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新时代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主席胡曙光认为,要为民营经济发展做好服务,搭好平台,理顺关系,铺平道路,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让新时代的民营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期待民营经济能够有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胡曙光认为,新时代、新阶段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期待着民营经济能够有新作为。这种新要求、新期待意味着:
一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关怀和重视前所未有。中央多次发布指导性意见和文件,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方向,给民营企业传递了比黄金更珍贵的信心,极大鼓舞了民营企业的创业创新热情。
二是新时代民营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这可以用 “56789”来加以概括,即新时代民营经济实现的税收贡献占全国50%;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民营投资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均达到60%;民营经济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占比达到70%;民营经济在城镇就业中的比重达到80%;民营经济在新增就业中的占比达到90%。
三是新时代民营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呈现出新特征。这体现在民营经济新主体、新商业模式、新资源禀赋、新融资模式、技术创新的新动能和价值链再造新模式、新竞争优势与新发展空间、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路径等诸多方面。
打造民营经济 “名家、名品、名企” 胡曙光认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为新时代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创造更好的未来。
一是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工程,帮助民营经济“开三门”。目前, “玻璃门”、 “弹簧门”、 “旋转门”现象仍然存在, “开三门”必须坚持 “三个平等”,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坚决放开市场准入,对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对可以采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性公共项目,向民间资本全面开放;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均向民间资本开放。
二是实施降低企业成本工程,助力民营经济“搬三山”。收费项目多、不规范、不合理问题依然是民营经济 “心中的痛”,为此必须搬离 “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打实地把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成本、物流成本税费负担降下来,推动各项降成本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彻底打通 “最后一公里”。
三是实施企业家成长工程,培育民营经济 “领头羊”。近年来,在一些民营企业家中弥漫着一种“小富即安、大富难安”的情绪。为此,必须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胆推进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的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建立 “亲”、 “清”新型政商关系,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人才资本优势,培育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
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夯实民营经济“新动能”。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催化工程、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联动工程、国家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工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战略性支柱产业通用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工程等,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打造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秀民营企业。
五是实施国际化发展工程,促进民营企业 “走出去”。紧密结合 “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自贸区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民营经济企业家外向型经营能力提升工程,推进 “大通关、大通道、大平台”建设,发展内陆自由贸易港等,促进民营企业 “走出去”。
六是实施品牌提升工程,推动民营经济 “强起来”。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技术、产品、管理、商业模式等创新,安心、专心、用心地创业创新,建立民营经济品牌建设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投资项目转移产能、加强合作,利用技术、管理、产品等优势进军海外,打造一批民营经济的“名家、名品、名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