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文/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超过6800万,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在全国政协委员经济界小组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讨论时,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大数据集团总裁、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茜表示,要积极探索借助信息技术,特别是区块链协同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新技术,让识别更精准、施策更科学、监管更有效,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更加高效、透明、公正。
王茜建议:一是应用新技术化解数据共享难题,实现贫困人口数据全面掌握。建议相关部委考察研究 “咸阳精准扶贫新模式”,以此为试点示范,鼓励地方应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数据 “可用不可见”、 “可用不可取”和 “用后即焚”,解决部门和各方数据权责不清、难保安全、难全面归集、难有质量、难共享、难开放等痛点,构建责权清晰、安全可信的扶贫数据共享服务体系,重点将扶贫、公安、民政、社保、医院、金融等十多部门的数据上链,通过沙盒模式和智能合约技术,最大程度保障数据的安全使用,数据共享同时确保权属不发生变化,解决数据共享部门的后顾之忧,实现贫困人口数据全面掌握,支撑完善建档立卡、实现扶贫对象动态管理。
二是应用新技术进行精准匹配,实现精准施策、因人因地施策。扶贫部门在全面掌握贫困人口数据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应用实现扶贫需求和扶贫资源的精准适配,对扶贫资源进行针对性按需投放,实现精准施策、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类型施策,实现扶贫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如将贫困户信息与其健康档案信息进行融合分析,识别出某些典型重大高致贫率的疾病风险,给出精准施策建议。
三是应用新技术进行过程管理,实现扶贫过程的全流程信息化监管。建议纪检机关、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扶贫监管部门借助新技术强化扶贫全过程监管。从认定、帮扶、施策、脱贫的全流程都记录在区块链上不可篡改,开展部门数据安全比对,实现对扶贫工作全面监管,防止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做到扶贫资金安全可控,扶贫项目全程监管,扶贫成果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