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跨界3D打印的成功之道
■ 李方正 左世全 3D打印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对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当前,3D打印已从技术研发转向产业化应用阶段,各国纷纷将3D打印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加以重点培育,并加速3D打印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设计理念的融合,力争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 GE是制造业的百年巨头,布局3D打印技术和产业较早,并将发展3D打印作为长期战略。目前,已经成为全球3D打印产业发展的引领者。近年来,GE通过自主研发和收购兼并,重点布局金属3D打印技术,在技术研发、装备生产等领域实现突破,并在航空航天、汽车、石油装备、医疗等领域提前布局,力图将3D打印应用延伸到GE所有业务领域。 新一代LEAP喷气发动机燃料喷油嘴试制成功后,为保证服务稳定性,2012年GE收购了MorrisTech及其姊妹公司RQM,初步具备了一定的3D打印技术服务能力。2013年收购意大利航天公司AVIO,掌握了EBM技术,制造钛铝合金低压涡轮机叶片。2015年,GE先后投资Carbon的DLP技术、Optomec的AerosolJet技术,进军非金属3D打印领域。2016年,GE收购瑞典Arcam公司和德国ConceptLaser公司75%的股权,至此,GE囊括了当前主流的3D打印技术。其后,GE专门成立了GEAdditive公司,正式将3D打印纳入公司主营业务,实现了从3D打印应用企业向生产兼应用企业的跨越。 为全面推广和应用3D打印技术,GE积极建设3D打印体验中心和工厂。德国慕尼黑的用户体验中心主要用以推广3D技术和提供体验服务。2015年,GE斥资2亿美元在印度Chakan开设首家 “多模态 (Multi-Modal)”3D打印工厂。2016年4月,GE成立匹兹堡3D打印技术发展中心 (CATA),并计划演变成客户体验中心(CEC)。 GE位于意大利卡梅里的卓越制造中心源自于对Avio的收购,该中心专注于涡轮叶片的生产和3D打印粉末材料研发。2017年2月,GE投资15亿美元用于研究3D打印技术,并专门为旗下GEAdditive在纽约Niskayuna的环球研究中心新购置了新型3D打印机,瞄准熔融沉积 (FDM)3D打印中的高端技术。此外,GE还布局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通过金属3D打印技术一体化成型的LEAP喷气发动机燃料喷油嘴,其性能得到大幅提升,重量减轻25%,耐用性提升5倍。目前,采用3D打印燃油喷嘴LEAP发动机订单量已经超过11000台,新款空中巴士A320NEO、波音737MAX和中国国产的C919大客机也将采用LEAP引擎。2015年2月,GE的T25传感器壳体得到了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认证,这是GE航空首个获得认证的3D打印金属零部件。此外,GE通过与爱康合作,所生产的多个植入物已经取得了CFDA认证。 未来,GE将延续对3D打印的布局,通过并购加快发展,力促3D打印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接入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中,为客户打造全新的应用解决方案。据悉,年末,GE将发布全球最大的激光3D打印装备,可为航空工业打造打印出直径为1米的航空部件。计划于2018年试飞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ATP),其三分之一以上的部件将由3D打印完成,独立部件个数由855个减少到12个,性能大幅提升。 专家认为,大范围的专业应用是助推3D打印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对我国而言,针对3D打印应用过程中遇到的行业准入、知识产权、标准检测等问题,应加强统筹协调。同时,制定推广行动方案,推进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航海、核工业、汽车、家电、医疗、文化创意、教育等领域应用,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示范企业、示范园区,以此带动3D打印产业的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