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 苗圩: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
10月19日晚,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新闻发布厅举办主题为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体采访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钱焕涛,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出席了发布会。 加快推进制造强国步伐 苗圩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工信部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汇编成册,供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一是强调工业和信息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二是充分认识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成就,要增强赶超自信。三是要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发展智能制造。四是推动制造业从数量的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性转变,把其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五是要把制造业搞上去,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六是支持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引导实体经济向更加绿色、清洁方向发展。七是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径。八是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九是开放包容,以全球视野来谋划和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 苗圩说,5年来,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动出台并全面实施了 “中国制造2025”,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从综合实力上看,我国工业和通信业保持了平稳运行、稳中向好,总量规模持续提升,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地位。从创新能力上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在日益完善,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高性能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在加快,新动能不断释放。从结构优化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特别是“三去一降一补”当中的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成效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增速持续快于全部工业增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从两化融合来看,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升,基于互联网的 “双创”平台快速成长,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取得初步成效,5G研发加快推进,互联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杨杰表示,截至8月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13.8亿,用户数全球第一。其中4G用户9.3亿,占比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G用户占全球4G用户的比例超过40%。固定宽带用户达到3.3亿,其中光纤宽带用户已经达到2.72亿,占全球光纤宽带用户比例超过60%,为全球光纤宽带占比最高的国家。网络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各地,网络速率大幅提升,价格大幅降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同时也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设备制造和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他认为,通信运营企业就像一根扁担,一边挑的是通信制造企业,一边挑的是各行各业各种互联网的应用。 钱焕涛介绍,十八大以来山东省工业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稳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比重在13%左右,更重要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了24.2%,并连年超额完成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他也表示,虽然山东的工业体量比较大,但产业结构偏重,突出表现为 “两个70%”,即传统产业约占整个工业的70%,这70%中又有70%是重化工业。为了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省里提出要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四新”要素,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四化”转变,实现工业健康发展。 徐和谊说,过去的五年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大、效益也最好的3年。一是连续8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二是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突破50%以上。三是引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我国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目前整个新能源汽车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四是汽车行业综合实力、产业结构转型、零部件产业配套能力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徐和谊介绍说,在汽车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北汽集团过去5年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2016年整车产销达到285万辆,营业收入突破了4000亿元,连续5年入围世界五百强。 “中国制造2025”取得丰硕成果 据苗圩介绍, “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多来,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完成了 “中国制造2025”的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性政策措施,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二是五大工程建设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工程)已全面启动实施,并顺利推进,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此外,工信部还会同中国工程院遴选了一些重点项目,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攻关,部分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三是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落地生根效应开始显现。目前已经在全国批复了宁波等12个城市和4个城市群,一共31个城市成为 “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四是各地方产业差异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这种不利局面,工信部在细分领域选择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出台了 《“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目前各地方积极对接指南,有效施策,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突出、区域联动、错位竞争的发展新格局。 五是工业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三品”行动计划,重点企业在工业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和先进质量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提升,消费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衔接更加紧密,品牌培育和试点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苗圩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推进五大工程的实施,二是抓好 “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三是开展新一轮大规模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四是持续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 苗圩强调,在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过程中,相关政策措施不仅适用于中国境内的全部企业,而且对内外资企业是一视同仁的。他希望各国的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 “中国制造2025”实施,实现合作共赢。 强化质量和效益 苗圩表示,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到了关于中国发展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中央在前年年底确定了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供给结构来适应新需求。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层级需求。 苗圩举例说,钢铁行业曾持续多年发生严重的产能过剩,最厉害的时候,一吨钢材的卖价还不如一吨白菜,最低的时候降到了2000元以下。这几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钢铁产业在去产能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工信部制定了到2020年去除钢铁产能1亿到1.5亿吨的目标。2016年一年去除钢铁产能就达到了6500万吨以上,今年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截至今年8月底,已经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 据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工信部已经在28个省市区开展了全面清理地条钢的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这项工作基本完成,600多家企业、1亿吨以上的地条钢已经出清。地条钢企业出清以后,废钢铁已经流向正规企业。随着去产能、去地条钢的不断推进,钢铁行业的效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年1~8月,我国钢铁行业实现了2035亿元的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6.9%,其中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4.4%。 对于外媒质疑钢铁产量仍有所增长,苗圩强调,钢铁行业去的是产能,而不是产量。钢铁业是充分竞争性行业,产量与销量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产量与销量。数据也显示,今年1~9月,粗钢产量是6.39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这是在市场和需求的牵动下实现的,完全符合市场规律。工信部还将坚定不移地去产能,妥善地安排好钢铁行业由于去产能下岗的职工。在彻底取缔地条钢的同时,防止其死灰复燃。更重要的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开发出更多高水平的钢材产品,满足市场高端需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苗圩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只是“三去一降一补”,但是要先从 “三去一降一补”入手,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减就是去产能。加就是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乘就是要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总而言之,要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满足不同消费的需求,通过改革,使供给和需求更好地匹配起来。他坚信,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随着一批优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整个产业也就从中低端向中高端逐渐迈进。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杨红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