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制约因素犹存
■ 中国工业报实习记者 张楠 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万亿元,增长10.8%;进口12.46万亿元,增长18.7%;贸易顺差2.87万亿元,收窄14.2%。1月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2017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推动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持续增速 201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值逐季提升,同比增速趋缓,分别为6.17万亿元、6.91万亿元、7.17万亿元和7.54万亿元,分别增长21.3%、17.2%、11.9%和8.6%。一般贸易进出口较快增长,比重上升。一般贸易进出口15.66万亿元,增长16.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4%,比2016年提升1.3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 对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同步增长,与部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势较好。2017年,我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5.5%、15.2%和16.6%,三者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8%。同期,我国对俄罗斯、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3.9%、23.4%和40.7%,均高于总体增幅。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 2017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0.7万亿元,增长15.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8.5%,比2016年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13万亿元,增长12.3%,占出口总值的46.5%,继续保持出口份额居首的地位,比重提升0.6个百分点;进口3.57万亿元,增长22%。 中西部和东北三省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整体。2017年,西部12省市外贸增速为23.4%,超过全国增速9.2个百分点;中部6省市外贸增速为18.4%,超过全国增速4.2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外贸增速为15.6%,超过全国增速1.4个百分点;东部10省市外贸增速为13%。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201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95万亿元,增长12.1%,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8.4%。其中,汽车出口增长27.2%,计算机出口增长16.6%,手机出口增长11.3%。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3.08万亿元,增长6.9%,占出口总值的20.1%。
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推动对外贸易回稳向好 2017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外部需求有所回暖。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国际市场需求回暖,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2017年前三季度全球70个主要经济体,货物贸易合计出口值同比增长9%以上,贸易增势明显。 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现同比上涨态势,带动我国进口价格指数上升至109.4,价格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2.6%。同时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传导至出口制成品,2017年我国出口价格指数为103.9,价格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7.3%。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国内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体经济经营改善带动我国进口需求增加。与此同时,我国还实行了一系列扩大进口政策措施,包括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完善扩大进口的财税金融政策,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政策措施,对扩大进口产生了积极影响。 黄颂平强调:2018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总体上有利条件是不少的,但也应该看到制约外贸发展的增长因素也仍然存在。一是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较为突出,可能对全球经济复苏与金融市场稳定造成冲击,世界贸易复苏之路仍将曲折。二是全球制造业竞争激烈程度上升,一方面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凭借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优势,推动中低端制造业发展,对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形成竞争。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实施 “经济再平衡、再工业化”政策,促进部分中高端制造业回流。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三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仍在升温。当前我国产品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和金额仍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