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面临参与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 赛迪智库规划所 康萌越 程楠
近年来,美国基础设施严重老化,桥梁、道路、港口、铁道等都面临着设备陈旧的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在基建领域实施 “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计划”,拟在未来10年内投入1万亿美元,用于道路、桥梁、机场、电网、管线、水利、宽带、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凭借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累的技术和能力,有望参与该计划,并以此为契机带动优势产能和装备 “走出去”。
特朗普政府治国理政新主张
该计划有助于改善美国基础设施状况。目前,美国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约四分之一的桥梁使用时间在50年以上,超过三分之二的道路需要维修,电网、水网等基础设施也面临着严重老化。世界经济论坛 《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研究提出,美国的基础设施质量位居全球第9位,排在荷兰、阿联酋和韩国之后。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 《美国基础设施综合评测报告》把美国基础设施评测为 “D+”级,并估算至2020年,美国需投资3.6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 “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道路、桥梁、机场、电网、管线、水利、宽带、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改善美国基础设施落后现状。该计划有利于推动美国 “制造业回归”战略。目前,美国面临着严重的 “产业空心化”现象,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总量仅为12%,不仅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难觅踪迹,大量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制造和装配岗位也被转移至日本、韩国、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据统计,1971年以后,美国从国际贸易顺差国变成了长期的国际贸易逆差国。1998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净流失了600多万个工作岗位,产业空心化也直接加剧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动荡局面。通过推进“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计划”,实施 “买美国货”的政策,有利于推动 “制造业回归”战略,重振本国制造业。 该计划能够增加美国就业率。随着制造业的不断流失,美国制造业从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制造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也越来越低。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美国失业人口达750万人,失业率为4.7%,吸纳就业大户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对全部就业人口占比仅为8%。通过实施 “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计划”,落实 “雇美国人”政策,在全美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带动上百万人的就业。
抓住机遇深化中美多层次合作
双边贸易是我国参与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途径。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2016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高达5196亿美元。通过推进对美贸易,我国大量富余优势产能,如钢材、水泥、玻璃、涂料等,成功实现 “走出去”,既满足了美方对基建设备的需求,又推动了我国 “去库存”。比如中国中车集团是参与对美基建贸易最多的中国企业之一,2014年底赢得了波士顿地铁5.66亿美元的采购合同,2016年获芝加哥846辆地铁车辆合同,价值高达13亿美元。但在推进中美贸易过程中,要警惕贸易摩擦升级。特朗普上台以来,美方对我国卡客车轮胎、普碳与合金钢板、不锈钢板带材等产品征收了高额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其中不锈钢板带材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分别高达63.86%~76.64%和75.6%~190.71%。 工程总承包是我国参与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式。我国在基建工程领域全球领先,中铁、中建、中铁建、中交建位居国际工程承包商前四位,在基建工程方面有望深度参与 “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计划”。通过工程总承包形式的 “走出去”,一方面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承包商综合优势,全面提高履约能力。2015年,中国对美承包工程合同金额达到56亿美元。同比增长92.5%。我国承建的美国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曼哈顿富尔顿交通中心等项目获得多个国内外重大奖项,被美国业界广泛认可。同时,要注意特朗普上台的政策风险、本地竞争对手打压的社会风险、矛盾纠纷发生时的法律风险以及人员和资产的境外安全风险。 投资设厂是我国参与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模式。我国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核电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有能力赴美投资设厂。通过在美国投资设厂,不仅能够扎根美国市场、提升商品的本土化水平、增加当地税收和就业,还能减少关税、避免部分贸易摩擦。目前,我国三一重工在美国佐治亚州拥有100多人的研发队伍,徐工集团在纽约和奥兰多设有备件中心,福耀玻璃集团在俄亥俄州投资6亿美元设厂。但在投资设厂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用地、用工、财务、税务、售后服务、文化融合等问题,积极防范各类风险。
三点建议
保持战略定力,做好基建合作准备。一是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发挥我国在WTO体系框架下的作用,深化实施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高水平 “走出去”。二是增强国际标准制定能力。加大标准化制定的经费投入,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标准人才,在基建领域率先制定国际标准。三是创建世界级工业品牌。进一步规划实施国际化的国家品牌战略,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世界级工业企业品牌。 加强双边沟通,完善基建合作机制。一是加强高层交流。建议中美高层领导人加强互访,通过中美经济战略对话平台等渠道积极交流,我方可邀请美国参与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建立部门间对话机制。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部门、企业,建立定期的部门间对话沟通机制,扩大双方基建领域合作。三是强化两国省州级政府互动。美国各州政府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是吸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建议强化两国省州政府间交流互动,通过省州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基建项目的合作。 坚定开放心态,提升本土化经营能力。一是收购当地企业。通过收购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能够迅速融入当地价值网络,开展经营活动,避免了各项合规性风险。二是赴美投资建厂。 《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规定 “涉及航空、铁路和公路等运输项目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运营设备必须由美国国内生产制造”。到美国投资建厂符合美国政策方针,也容易得到当地政府认同。建议我国企业要主动适应当地市场、法律和政府要求,更多采用当地和国际化采购。三是推进人力资源本地化。美国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资源,能够满足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同时,推进人才本土化也符合特朗普“雇美国人”的主张,将会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