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2017年, 《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2016~2020年)》和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正式发布。 《行动计划》明确了 “十三五”期间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引导船舶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同时2017年也是国际船舶市场经过长时间调整后的回升之年。我国船舶工业紧密围绕产业政策,抓住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在全行业的艰苦努力下,取得了三大造船指标继续领先、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融结合更加深入、船配产业质量升级、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良好业绩。但受国际船舶市场深度调整的影响, “融资难”、 “交付难”、“盈利难”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船舶工业面临形势仍然严峻。
船舶订单与完工数量呈增长 2017年,全国造船完工426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9%;承接新船订单337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1%;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72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2.4%。
2017年,全国完工出口船394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7.9%;承接出口船订单28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2.9%;截至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786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7%。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2.4%、83.4%和90.2%。
2017年1~11月,我国船舶出口金额为210.7亿美元,同比增长4.4%。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仍占主导地位,出口额合计128.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1.7%。船舶产品出口到181个国家和地区,仍然以亚洲为主。我国向亚洲出口船舶金额为110.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2.5%;向欧洲出口船舶金额为41.2亿美元,占19.6%;向大洋洲出口船舶金额为27.9亿美元,占13.2%。
船舶行业经济效益出现下降 2017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40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00.4亿元,同比下降8.2%。其中,船舶制造业2791.9亿元,同比下降5.9%;船舶配套业845.3亿元,同比下降6.1%;船舶修理业206.9亿元,同比下降26.2%;海洋工程专用设备制造业416.9亿元,同比下降12%。
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1.8亿元,同比下降15.9%。其中,船舶制造业75亿元,同比下降35.4%;船舶配套业45.3亿元,同比下降10.3%;船舶修理业6.9亿元,同比增长38%;海洋工程专用设备制造业7.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017年,国际航运市场触底反弹,新船市场保持活跃。我国船企紧抓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积极开拓市场。全年造船完工量、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分别为41.9%、45.5%和44.6%,三大造船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均位居世界第一。船舶行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国前10家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58.3%,比2016年提高1.4个百分点。新接订单向优势企业集中趋势明显,前10家企业新接订单量占全国73.4%;我国骨干船企优势明显,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有5家企业进入全球完工量前10强,有4家企业进入全球新接订单量前10强。
品牌建设有序开展
2017年,我国骨干船企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产品结构不断升级,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研制成功。全球首艘3.88万吨智能船舶、全球最先进6000吨抛石船、8.4万立方米超大型气体运输船、饱和潜水支持船等一批高端船型和海洋工程装备成功交付。批量承接了全球最大的2.2万TEU双燃料集装箱船、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 (LNG)船、17.4万立方米浮式液化天然气存储及再气化装置 (LNG-FSRU)、30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船 (FPSO)等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订单,新接订单修载比达0.34。我国船企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推动优势产品品牌建设。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推动以大型集装箱船及清洁能源船舶等船型的产品升级,以良好的性能、质量和技术形成了品牌船型。2017年船舶行业有7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产品好望角型散货船、江南造船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双燃料液化乙烯气体运输船、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产品中程运输 (MR型)成品油船、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产品工程 (工作)船4项入选第二届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精耕细作细分市场
2017年,我国骨干船企针对近年来三大主流船型新船市场需求不足的现状,主动作为,在细分产品领域精耕细作,积极开展特种船舶、江海联运船舶、中小型船舶、远洋渔船等市场的开拓,成绩斐然。成功交付全球首艘三瓣独立C型储罐液态乙烷气体运输船、全球首制2.5万吨LNG高压双燃料杂货船,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式挖泥船 “天鲲号”、国内首艘纯电动自卸货船实现下水;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主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探索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等非油气市场的开发。相继交付了世界首制深海半潜式大型智能渔场“海洋渔场1号”、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超深水双塔半潜式钻井平台 “蓝鲸1”号助力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可燃冰)试采成功;全球首艘深海采矿船项目正稳步推进。积极拓展海上风电、海上天然气发电船、浮式发电+海水淡化平台、海上垃圾发电船、海上娱乐综合平台、海上酒店等新领域。
扎实推进精益管理 2017年,全球航运和造船市场持续低迷,船舶企业面对 “接单难”、 “交船难”、“盈利难”等难题,围绕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在产品策略、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全力转型,通过精益管理、成本管控、智能制造、风险防范等措施努力降低成本。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深化 “转模—精益造船”重点项目推进,集团企业建造效率不断提高,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7.2万吨成品油船首制船比计划节点提前17天下水,超大型原油船 (VLCC)坞内建造周期不断缩短;黄埔文冲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工作,通过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开展成本专项管理、积极抓好采购管理等措施 “截流”,降低成本费用超过3亿元,金海智造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光伏发电屋顶项目,每年节省电力成本10%,舟山万邦永跃修造有限公司引进修船机器人提高平均作业效率3倍;南通中远海运川崎通过智能制造实现了生产模式转型,其船舶制造智能化车间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3倍;招商局集团、中船重工等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节约融资成本。
产融结合更加深入
2017年,在欧洲银行不断观望,部分银行纷纷收紧船舶融资之际,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通过政策性金融手段继续支持我国船舶工业向高质量制造转型升级。我国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新造船市场的主力买家。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等中资金融租赁公司累计在国内船厂订造了300多万吨船舶,以金融创新模式支持了我国船舶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国骨干船企不断创新融资模式,通过发行债券、债转股等市场化手段解决融资困难。中船重工通过实施市场化债转股,资本结构得到有效优化,杠杆率得到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率下降11%。
船配产业质量升级 2017年,国际海事规则对船舶配套产业,特别是对排放的要求日趋严格。为适应航运业及造船业对绿色、环保产品的新要求,我国船舶配套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产品研制和市场拓展。全球首台微引燃双燃料发动机、国内首台带自主研发高压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系统船用低速柴油机、世界直径最大船用螺旋桨交付使用;自主研发具备主动升沉补偿功能的电驱动海洋绞车、CS21船用中速柴油机、全航速减摇鳍、R6系泊链、GCS1000齿轮箱等产品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青岛双瑞BalClor系列压载水管理系统成为亚洲首家获得美国海岸警卫队 (USCG)型式认可证书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