂的情况继续恶化。当年1~2月,亏损已经达到179万元。电缆厂又走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头。
二度进厂
1994年9月,溧阳市委组织部找到丁山华,告诉他目前溧阳电缆厂情况不佳,希望他能回去主持工作。
丁山华听后一愣。从1992年3月调任经委副主任,他在机关待了近3个年头,已经逐渐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突然又让他回工厂,他又将面临一次意料之外的调整。第一次谈话,组织上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丁山华的想法,并没有马上下调令,因此丁山华答应先回去考虑一下。一个月以后,组织部又一次找到丁山华,表示电缆厂和组织上都希望他能回去,问他考虑得如何。其实第一次谈话之后,丁山华回去想了好几天,对于电缆厂的境 况他也有所耳闻。作为电缆厂的前任厂长,感情上他觉得应该回去,如果能把局面扭转过来,岂不是一件好事?但另一方面,他还有个小小的私心,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各种荣誉称号一直伴随 着他,万一回去不能有所改变,他的声誉岂不是要毁于一旦?他把这种担心告诉了组织部门,并决定暂时不回去。
转眼到了1995年,从上次谈话之后组织部再没有找过他,丁山华以为回厂的事已告结束。3月底,他带领经委一些部门的人员到外地去参观学习改革经验。有一天晚上9点多钟,一个电话打到他所在的宾馆,市经委人事科长通知他,第二天早上9点回办公室,市委书记要找他谈话。丁山华忙问是什么事情,人事科长说可能是他调动的事情。丁山华说,他已经向组织说明了他的想法,不太想回电缆厂。人事科长告诉他,这件事情组织上可能已经决定了,他还是赶快回来为好。虽然出差地距离溧阳只有一二百公里的距离,但那时候的路况、车况远没有现在好,为了按时到达溧阳,丁山华第二天早上5点钟就起床往回赶。
溧阳市委书记对丁山华说:“老丁啊,我这次找你谈话不是代表我个人,是代表组织。以前征求过你的意见,你不想去,组织上也不勉强。但这次不同,电缆厂真的是到了非常困难的时候, 因此组织上希望你能回去。”丁山华明白,这一次,回去担任厂长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丁山华表态:“我服从组织安排。”于是,丁山华又一次来到电缆厂,身兼经委副主任和厂长两职。
丁山华到任第二个月便发现了端倪。虽然1994年的报表中有几万元的盈利,但实际上企业内部亏空得厉害。再看看当月报表,丁山华更是纳闷,为什么当月产销量比上个月还高,而报表却显示亏损?见此,财务科长不得不如实汇报:上个月实际上是亏损的,账面是虚账。原来积攒下来的家底已被全部掏空,这其 中也包括1992年丁山华离任时留下来的七八百万元。知晓实情后,丁山华不再言语。他明白,等待着他的,将是一次更加严峻的考验。
扭亏为盈
1995年3月底,丁山华再次出任电缆厂厂长。
又像第一次去电线厂一样,电缆厂的上级主管部门溧阳市机 械冶金工业公司经理杨山保带着丁山华来到电缆厂,交给他一个烂摊子。
再次回到曾经工作十年的工厂,丁山华发现一切都变了。
“第二次回来以后就好像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共产党员到白区工作,跟那里的环境有点格格不入”,丁山华到车间一看,发现到处都是问题, “鬼怪式的操作工,设备该动的不动,不该动的都在那里摇摆,该加油的地方不加油,不该加油的漏得满地都是。到车间走一圈,就像从沙漠里出来一样,满身尘土”。
丁山华问车间主任: “你把车间管成这样,不想混了?”车间主任很为难地回答说,现在全厂上下都是这种情况,大势所趋,他也无能为力。这位车间主任是丁山华原先在任时提拔起来的中 层干部,他告诉丁山华,现在厂里人心都散了,有能力的各自找出路,没能力的能捞一把是一把。 “你回来晚了。”这位车间主 任不无担忧地说。
摆在丁山华面前的是一团乱麻,管理混乱、人心涣散、企业亏损,如何理清这团乱麻?丁山华认为,一切症结都来自于企业的亏损,由此导致人心涣散,企业难以为继,银行也没有信贷支持。因此当前关键就是止住亏损,于是他提出了 “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共渡难关”十二字方针。
和以前不一样,丁山华这次回来,首先做的是 “减法”。他首先叫停了正在改扩建的厂房,当时地基都打好了。后来又让正在建设的办公大楼停工。“我们又不是搞房地产,不能要个空房子, 车间是要产生效益的,这样的项目必须要停。”跟当时整体经济 环境以及电缆厂大干快上的形势相比,丁山华的这一举动相当于 开了个 “倒车”,很多人强烈反对。
遇到阻力的丁山华,找到当时的溧阳市副市长赵忠保寻求支持, “这个车间必须要停,不然就要把企业拖垮、拖死,银行也不可能再支持。”早在丁山华担任机电厂副厂长时赵忠保就认识他,而后又在经委与其共事三年,因此赵忠保对丁山华的能力、人品都非常了解和欣赏。他完全相信丁山华作为企业领导者的判断,坚决支持他停止电缆厂的基建项目,将基建资金转移到生产中去的决定。这样一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开始稳定下来,销售收入稳步提升,资金迅速回笼。
除了与客观环境上的不契合,还有人文环境上的不适应。丁山华刚回厂的时候,对设备、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纪律乃至厂区环境,没有一样是满意的,因此时时会作出一些批评。批评多了,那些已经适应了懒散工作状态的干部们就不愿意了,话里话外就有了“就你行,咱们都不行”的味道。丁山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感到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仅凭他的说教不但难以改变现状,甚至还会招致反感。于是,丁山华想了一招,带这些干部出去参观走访行业优秀企业。亲眼看到了差距,那些干部不再 嘀咕抱怨,回来以后就开始一点点地改,一步步地追。
与此同时,丁山华发现,厂内盗窃成风,且车间里的盗窃情况比办公室更加严重。他刚去一个月,就有员工向他反映,周六做好的电缆,一圈一圈地码得整整齐齐,到下周一来上班就不见了,有的当天做的电缆,第二天就没了,更有甚者,上午做好的电缆,下午就没了。
丁山华意识到内部盗窃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专门就此事警告有关人员立即收手。但没想到,他的警告一点没有奏效,没过几天又发生一起更为严重的盗窃案,车间主任告诉他,前一天做好的二三十圈电线,放在车间里暂时还没有入库,第二天就不见了。
为彻底制止这股猖獗的盗窃之风,丁山华向当时电缆厂的上级主管部门溧阳市机械冶金工业公司反映,请求组织支持解决此事。为此,机械冶金工业公司专门请来了公安部门调查此案,案件旋即告破,小偷抓了一个班。原来内部组成了偷盗 “一条龙”组织,操作工做好,司机拉走,门卫放行,销售出售,然后大家 分红,干得不亦乐乎。在这起案件中,有四五个人获刑,其中最重的一个被判无期徒刑。
一石激起千层浪,外面流言四起,说丁山华心狠手辣,刚回来就抓这么多人。
然而面对旁人的无数误解,丁山华毫不在意,电缆厂在他的带领下慢慢走上正轨,逐步扭亏为赢。
上中压交联线
很快就到了1995年年底。此时的市场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兴起的一批民营企业不仅在体制上焕发了活力,而且产品的更新换代走上了更高的台阶。此时,主要产品还局限于低压产品的溧阳电缆厂,在产品档次、质量、种类的比 拼上明显吃力。
企业要稳固,还需要向前发展。丁山华与厂领导班子商议,购置一条中压化学交联生产线,准备生产10kV和35kV的中压电缆。中压电缆的应用主体多集中于电力系统,如果能够生产中压电缆,无疑意味着市场的大幅扩大。
化学交联生产线是当时先进的生产设备,造价昂贵,企业购置之后是否能够收回投资,取得效益?就这个问题,厂内前后历时几个月,开了15次会进行讨论。多次商议之后,大家终于取得一致意见,如果维持原状,企业没有希望;如果放手一搏,说不定还会创造新的机会。
决定购置化学交联生产线之后,又出来一个新的问题:买什么样的设备,是优质昂贵的,还是性价比合适的?当时同样性能的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价格相差8倍,又一番讨论之后,大家统一了意见:产品要闯出名气、创出品牌,提升企业的影响力,还是要有好设备制造出好产品,于是购买进口设备成为最后共识。
这时候最关键的问题来了,购置生产线的钱从哪里来?经核算,项目投资金额总价值为2000万元,相当于当时电缆厂整个固定资产价值的一半。而其时企业困难,连正常的流动资金都难以保证,哪有钱去购置 “半个工厂”价值的进口设备?唯一的方法只能去找银行了。丁山华在经委工作 3年,即使是回电缆厂也是身兼厂长和经委副主任两职。丁山华以为凭借这些 “资本”,怎么也可以在银行那里 “买个面子”。他找到当地一家银行的行长,行长一口答应,这下他心里踏实了,回来后就正式启动购置程序。由于当时电缆厂还没有产品进出口经营权,进口设备的购置需要委托国家专业的进出口公司代理,于是他们聘请上海电缆厂一位退休的总工程师和一位总师办主任为顾问,帮助他们选择设备厂家,并准备购买的相关手续。就在他们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准备签订购买合同时,一个预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银行不同意放款。丁山华没想到行长会突然变卦,就跟他据理力争:电缆厂的投资项目是经过充分考察之后集体做出的决定,尽管有一点风险,但决不是盲目冒险;何况电缆厂目前的境况不好,企业正等着这个项目扭转困局。但不管丁山华如何解释,行长始终不肯同意。无奈之下,丁山华只好挨家银行跑,最后总算找到一家银行答应帮忙。
为什么这家原先答应贷款的银行会突然变卦?这个谜一直萦绕在丁山华心头。多年之后,机缘巧合之下,才得以解开。原来,南京有一家做进出口代理的贸易公司,他的银行开户方正是最初答应借款的这家银行。由于这家公司在溧阳有进出口代理业务,因而跟当地很多企业都很熟悉。这家银行的行长无意中向贸易公司的总经理谈起电缆厂要贷款购买进口设备的事情,没想到这位总经理来了这么一句: “我进口设备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个破厂,这么点规模,还亏损,何况那个厂长 (丁山华)的胃也不好,竟然要贷这么多款买这么好的进口装备!”几句话道明了这家银行突然变卦的真实原因。
后来谈起此事,丁山华有点自嘲地说:“在人家眼里,我就是老牛拉破车,而且老牛的胃也不好。拉个破车,还要贷这么多款,人家怎么能放心?”
丁山华的胃不好是事实,但有人却将此与贷款联系起来,而且还得出错误的结论,不能不说是荒唐。不管怎样,中压设备还是如愿买了回来。
1996年7月,芬兰诺基亚的中压化学交联生产线运到溧阳电缆厂。由于赶工期,从车间操作工到技术、质保、工艺等相关人员,大家日夜不停地工作,将原本至少半年的安装工期缩短到三个月。
看到电缆厂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安装工作,芬兰厂商派来的售后 服务工程师也不得不佩服电缆厂的速度、中国的速度。
1996年底,前后不到半年,所有的调试和试制都已经结束,并生产出首批产品。第二年就实现2500km中压电缆线芯的年产量。由于正赶上国家进行大规模城乡电网改造,溧阳电缆厂生产的中压电缆一经投放市场,马上一炮走红,迅速在国家电力系统打开销路。
由于电力系统领域的开拓,溧阳电缆厂闯入了一个比煤矿领域更为广阔的应用市场。他们不仅把中压新产品推广到电力系统, 同时还为以前的低压产品1kV电缆找到了一个新的客户群。1996年实现产值2.2亿元,比1995年提高51%;利税657万元,同比增长136%。由此尝到甜头,电缆厂陆续引进十几条中压生产线,使得电缆厂中压电缆的生产能力名列全国前茅。时至今日,电力系统已经成为上上电缆订单主力,电力电缆销售总额占集团整体 销售额的半壁江山。
(未完待续)
第三章
沉浮
(1992~2000)
溧阳电缆厂的命运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来到了一个拐点。
如果没有丁山华的再次出现,溧阳电缆厂这个地方集体企业就很有可能顺着拐点往下走,甚至可能走向终结。
然而,命运再一次垂青了他们。
——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