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的工信元素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陈栋栋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很多提法给了我们更大的发展信心,也让我们未来的发展重点更加明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甫一公布,地处山东的中农发巨明集团负责人就在电话那头告诉记者,巨明的发展规划与国家的政策导向不谋而合。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 “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份名为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文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意义、定任务、提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旨在通过总揽全局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发展农业生产,实施乡村振兴,装备的作用不可或缺。中国工业报记者注意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多处涉及农业生产工具,特别是就农业机械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重点和目标作了明确部署。
农机装备新蓝图
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工具,农业机械一直是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重要话题。 “推进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科研机构、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大宗农作物机械国产化水平,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中央一号文件这段专门针对农业机械的论述让从业者感到鼓舞。 早在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在新疆组织召开的农机装备现场推进会上提出,虽然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较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尚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农机装备产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该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做好 《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年)》落实工作,加快推动农机装备转型升级。 当前,农机行业正面临深刻的调整,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在加大。 从历史上看,2004~2014年,中国农机工业经历高速发展的 “黄金十年”,一度跃居全球第一大农机制造国和使用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机市场,而2015年以后市场出现重大调整,增速放缓低位运行,有的产品销量出现了20%以上的下滑。 特别是2017年,农机行业面临着市场持续低迷、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环保压力困难重重等一系列不利因素。 “之前的火爆形势不复存在,进入到发展的新常态,甚至是处于整体下滑的状态之中。”中农发巨明集团总经理崔守波告诉记者,巨明主动求变,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开发了更加适应市场的产品。 崔守波表示,该公司将进一步抓住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支农惠农政策机遇,逐步拓展花生、大葱、马铃薯、甘蔗、剑麻、葵花、油莎豆等经济类作物收获机的研发,逐步建立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产品产业链。 “我们去年花生收获机批量投放后,产销两旺,多个产品实现零库存。” 记者注意到,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建设一批重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这是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农田水利这方面。”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排灌机械分会秘书长侯永胜2月8日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排灌机械在农田灌溉和排水中属于基础保障设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要培养农民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现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科技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最终实现节水项目的良性滚动。此外,节水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因地制宜,让科研人员和一线用户长期工作在一起,同时让科研人员参与农户的收益分成,打造节水发展的内生机制,形成农业节水新局面。”侯永胜说。
细分领域蕴藏机会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向东从中看到了无人机的巨大商机。以农药 “投入品减量化”为例,农业部此前表示从四个方面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其中就包括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无人机等高效节药植保机械。 “无人机将推动世界上最古老、面积最大、涉及面最广的农业以崭新的面貌进行产业升级。”孙向东2月8日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国家力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革,植保无人机将大有可为。在他看来,2018年将是植保无人机的爆发年。随着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的进步,通过地面机器人与无人机的配合,实现作物场景全覆盖;通过连接专业飞防药剂企业、专业服务组织,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这些今天看起来还是梦想的事儿,很快将会到来。” 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部署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 “这些都与装备直接相关。以关注度最大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例,这对各类秸秆处理机械如粉碎还田机、秸秆打捆机、秸秆造粒机械等都是极大利好。”河北赵县金利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军2月8日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 李伟军认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差异大,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也不同。在中原 “一年两熟”地区,稻麦秸秆全量微粉还田较为合适,通过还田实现机质含量的增加,缓解因连年超量使用化肥导致的土地贫瘠问题。而东北、西北等地原本 “离田”的地区也可以通过该技术实现还田。在还田和离田两大主流模式推动下,秸秆的还田、打包、压块机将成为2018年快速发展的三类机型。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融入
提到农业 “装备”,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拖拉机、收获机等机械产品。事实上,随着科技工业的进步,农业 “装备”的范畴已经远不止传统的农机产品,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今年一号文件提出的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等都再次为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指明了方向。记者了解到,我国自2017年正式启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四类数字农业项目建设,项目面向现代农业示范区及信息化技术基础较好的地区展开,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建设数字中国”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管理体系数字化改造的有力措施,对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下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