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陆川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国家开启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的历史性一年,也是徐工开创有质量、有效益、有规模、可持续 “三有一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之年。这一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徐州视察,这是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开展的一次重大调研。在视察徐工时,习总书记听取了王民董事长 “四个坚持不动摇”的徐工发展情况汇报,了解了徐工起源、历史、产品、行业、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党建和企业文化及 “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等情况。视察中,习总书记向徐工300多名劳动模范、技能工人与职工代表发表了重要讲话。
总书记巨大关怀、殷切嘱托不仅是对徐工,而且是对整个装备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提出的要求、给予的关怀、寄予的信任与期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到中国经济进入了新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上了一个很大台阶,在总书记关怀和指导下,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
习总书记视察中指出,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大决策,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对徐工来说,落实总书记 “三个转变”和搞好制造业重要要求最好体现是,牢牢牵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牛鼻子,锚定多年坚守的四个坚持不动摇,按照 “三有一可”徐工高质量发展观,推动我们各项工作全面上个大台阶。徐工一定不辜负总书记信任和嘱托,将加快进军全球行业前五、前三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 “珠峰登顶”进程,以 “几十年磨一剑”匠心铸造的大国重器,推动国家由制造大国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动摇,以创新的力量推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工程机械产业更是为国家建设工程提供机械化施工装备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个有上百年全球产业史的行业正焕发出时代活力魅力。在这个行业,徐工已经连续29年位居全国第一,目前是世界工程机械前十强中惟一的中国企业,居第7位。实现 “珠峰登顶”目标,需要四梁八柱的大量支撑,最关键支撑是落地 “技术领先、用不毁”徐工行动金标准,这条金标准也是徐工推动质量变革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坚实行动。
下一步,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徐工 “必须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抓好自主创新”,“瞄准国际标准提高发展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一要加快建设徐州、德国、巴西、美国四大研发中心,打造以徐工研究院为龙头、以下属各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以海外研发机构为关键支撑的世界一流研发体系。二要以高端、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吨位 “三高一大”产品战略为引领,加快落地 “技术领先、用不毁”徐工行动金标准。三要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无人操控方面创造更多独创先进技术,啃下工程机械领域最后10%技术难题。四要破解行业空心化瓶颈,坚决突破关键零部件,打造徐工黄金产业链。五要推进军民融合、做强军工产业关键在突破原创,巩固拓展军用工程机械产业第一位置,加快进入无人化与主战军工装备领域。六要加快智能制造布局实施,用三年把徐工打造成一个智能化企业。
坚持国际化道路不动摇,以全球拓展的力量推动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国际化和技术创新是徐工的两大支撑战略,徐工 “国际化、精益化、补短板、可持续”的新经营理念第一位的是国际化。徐工国际化有五大进展:一是打造了国际化尖刀班。多年培育成长起来的市场经理、产品经理、商务经理、服务经理 “四位一体”强大国际化队伍担当起尖刀班开拓重任,成为海外阵地战拼抢大单主力军。二是海外开拓全面收获。根据最新海关数据:2017年1~12月,徐工品牌出口总额10.5亿美元,同比增长87.3%,稳居行业出口第一位。其中,亚太区出口额同比增长71%,成为中资品牌第一;非洲区、西亚北非区、中亚区和 “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130%、106%、59%、95%,出口占有率均稳居行业第一。三是 “一带一路”拓展先锋。在 “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市场建立起世界行业前三位的领先地位,在西亚、北非和中亚等出口稳居第一位,如总投资3亿美元绿地建设的巴西工厂使徐工跻身当地三大工程机械主流品牌之一,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的合资工厂使该国重大工程施工中几乎清一色全用徐工装备。四是全面布局全球事业。徐工在德国、巴西、美国、印度、奥地利等拥有大型制造基地和全球10家KD工厂,海外员工3500多名,其中外籍职工3000名,产品出口178个国家,海外收入占比30%。五是大手笔跨国并购。徐工并购了3家欧洲企业,在欧洲年营业规模超过6亿欧元;旗下德国施维英公司是欧美发达市场混凝土机械的第一品牌,这个被徐工并购的濒临破产的德国老牌企业历经三年整合,已经连续两年实现全面赢利,去年利润同比增长达88%。
下一步,徐工将以习总书记提出的 “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一要坚定不移地走向全球市场大舞台;二要将保持出口翻番增长强劲势头,大步走向 “一带一路”国家及全球高端市场;三要推进海外基地布局、KD工厂扎根,推进跨境电商、全球备件体系平台建设,推进全球优势企业并购,加快世界级品牌成长进程;四要用三年时间实现国际化收入由现在30%提升到50%战略目标,以全面国际化打造一个新徐工。
坚持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不动摇,以人才的力量推动实现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美国 《纽约时报》去年曾报道,中国工业如今在竞争中的优势已更多地体现在拥有完整的供应链条上。实际上,中国工业最强大竞争优势在于一流人才队伍的全面打造,这是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也是徐工质量第一战略的最坚强支撑。在平均年龄34岁的徐工22300多名职工中,有3个钢铁般的优秀群体:一是世界智慧群体。徐工有6000多名技术人员,其中,研发、工艺人员3200多人;拥有中外技术专家220多人,国家百千万人才3人;二是高技能人才群体。其中有全国技能大师1人、江苏省首席技师18人、高级技师136人、技师923人、高级工4357人,高级工以上人员在技能工人中占比超过50%;三是优秀企业家群体。这是一支上百人的达到 “意志坚定、真才实学、吃苦耐劳、富有经验、善于创新、做出业绩”24字徐工企业家标准,对党忠诚、为国争光的钢铁般的企业家群体。这样钢铁般的优秀群体始终坚持徐工一根筋精神,创新坚守地做制造业、做工程机械主业,赢得了让用户青睐、同行尊重的徐工世界级技术质量口碑。
对我们来说,要实现徐工 “三有一可”的高质量发展,就要以高标准、严要求把中国制造打造出质量和品牌,打造出全世界人民都尊重的质量和品牌。一个民族受到尊重,不是靠嘴说的。总书记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一定要勇于面对方方面面差距,不能关起门来自吹自擂,要苦干实干拼命干,做到极致,这个民族才能受到尊重,要靠我们的产品、靠我们的品质、靠我们的技术领先、用不毁。
坚持抓好党的建设发挥政治优势不动摇,以文化和信仰的力量推动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制造强国战略有一点至关重要的支撑:就是文化与信仰的力量。徐工是一家具有红色基因的老国企,最早起源于许世友将军麾下创建于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的鲁南第八兵工厂。红色基因对于徐工干部、职工的影响很大,使每一名干部、职工都具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沉重使命感,面对再多的艰难困苦都始终毫不动摇、一往直前,这一点是徐工独有的政治优势。多年来,王民董事长一直讲,不能对党忠诚、为国争光的人不能在徐工干,更不能当徐工的领导干部。多年来,徐工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建设,我们的目标就是“珠峰登顶”。
徐工大器文化核心价值观就是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大器文化的精髓应当是 “三个一”,即徐工的一根筋精神、一种激情、一份清醒。徐工的一根筋精神具体体现就是这四个坚持不动摇。徐工的一种激情就是越是困难,越是迸发出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转危为机,逆势突破,在艰难险阻中历炼成钢,这样一种勇气坚韧的独特奋斗精神,将永远使徐工保持强大的激情和创造力。徐工的一份清醒就是始终看到与世界强手相比,在产品的技术、质量、国际化水平、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智能制造、关键零部件水平等方面还有很大距离,必须看到差距保持清醒,理性地去寻找自己的发展之路,找准差距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
未来五年是中国真正从大到强的关键阶段。徐工也是这样,比企业发展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和实现全球产业 “珠峰登顶”梦想的底气。下一步,徐工一要把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大器文化建设做到全世界角角落落和企业神经末梢。二要将在精益质量、组织变革、卓越绩效、国际化管控上对标国际标杆加快赶超。三要在发挥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和体制机制转换上大踏步走出改革新路。
徐工永远知道自己肩负的使命责任,永远知道自己距离世界级强大品牌的差距和距离,这样的徐工才能不断地向着登顶目标矢志不渝地坚定前行。我们将永远砥砺和激励每一名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向着 “珠峰登顶”目标奋力冲刺,真正淬炼打造出技术领先、用不毁的产品品牌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国家实现 “两个一百年”目标做出无愧于总书记重托、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