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面对市场需求萎缩、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行成本上升、盈利空间大幅压缩等风险和挑战,大连重工全力抢合同、保销售,奋力提质量、增效益,竭力谋创新、调结构,超额完成利润预算指标,保持了行业领先水平。企业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项目 “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馈源舱索驱动系统”,荣获有中国设计领域 “奥斯卡”之称的 “中国好设计金奖”。研制的焦炉机械侧除尘系统实现了全程无烟、无火、无味、无噪,达到了世界最高环保标准,开启了焦炉设备绿色制造的新时代。制造成功世界首台100万千瓦水电机组上冠、下环,企业全面掌握了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大型高端铸件的核心技术。成签了一批全自动智能起重机,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智能起重机的先河。截至2017年底,出产大型船用曲轴580余支,11年来累计配套柴油机近1200多万马力,牢牢占据世界低速船用曲轴第一梯队。成功签订国内首个炼钢除尘总包合同,标志大连重工一举跻身百万级风量大型除尘设备总承包商行列。与澳大利亚罗伊山公司签订了长期技术服务合同,企业具备了为国际高端顾客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一体化技术服务的能力。
2018年是大连重工实施 “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有效供给,满足顾客需求变化的攻坚之年,更是全面深化改革调整,实施创新驱动智能引领,开启高质量发展的破冰之年。大连重工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和科技发展趋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为方向,以满足市场需求变化,增强顾客满意为导向,以改革运营机制和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为牵动,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盈利能力为中心,以创新驱动智能升级为引领,以防范和化解风险为重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抢占装备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努力打造市属企业 “国家队”,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着力调整市场结构,打造更为广阔的市场蓝海。一是加快向国际市场拓展。实施 “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加强与国字号企业和国际知名公司合作,采用 “借船出海”的方式,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合作共赢。加快大重国际公司建设,整合国内外专业设计、咨询资源,快速提升工程总包设计资质和大型项目管理能力,推动外贸向外经转变,单机向工程总包转变。二是加快向存量改造服务市场拓展。建设区域备件服务中心,持续向改造及运维后服务市场发力。三是加快向设备与工程总承包市场拓展。积极开拓港口、物流、粮食储运等新的总包市场,推进服务模式转型。四是加快向“三新”市场拓展。重点打造海工、军工、循坏经济和再制造等新板块,助力企业实现战略转型。
着力推进质量品牌建设,走质量为先的发展道路。大力倡导 “质量为先,诚信至上”的理念,引导员工像对待生命一样重视品质,以工匠精神锻造世界品牌,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执行工序自检及质量确认制、质量工程师负责制和质量 “一票否决”制,加强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坚持标准引领,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质量标准,以高标准带动质量品牌升级。
着力加快传统产品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以传统产品智能化升级作为主攻方向,以新成立的智能装备研究院为依托,通过搭建统一研发平台、借助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院士团队等外部资源实施联合攻关等措施,快速实现焦炉机械、起重机械、散料机械等传统产品智能化技术升级和市场突破。加大产融结合力度,培育节能环保、军工、海工、循坏经济和再制造等新经济增长点,打造发展新动能。
着力抓好降本增效,确保企业盈利和平稳运行。既要强化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管控,更要突出重点,注重在优化业务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组织效率、管控固定费用、盘活闲置低效资产、处理呆滞物料、减少能源消耗、实施战略采购等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降本增效,最大限度地严控成本、压缩费用。
着力深化企业管理变革,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借鉴 “阿米巴管理模式”,实施部分经营单位划小试点改革,让一线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管理,形成员工与企业利益共同体。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对营销和技术人员的动态管控和绩效考核,建立健全专项奖励机制和各类人员培养晋升机制,打通上升通道,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