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字 郭满金)
■ 杨青 严曼青
序
我在电力装备以及机械制造行业干了一辈子,认识很多企业家,亲自去过的企业可以说不计其数,不能不说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宏发)是我见过的最有特色的企业。
我先后两次去过宏发。一次是在2004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可靠性研究会四届理事扩大会议在厦门市召开。另一次是在2013年,还是这个学会的六届理事扩大会议时又去了一趟。
准确地说,宏发是电子行业的企业,而我一直在机械制造行业工作,之所以跟他们结识,是因为他们后来从继电器拓展做断路器,而断路器属于电工电器制造行业,是机械制造的一个子行业,这才与我所从事的机械制造行业有了交集。两次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可靠性研究会在厦门召开,我通过断路器这个窗口与他们逐渐熟悉起来。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都是质量问题,宏发董事长郭满金在两次会议上对质量问题所做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后我又两次参观宏发,亲眼所见他们在质量控制上的努力和进步。我非常认同郭满金董事长提出的 “以质取胜”的发展战略,虽朴实无华却深刻地揭示了产品质量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除了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生产流程规则之外,宏发还在国内行业中建成了设备最先进的实验室,而且通过了世界三大认证机构的认证,具备行业认证资格。这不仅体现了企业对产品质量检测的高度重视,也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特色,宏发的实验室不仅供自己使用,还面向行业开放。
更加打动我的是,宏发通过健全产业链,实现了零部件和主机的协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前道,他们利用各种精良设备自制零部件;在后道,他们自制继电器自动化生产线,每一条生产线包括绕线机、点焊机等几十种设备,全部由他们自己设计和生产,至今为止已经制造了100多条。前道环节,使得产品质量的把控前移到零部件。后道环节具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设备自制形成了宏发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宏发的创新最为可贵之处不在于产品本身,而是延伸到设备上,他们自制了一批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继电器生产线。第二,设备的高度自动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也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以自动化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宏发打造了一条设备制造、零件供给、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核心专长,就是核心业务的优势。宏发在这一点上,做到了人无我有,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制造企业经过大浪淘沙,至今仍然能够立在潮头的就是这些坚持走质量兴企之路的厂家。宏发发展到今天,继电器销售规模在世界排名第二,并且获得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高度认可。回首和总结过去,宏发能有今天,恰恰是沿着重视质量这条路走出来的。我作为 《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参与者,深感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就是要走质量为先的道路。宏发的经历,再次印证了质量兴企这条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 《宏发之路》这本书中,对宏发改革改制的过程有比较详细的描述。郭满金为什么坚持十多年一定要上市?他所探索的实际上是一条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如何市场化的路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企的改革,不仅只是从产供销环节上建立与市场相对应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触及根本的是企业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和建设。为了搞好国有企业,我们做了很多探索,从放权让利到承包制,从股份合作制到现代化企业制度乃至上市,形式多样、不一而足。党的十八大以后,国企改革又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陆续在公司制股份制的改革、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形成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又发出通知,明确2017年年底前国资委监管的央企要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对照国家在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面的思路,宏发的改革改制可以说是先行了一步。宏发从一个 “内联”的集体企业改制为公司制,后来又引入员工持股,这恰恰是与当前国企改革中公司制改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思路相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宏发在改革改制的过程中秉承着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即郭满金所提出的 “我们发展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要为广大员工谋取越来越好的福利待遇”,这与 《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相吻合。这种理念为他们改革改制的成功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是对目前国企改革思路的一个创新,我认为他们的经验和道路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我为宏发的特色、创新和核心竞争力而喝彩,为中国能有这样与欧姆龙、松下等国际知名品牌相抗衡的企业而喝彩,衷心希望以后像宏发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共同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梦想!
前言
赤子心·宏发魂
CHIZIXING·HONGFAHUN
公元2015年2月7日下午,能容纳7000人的厦门嘉庚体育馆人声鼎沸、座无虚席,厦门宏发集团每年例行的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正在进行着。
“共筑一个家,同圆一个梦”,十个大字标题在舞台正中灼灼闪烁,气势宏大的舞美设计,五彩缤纷的标语灯光,掌声如潮水般涨落,千百人同声欢呼此起彼伏,一台丰富炫目的歌舞、戏剧、语言节目,都是宏发各个公司自己创作演出的,连同编排设计和导演主持,其水平之好不亚于任何一台专业演出,被宏发人称做:我们自己的春晚。
演出结束后,抽中红包的人排起长队领奖,今年中奖的比例仍然很高。转眼间数百张红布餐桌布置妥当,宏发员工的尾牙年饭开张了,那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热闹盛景,每一个人哪怕是刚刚入职的 “打工妹”,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家园的气息……
此时,中国这块大地上的众多企业正在经历着十余年来最严重的萧条,宏发年度聚会的那份儿红火,离这些企业相去甚远。
是宏发所处的电子元器件行业很幸运吗?确实,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但也必须指出,全球磁性元器件领先厂商还是以日系和欧美企业为主,而在继电器领域能对它们形成有力竞争的中国企业,唯有宏发。
30多年前,宏发初创时仅有简陋的厂房和设备,投资不过360万元,员工只有数十人,2017年,宏发已经发展成为总资产73亿元、员工1万余人,年营业额逾8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其营业规模在国内位列继电器行业第一,在国际则坐二望一,与强手并肩。
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宏发现在一年生产的继电器有16亿只之多,每只平均价格在三元多,甚至不如一瓶矿泉水。而制造一只继电器需要50~100余道工序,需要超洁净的环境,需要部分进口的材料,需要高度自动化的工艺和生产线,宏发做到了,所有该做的。
而且,他们的专业工厂从通用继电器到信号继电器,到汽车继电器,到电力继电器,还有军工继电器、工控继电器,以及低压电器……他们不仅制造产品,还自主研制自动化生产线和相关装备;他们的工艺流程涵盖从前道到后道的所有工序,甚至与钢铁厂共同开发特种材料。
由此,宏发的继电器王国确立了在同行业国际第一阵营中的位置,以及在国内一骑绝尘的绝对优势,其门槛之高足以令众多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那么,宏发是怎样做到的呢?
为了寻找答案,2015年早春,由时任 《中国工业报》总编辑的杨青带队,刘杰、孙郁瑶、明贵栋、白琼豫组成的采访组一行来到厦门,开始我们对宏发团队的系列访谈,以完成对企业史的写作任务。后因我退休等情况变化,《中国工业报》严曼青副总编接替采写后半部工作。感谢宏发特别是郭满金董事长的信任,我们得以有机会走进企业,了解在那既漫长又短暂的30多年中,宏发的道路和他们的建树,并且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悟出了深刻的道理。
当年宏发从逆境中崛起,有个 “要做好产品需要好模具,要做好模具需要好装备”的一般生存逻辑,而他们凝聚队伍的价值观、上下一致的奋斗目标、能打胜仗的企业文化,则是更为重要的发展逻辑。掌门人郭满金在企业目标、价值观和文化的确立与建设上,作用尤为关键。
他在谈到写作这本企业史时,说了意味深长的一段话: “一直以来,我不大愿意把时间花在回忆已经做过的事情上,所以宏发深入人心的是 ‘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原则,把目光永远盯在正前方。所以很多过去的事情由于记忆和性格的原因,我已讲不太清楚。现在我们想总结好走过的道路,是因为要为百年宏发做个梳理,从或然到必然,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和掌握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在历史和现实的框架中构建宏发的未来。”
郭满金是宏发的创始人,尽管他是宏发成立后第三年才到任的总经理,但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把企业从困境中带出来的是郭满金;目标远大,定位准确,把宏发带上成功之路的是郭满金;有先见之明,领导力超群,办出了国际一流名牌企业的是郭满金。作为一位优秀企业家,郭满金有三个特点:一是超凡的战略洞察力。无论是上任之初深度思考之后,做出产品和市场的定位,还是企业发展起来后,为理顺生产关系,一再地进行现代企业集团构造的体制探索,以及在劳动力尚且充沛供给时,对自动化生产、智能制造等未来生产方式的先知先觉,都证明了郭总作为企业家的战略能力。二是坚定的战略执行力。郭满金是做事的人,他深思熟虑,意志坚定,为人疏朗大度,做事心细如发。虽已过花甲之年,对电脑网络管理软件应对裕如,将数万人的企业千头万绪烂熟于心。他对宏发的理解,无人可出其右,他在宏发人心中的威望,也无人可以挑战。所以,郭满金在宏发号令三军,令行禁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三是严己宽人的道德情操。企业要盈利,企业家就要会赚钱。在郭满金的心中,盈利很重要,而赚钱却没位置,因为他从未将个人得失放在企业利益的天平上。他曾经为了企业首先向股东负责还是向员工负责的问题,拍案而起,坚持要把对全体员工负责放在企业的首位。他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他的眼里,所持股份不是财富,而是自始至终的责任;他是企业元老团队长者,但总以普通一兵的姿态出现在员工中间,非常享受融于宏发大家庭的感觉。宏发因他而成为今天的宏发,郭满金遇着宏发便有了如此生动的人生。
历史学中,将对史实的叙述称为一阶历史,而对历史的评论和思考称为二阶历史。我们的写作中,不仅以宏发鲜活生动的故事为线索,博观约取,展示出企业的一般生存逻辑;而且还会在对关键节点重要事件的深入探访和表达时,深入浅出,凸显企业的重要发展逻辑,以总结过去,关照未来。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让历史成为未来的磨刀石。
本书记录了一个中国电子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史诗般崛起。它通过讲述这个真实的故事——真实的团队在真实的世界里创造出来的真实业绩——来解释中国企业发展的逻辑与规律。追溯历史是为了面对未来,是为了激发读者对于中国工业发展方向的思考。因此,本书的内容交织着故事、历史和评论的三重主题。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宏发,去听听历史的回响,探寻他们是如何创造今天的辉煌的。
第一章 破 冰(1984~1986)
图为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为宏发题词
被 “绑架”的新厂长
宏发初创时注册资本360万元人民币,其中厂房装修花了将近80万元;为安置从江西过来的员工,购买一栋宿舍花了约80万元;启动生产需要购买设备投入80万元。剩下的100多万元,维持到1987年,就只剩下8000元了。这就是郭满金接手宏发时账上的全部流动资金。
1986年夏天,在宏发公司第三次董事会上,相关负责人说道:
“鉴于公司还在创建期,我们把300万元花了很大一部分添置厂房设备,而这些设备发挥效益有个过程,预计有亏损。”
“公司度过了边筹备、边创建、边生产的1985年,却戴上了一顶亏损的帽子进入1986年,必然在我们思想上产生极为沉重的压力。1986年怎么办?我们只好加倍努力地干。”
到了1986年年底,宏发的情况没有任何好转,反而愈加严重了。大股东4380厂决心再次换帅,这回他们选择了郭满金。
郭满金当时是4380厂的销售科长,毕业于原四机部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 (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968年9月分配至江西4380厂。他从电镀车间的工人做起,1981年调到计划科,两年后提为副科长,接着调任销售科科长。郭满金的出现,改变了宏发的命运,而他的人生轨迹也从此与宏发融为一体。
1948年出生的郭满金,是在浙江诸暨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度过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家里兄弟姐妹9个,但因生活穷窘,只活下来4个,他是最小的。童年的记忆虽无笙歌焰火,倒也不乏阳光灿烂,使郭满金性格十分积极,率真而机敏。他勤勉肯干、吃苦耐劳,既是贫困生活磨砺出的正面印记,也是使人终身受益的可贵品格。
因为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成绩优异的郭满金没有继续读高中,而是报考了一所专攻无线电工业的中等专业院校,专业为计划统计。1964年进校,两年后开始 “文革”,学校就不招生了。郭满金很幸运,如果去读高中,毕业后便无大学可读,只能回乡务农。
到江西吉安4380厂工作是从电镀车间开始的,工作15年后郭满金调任厂里销售科科长,这在老军工厂里,还是当时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此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从农村的包产到户逐渐扩展至工厂,就连军工企业也开始减少计划内指标,生产民品到市场促销,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于是,销售科的活儿越来越不好干,也越来越重要。郭满金走马上任销售科科长,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细细捋了一遍,这应该是他平生第一次认真地评析自己。虽然年少离家,但家乡诸暨仍然给郭满金留下深刻印记。
据载,诸暨曾是吴越都城的最早所在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底蕴深厚。烟雨江南,温山软水里生长的人,讲话也应是吴侬软语,温文尔雅。但诸暨方言却来得 “硬邦邦”,以语音铿锵为特色,听起来特冲。诸暨人说方言自成一统,但要说普通话,表达力便受到严重的限制,叫作 “外地人听不懂,本地人也听不清爽”。郭满金带着浓重乡音在外许多年,深受诸暨口音之累,竟添了口吃的毛病,一急就说不出话,说出来也是直来直去,对于以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言万语”为特征的销售业务来说,是致命缺陷。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一线销售,面子薄,口才不佳,影响交流。然而,诸暨的口音要不得,但诸暨人天生的商业意识和经商头脑,却给了他做销售工作的天分。他勤于思索,善于思考,组织能力强,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因此,只要扬长避短,他是可以胜任销售科科长的。
上任之初,他向厂长提出两个条件:一是要请客吃饭权,客户来订货,辗转进山,人地两生,请吃顿饭也是人之常情,既能增进感情,又能促成订货;二是要调个把年轻女同志到销售科,不为别的,就是开展工作管用。郭满金在4380厂的销售科科长任上干了3年,开拓了市场,赢得了客户,正在风生水起之时,生命中的另一扇窗户打开了。
那是1987年年初的一天,厂里开会,散会时张绍栋厂长把他叫住: “小郭,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接着就有了一段对话——
“去厦门宏发工作怎么样?”
“不去。”
“为什么?”
“我既不懂技术,也没有管理过一个企业的经验,所以不去……”
“你不用急于决定,回去考虑考虑再答复我。”
厂长知道郭满金是个喜欢深思熟虑的人,给了他一周的时间再想想。
一周过去了,厂长如约找到郭满金,问他考虑得如何,郭满金还是拒绝了。那确实是一副太难挑的担子,郭满金想来想去还是不能去挑。
时间又过了一个月,1987年2月初的一天,4380厂张厂长叫住了郭满金,说是 “去看看厦门宏发”。他没有多想,不就是去看看嘛,也就上车了。一路从吉安到厦门,路上走了十几个小时,道路曲折颠簸,一直到天黑透了,伸手不见五指,才赶到厦门。
第二天,郭满金以4380厂销售科科长的身份列席参加了宏发的董事会,没想到,会议的结果却是兼任宏发总经理的4380厂厂长张绍栋辞去宏发的职务,由董事会聘请郭满金为总经理。
这年郭满金39岁。从此,他的人生轨迹与宏发交织在一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