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 刘明忠:加大对实体经济扶持力度 降低东北地区企业负担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实体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认为,要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增强实体经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让更多资本、人才等各类要素回归实体经济,进而加快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程,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
刘明忠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刘明忠建议: 第一,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国家应从产业定位和行业发展的角度,借鉴高铁、特高压输电等成功经验,引导和支持企业按照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原则,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率,加快 “走出去”步伐,提升行业标准制定话语权,打造真正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中国技术、中国标准。 第二,完善财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举措。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在财政资金方面,加大对重大项目国有资本金的投入,并继续执行国家对重大项目资本金投入政府财政贴息政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强化政府资源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引导培育作用。在税收政策方面,继续推动降费减税工作,研究给实体经济尤其是关键行业、基础性行业企业,一定期限降低税费优惠政策,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基金支持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推动设立相关产业发展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回归实体经济,支持重点领域发展和重大工程实施。 第三,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源和各类实用人才。要打出一套实体经济人才新政“组合拳”,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实体经济中来。应统筹建设营销、管理、技术、技能、党务五类人才队伍,加大对国家 “千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高科技创新人才,“大工匠”等高技能人才及所在企业的奖励补贴和资金支持力度,营造 “实业兴国”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切实提高产业工人的收入待遇和职业自豪感,吸引更多年轻人钻研技术,投身实体产业发展。
进一步降低东北地区工业企业负担
刘明忠认为,装备制造业在东北地区经济总量中占比高,推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是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重点工作。尤其重型装备是兴国之器,是确保经济和国防安全的 “杀手锏”,应进一步强化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降低企业税负负担。刘明忠建议: 第一,降低装备制造企业增值税税率。目前装备制造企业多使用17%的增值税税率,应将其下调一档至11%。下调增值税率,一方面将明显降低企业税负,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第二,将利息支出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建议国家将企业贷款利息支出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允许企业从金融机构借款支付的利息抵扣进项税额,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税收负担。 第三,调整重型装备企业增值税征收方式。重型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不同于其他制造业,具有资金需求量大、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在实际生产中,用户先交纳一定比例的预付款,然后再根据合同进度支付一定比例的资金,待产品验收后付清合同款 (用户暂留10%左右的尾款作为保证金),税务部门则据此分批征收税款,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负担。建议国家调整征收方式,待合同基本履行完毕后,再对企业进行一次性征收。这样做,既减少了征税环节,又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 第四,将专项产品免征改为事前零税率缴纳。建议将专项产品 (军品)免税政策按事前零税率缴纳,允许企业开具零税率增值税发票,事后向有关部门备案,按照免税清单接受有关部门检查。这样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减少了缴税和退税环节。 第五,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有关政策。一是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建议提高研发费用扣除比例至100%,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热情和研发能力。二是将新产品试制费用计入研发费用。建议扩大研发费用认定范围,允许计入到生产成本符合科研性质的新产品试制费用予以加计扣除。三是简化认定程序。建议进一步简化研发费用认定程序,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覆盖更加全面。 第六,对于销售环节订货按购销合同缴纳印花税。建议国家明确规定装备制造业销售环节的订货合同按照购销合同万分之三的税率征收印花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