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发展面临困境
SPECT是一种临床核医学诊断常用的影像设备,可用于甲状腺、肾、心脏、脑、肺等器官的功能研究及相关疾病的诊断,也可用于多种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估。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病人体内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药物发射的伽马光子的探测,实现对该药物在病人体内分布的成像,作为临床诊断与评估的依据。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人群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传统的支架虽然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费用较为高昂,后期的护理对于患者的生活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北京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首席临床科学家王道宇表示,SPECT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功能性影像诊断手段,对临床诊断的重要性是非常突出的,其诊疗的范围可以扩展到人体大多数的器官和组织,通过多种作用机制从不同的角度对临床疾病进行精确的诊断,也可以通过多种机制的结合完成一种疾病的诊断确认,相对于传统诊疗手段具有费用低廉、操作方便,临床应用普及简单,诊断技术掌握容易等优点。 但是,SPECT在我国的发展之路较为艰难,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公众对核医学的 “核”素成像敬而远之,谈 “核”色变,给核医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第二,我国临床SPECT设备与主要同位素供应长期依赖进口,成本较高,与其他影像技术相比,其人才培养涉及领域多、周期长、难度大。 第三,近年来,在我国临床医疗实践中,行业内外很多人认为,SPECT只是一种过渡性的技术,它的临床地位和角色终将会被PET/CT或其他影像模态所取代,核医学应专注发展PET/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