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规划司
一、背景情况
金融为推动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为稳步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 “脱实向虚”,这在制造业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受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和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一些传统产业利润率下滑,资金等要素纷纷从制造业领域抽离,流向股市、债市、房地产等领域,以钱炒钱、赚快钱现象普遍存在。央行2016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各项贷款总额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企业经营性贷款同比增长6.6%,工业中长期贷款仅增长3.1%。
为扭转脱实向虚的局面,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文件政策。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在差别化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走出去三个方面,对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提出了要求。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完善金融扶持政策要求。2016年3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印发了 《加强信息共享促进产融合作行动方案》。人民银行、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八部委,出台 《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细化了金融支持的具体措施。2017年3月,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进一步出台了 《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和改进对制造强国建设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二、重要意义
开展产融合作工作,是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 《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工作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产业和金融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政、银、企互惠共赢。对政府来说,可以强化政策引导作用,通过整合资源,引导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源高效对接。对金融机构来说,能够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制定针对性强的差别化信贷政策和融资政策,实现对企业的精准支持。对企业来说,可以将融资需求通过信息共享渠道及时传递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获得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
开展产融合作工作,有利于以城市为载体,探索催生产融合作新模式。城市是产业资源、政策资源、金融资源等各类资源的重要载体,以城市为载体开展产融合作试点工作,有利于发挥城市的优势,在一些领域结合城市自身实际,可以先行先试,有利于调动城市的积极性,发挥城市的主动性,优化配置政策资源、金融资源、产业资源,探索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为深入推进产融合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开展产融合作工作,有利于构建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也为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积累经验。建立各方面有效的交流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深化产融合作,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内在要求,有利于紧贴产业链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为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积累有益经验。
开展产融合作工作,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担保机构降低风险,减少损失。通过政府财政资金引导,构建财政、再担保机构、担保机构风险共担的担保代偿补偿机制,是市场化条件下促进担保机构健康发展,推进担保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三、重点亮点
各相关部委积极规范产融合作,促进银企信息对接,开展产融合作城市试点,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代偿补偿,推进商业银行落实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扩大民营企业财产质押范围,加快债券市场化产品创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