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药品短缺断供存在三方面原因
■ 赛迪 曹慧莉 代晓霞 医药领域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我国医药市场的风向更加敏锐。据有关调研显示,目前,全国药品市场总体供应充足,部分品种存在阶段性短缺。 部分药品阶段性短缺断供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 在政策设计和机制方面,招标采购机制设计不合理。招采价格低,挤占生产企业利润空间甚至出现 “价格倒挂”,导致企业没有生产积极性。据某医疗机构反映,该院53%的药品断供原因是招采平台限价交易,交易价格低于企业成本价,企业断供;药品生产企业变更原料药供应商审批时间长,部分原料药出现阶段性断供。 在药品生产企业方面,工艺优化和生产成本上涨导致部分药品短缺涨价。近年来,受到原材料、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及环保要求提高、工艺优化、质量标准提高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急抢救药及低价药品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据了解,碳酸氢钠注射液的原料碳酸氢钠2015年初的价格约为5元/公斤,2018年初涨至约40元/公斤,涨幅非常大,人工和能耗成本也不断攀升,平均涨幅达40%。此外,小品种药需求量小,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巯嘌呤片是治疗儿童白血病的国家基本药物,但因为市场需求非常小,生产企业一年仅开工1个月即可满足全国市场需求,因生产线无法转制其他药品,其余11个月空闲,固定成本投入远高于利润收益,企业无生产动力。生产企业线路改造升级,造成部分药品阶段性短缺。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因线路升级、GMP改造等因素影响,导致停产,如无其他生产企业供应,将会导致供应短缺。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 《2018年10月短缺药品检测结果快报》显示,维生素B1、葡萄糖酸钙、小儿氨基酸等药品短缺的原因就是企业生产线改造导致暂时停产。 从其他方面来看,一是部分原料药被垄断控销。部分药品尤其是临床必需且用量少的急抢救药和低价药并非是实质性短缺,主要是原料药的恶意控销、垄断等因素导致的相对性短缺。据悉,一些企业采购的部分原料药被一些医药贸易公司包销垄断,导致芬布芬等多种原料药断供。二是环保限停产导致部分原料药停产。环保要求的提高导致部分原料药生产企业或停产改造,或搬迁,原料药因此出现短缺。据调研,河南地区错峰生产期间,部分原料药企业限产或关停,如河南九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1月15日~2018年3月15日间按规定停产,加之6、7月份设备保养维护,全年生产时间不足半年。三是政策调整导致部分药品出现阶段性断供。曲妥珠单抗纳入国家谈判药品目录后,价格大幅下降,纳入医保且不占药占比考核指标,临床用量需求增长过快,导致药品阶段性供应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