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机遇 2018年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
■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著名经济学家、福建省工业互联网产业协会会长 邱晓华
2018年发展环境分析 进入新的一年,中国的发展环境哪些是确定的?哪些是不确定的?需要我们关注,以把握主动性。 就确定的一面来说,也就是大概率事件而言,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内政治稳定。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政治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期,新时代指明了历史新方位,新思想确立了行动新指南,新矛盾预示了工作新重点,新蓝图描绘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新愿景,新使命指明了共产党人的新担当,新经济规划了发展新模式,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政治开启了稳定的新征程。 二是宏观政策稳定。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积极财政政策维持,稳健货币政策要中性,产业政策要优化,深化改革聚焦于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不变,重点突出防风险,抓脱贫,治污染三大攻坚战,在保持经济社会大局平稳前提下,实现开好局,起好步。 三是社会预期稳定。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期待生活更舒心,投资者希望好的营商环境,交易成本逐步降低,市场竞争更公平,产权保护更有效,社会各界都期待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发展能够开启新周期,社会公正能够有更好保障,这些构成了发展的持久源泉,是改革的催化剂,开放的助推器。 四是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从发达经济体到新兴经济体,再到多数发展中经济体,都显示出经济同向复苏的趋势。 五是科技进步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经济更加成熟,智能经济日益成熟,生物医药加速进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拓展,正在催生新的产业革命。 就上述这些确定的一面看中国发展,2018年平稳态势是可以延续的。 从不确定性而言,也就是所谓的 “黑天鹅”、“灰犀牛”事件,虽不是大概率事件,却有可能打破常态,中断进程,可谓平稳之下暗流涌动。 一是国内政策实施中可能伴生的负效应。二是外部世界不太平。 对此,政府部门、国内企业和投资者应当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提高警觉性,切不可盲目乐观,以把握应对危机的主动权,把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018年中国经济走向前瞻 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落幕,这是十九大之后召开的一次研究部署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会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实现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透过这次会议,我们可以得到几点深刻印象。 一是,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一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新思想指引下,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贯彻落实五个新发展理念成为最基本要求。 二是,稳中求进继续成为工作总基调,力求宏观稳,微观进,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下,提高有效性,增强灵活性,创造企业更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这是应对国际国内各种挑战的有效之策。 三是,聚焦主要矛盾,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更有作为,防范和处置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打赢蓝天保卫战,完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民众切实感受到身边的新变化,增进获得感。 四是,加大改革力度,打造开放新格局,努力挖掘新的红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实现开好局,起好步。 综合2018年发展环境的分析,我认为,新的一年中国经济总的发展态势: 一是,经济增速稳中趋缓。二是,通胀温和回升。三是,地产投资缓降。四是,汇市总体平稳。 展望新的一年,存在的问题,外患风险大于内忧,政策切不可超调,要切实贯彻稳中求进,增强弹性。
对经济运行周期的判断 基本看法是:中国经济正在结束大的下行周期,走向一个相对平稳、提质增效为特征的新阶段。 2010年以来,内部由于传统产业受市场和成本双重约束引致增速放缓,外部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平庸带来中国出口增速下滑,造成中国经济整体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增速由10%左右区间持续下滑,2016年增速只有6.7%。如今,情况正在改变,传统产业重组升级加快,新兴产业成长加快,国际经济开始复苏,经济先行指标呈现向上向稳向好的态势,政策走向回归常态,新政治周期正在激发新的活力,中国经济筑底企稳的曙光开始展现。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新周期正在向我们走来。预期2018年中国经济将以平稳开局,由此拉开一个以提质增效为主要特征的新周期新阶段。 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可以预期,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将是一个升级版的对外开放。其主要内容,有可能是:以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主线,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作为重要载体,自贸区试点作为制度安排,以带有中国元素的国际投融资平台建设为支撑,走向一个深度开放的新阶段。基本特点是:由引进来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由商品输出到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并重,由国际游戏规则遵循者到遵循者与制定者并重。这个趋势正在形成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新阶段的对外开放是一个有质有量的新阶段。
对资本市场前景的猜想 进入2018年,春天的气息正在扑面而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春天也在向我们招手,A股市场八连阳,似乎在演绎着春天的故事。 综观各方,政府调控需要资本市场,企业经营需要资本市场,民众福祉需要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需要资本市场,处置风险需要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助推资本市场。可以说,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通道,是强国时代的一个重要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市场的春天已经到来,投资者没有理由对前景感到悲观。我们该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准备,调整心态,整合资源,学习技术,熟悉法规,适应形势,稳健操作。 当然,资本市场很难一成不变,更不可能直线上升,市场的客观规律需要遵守,波动的风险不能不防。毕竟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一个年轻的市场,虽充满青春的活力,但也有她不成熟的一面,诸如一些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上市公司结构不合理,市场监管和谐度还不够,投资者心态不完全成熟,加上外部世界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问题有时难免扰动市场,需要投资者清醒面对。但从发展眼光看,毋庸置疑,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景向好,这是大概率事件。因而,增强信心,保持定力,合理配置,把握节奏,注意风格,对投资者而言,不可或缺。 未来的市场,优化结构还是主线,传统产业提高集中度,新兴产业加速成长,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完善,意味着龙头企业,行业的领头羊、排头兵,科技引领企业,业绩表现良好企业,成长性快的企业,将继续成为投资者追逐的热点。同样,伴随金融领域整顿乱像的深化,机构投资者的优势进一步强化,小散户的缺陷和劣势更加明显,需要投资者跟上新变化,才能不断赢得好的回报。 就国家而言,我们期待改革开启新的征程,继续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破除影响社会公正的障碍,破除损害公民权益的障碍,让经济更有活力,让社会更加和谐,让百姓更有尊严。就企业而言,我们期待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发挥,加快转型升级,持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向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满足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需要。就民众而言,我们期待大家共同追上时代前进步伐,靠自己的辛苦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靠自己素质的提升,站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诸多期待,归结一句话,那就是走进新时代,方方面面都应不自满,不懈怠,不自卑,以勤奋努力,以理性实践,开创新局面。
完善政策 把握新机遇 中国经济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跨越,既要应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又要应对来自更加不确定的国际局势带来的种种挑战。就保持国内经济平稳发展而言,下阶段决策者和社会需要更加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 “三个尊重”: (1)尊重市场规律。 (2)尊重企业家。 (3)尊重人才。 (二)贯彻 “三个坚持”: (1)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 (3)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 (三)挖掘 “三大潜能”: (1)国内市场潜能。 (2)投资需求潜能。(3)公共产品与服务潜能。 (四)盯住 “三个关键时点”: 党的十九大针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描绘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新蓝图,这是我们前进的新方向。新蓝图由三个关键时点构成,第一时点: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第二时点:2035年,实现国家的基本现代化;第三时点: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个时点目标,从国际标准来衡量,也可以大致界定为:第一步人均GDP进入1万美元阶段,第二步进入2万美元阶段,第三步进入3万美元阶段,大致达到今天美日欧的发展水平。我们要盯住这三个关键时点,坚持不懈奋斗。 这个蓝图,也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实现的,更不是敲锣打鼓就可以完成的。在迈向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绝不能自满,更不能懈怠,确实需要动员起全体中华民族儿女共同发奋努力,凝聚起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朝着这个宏伟的蓝图扎实前行。这就需要打破各种禁锢民众和企业活力和创造力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改变政府管理不适应由大向强跨越的落后职能,大胆吸收借鉴民族的和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激发起全社会的创新力,努力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强国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