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芯强屏 福建创新发展工业数字经济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邓文龙
随着在全国第一个率先出台 《关于加快全省工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意见》, “增芯强屏”,一场通过做强做优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物联网产业,从而创新发展工业数字经济的战役在福建省拉开了帷幕。
增芯强屏 福建电子信息制造业走上快车道
据福建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时下, “数字福建”进入 “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慧化”融合发展新阶段,信息化综合指数居全国第6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第7位。但是,在建设工业数字经济这条路上,福建省总是快马加鞭。 电子信息突出 “增芯强屏”,大力突破芯片设计、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等关键技术,加快建设新型显示、高端集成电路等重大项目。在2018年1月26日召开的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唐登杰省长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 “增芯强屏”。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工业数字经济的重要产业基础。近几年来福建省坚持做强做优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加快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构筑新型显示产业链、加快计算机与信息通信产业升级、壮大半导体照明产业、打造锂电池千亿产业集群等方面亮点纷呈。 积极对接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推进重大技术转移项目落地;扩大厦门联芯集成电路芯片28纳米制程量产规模,力争突破7/10纳米先进工艺;推进晋华DRAM存储器项目建设,实现F32纳米制程投产;全力建设海沧国际先进的封装测试基地,完善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布局。 福州京东方8.5代线、厦门天马6代LTPS面板、莆田华佳彩6代线等重大项目逐渐量产;AMOLED、MicroLED、3D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已渐露头角。 在鼓励省内企业加快终端产品研发升级,巩固提升平板电脑、金融智能POS机、移动通信等智能终端产品的优势地位的同时,拓宽了与华为公司的合作领域,布局建设5G、IPv6等新一代网络通信项目。鼓励三安光电、乾照光电、天电光电等省内龙头企业加强高光效外延片/芯片制造、高性能封装、中大尺寸背光源及蓝宝石、图形化衬底等关键技术研发。发展中高端、个性化、智能化照明产品和系统。重点跟踪石墨烯、量子点、OLED、紫外、深紫外、MicroLED等新兴照明材料创新,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宁德时代新能源、新能源科技、飞毛腿等省内锂电池企业加快发展,带动上游关键材料、配套设备和下游终端应用产业集聚。开展基于石墨烯的电极材料改性研究,发展高端动力锂电池产业。 2017年,随着 《福建省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2017~2020年)》的出台,推进建设了一批园区基地、产业研发、应用平台等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120亿元,使驱动工业数字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的福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省政府与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全球领先的窄带物联网技术,率先全国形成 “物联网+水务”发展新业态,建成全国首个物联网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参与编制物联网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3项和地方标准7项。此外物联网产业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成立省物联网产业联盟与福州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中国电子学会与福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福州市确定为中国物联网大会永久会址。2017年全省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900亿元,福建省成为全国四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之一。
率先出台 《意见》 福建工业数字经济迎来新局面
1月31日下午,福建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当天,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工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意见》 (闽政办 [2018]9号) (下称 《意见》)向全省印发。 《意见》开宗明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数字技术加快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福建省正处在经济发展优结构、转方式、提质效、调动能的关键期,发展工业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工业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意见》提出,到2020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过1.2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数字技术创新为主要动能的工业新生态初步建立。数字化转型效果明显,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步伐加快,示范应用加快推进,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到2025年,工业数字经济生态更加完善,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数据成为驱动工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深入应用,工业互联网建设全面推进,形成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体系。 《意见》提出了福建省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任务及措施。 一是夯实工业数字经济产业基础。着力电子信息制造业 “增芯强屏”和终端产品创新,加快工业软件、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产业化,推动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集聚化发展。重点做强做优电子信息制造业,聚焦加快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构筑新型显示产业链、加快计算机与信息通信产业升级、壮大半导体照明产业、打造锂电池千亿产业集群等五大任务,落地实施28纳米集成电路芯片、6英寸砷化镓芯片、8.5代新型显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创新提升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培育发展IC设计、工业高端软件、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强化软件园区要素保障,实施用电、税收等优惠政策,2020年12月31日前,对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南平软件园区内的软件企业,或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软件企业,参照福建省大数据产业园区企业电价扶持政策执行;对高层次软件人才按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予以适当奖励,并在居住、医疗、子女就学方面提供便利。加快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化,壮大传感器与物联网终端产业,促进大数据技术与服务创新,推动组建大数据交易中心,争取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数据中心),完善虚拟现实产业链,探索区块链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研发和产业化,实施 “先进制造+人工智能”、 “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泛家居+人工智能”、 “安防监控+人工智能”等示范工程,加快人工智能芯片与算法研发。 二是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升级步伐。持续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渗透和创新应用,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重点推动企业生产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加快创建 “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 “机器换工”和智能制造样板工厂 (车间)示范项目,发展网络协同设计等新型生产模式。提升企业管理数字化水平,培育一批高水平两化融合咨询服务机构,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支持中小企业使用工业云平台。推动企业数字化服务化融合发展,引导大型制造企业剥离设立专业化软件与技术服务机构。 三是打造数据驱动的工业新生态。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形成数据驱动型工业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重点构建数据驱动能力,组建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建设大数据应用试验平台;培育工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工业公共云服务平台、工业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支持中小企业业务系统上云;完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增强工业数字安全能力,建立工业数字安全测评服务机构,推动构建工业数字经济安全标准体系。 四是优化工业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从产业发展指导、治理创新协调、企业培育、招商引智、开放合作和示范宣传等方面,提出实现工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系列保障措施。组建工业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家咨询组,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数和监测体系,统筹用好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互联网经济新增引导资金、科技项目经费等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集中支持工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提升、公共平台建设、政府购买服务、人才引进培养、重点孵化项目、技术创新项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