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两会精神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创新竞争力马钢争做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安再祥 通讯员 肖卫东 刘军捷 3月27日,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来到马钢技术中心,参观马钢技术创新成果展示,勉励技术骨干狠下功夫开展战略创新、技术创新、协同创新、管理创新,为我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李锦斌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也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 “牛鼻子”,谁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近日,中国工业报记者专程来到马钢,采访了马钢技术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张建,请他就如何实现科技创新,推进企业科技效率变革,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发表自己的见解。 张建告诉记者, “作为基层企业科技工作者,我们眼中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不断赋予技术创新的新动能,来支撑企业卓越经营目标的实现。” 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马钢产品体系以 “板型线轮特”为主,现在和过去相比内涵有很大变化。比如车轮,已经发展到车轮+车轴+轮对的阶段,由普通车轮发展到高速、重载、低噪音车轮,由原来单一车轮发展到现在的轮轴零部件组合。马钢高速车轮形成批量进入国际市场。马钢H型钢1997年开始 “吃螃蟹”,俄罗斯Yaml项目,对耐零下60℃的H型钢材料的低温韧性有严格要求,马钢凭借综合技术实力参与竞标,通过了国际最严格的认证,在工程上得到应用。 今年两会,代表们关注 “空气质量”等民生问题。在国家重点科技专项的支持下,马钢技术中心致力于抗雾霾功能性涂层板的开发。汽车板去年产销量280万吨,全行业排第四位。除了在量上达到规模效应,还瞄准汽车轻量化开发了1000兆帕以上的先进高强钢汽车板材料。采用高强钢,节能环保,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车身重量降下来。 在产品开发内涵方面另外一个大的变化,是技术创新体现在对用户需求的关切。马钢不断加强产品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技术能力的提升,为用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这就是深入推进EVl(供应商先期介入)技术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技术支撑。 勇担企业社会责任 国家提出了超低排放的标准。国有企业如何打赢 “蓝天保卫战”?对固体废弃物怎么处理?不仅要无害化,还要变成资源,循环利用。这都是企业需要研究面对的课题。 2015年在钢铁市场价格低迷,企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马钢投入巨资开展环保排放建设。高污染,就谈不到高质量发展。马钢瞄准 “绿色都市工厂”目标,果断关停落后产能、加快上马环保技术。成为工信部首批通过的国家级绿色工厂企业之一。 今年,马钢瞄准国家超低排放的要求,制定了 《马钢超低排放三年行动方案》,初步估算要投入60亿元,140多个项目。部分项目去年下半年已开始启动。 加快品牌建设步伐 近年来,马钢把努力打造钢铁品牌企业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制定发布了 《马钢品牌战略规划》,按照规划开展品牌建设。马钢与中国质量协会品牌中心合作,通过对标浦项、宝钢等先进企业,分析马钢特色的、差异化的元素,如车轮、高速线材、H型钢等,发掘创新精神基因,凝练出马钢品牌的要素,把创新竞争力作为关键要素沉淀下来,写到品牌建设规划中,定位为 “成为最具创新竞争力的钢铁材料多元化企业集团”。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定一个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以创新竞争力作支撑,成为马钢长期高质量发展的追求。 马钢坚持 “奔腾不止,共享无限”的品牌理念。 “奔腾不止”就是不断进取,勇往直前,在创新中发展,追求卓越。“共享无限”就是马钢不仅自己经营好,还要与政府、社会、社区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惠及老百姓。马钢车轮用在高铁、动车,支撑了国民经济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是共享;扶贫攻坚战有国企马钢参与,是共享;身在城市的钢厂,把环境搞好,对地方经济有支撑,也是共享。马钢科技创新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以智能制造改造传统流程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是全国两会的热词。近年来,马钢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是瞄准智能制造,即通过智能化技术升级改造传统钢铁企业制造流程,实现生产效率、质量、研发周期、成本等多维度、多要素、多指标的同步提升。对此,马钢制定了 《马钢智能制造规划纲要》,其中股份公司作为钢铁产业板块,其智能制造工作是集团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核心。规划要求,钢铁板块通过对铁前、钢轧及公辅系统实施智能化改造,在精准感知、精准控制、智能管控、智能支持及决策、智能装备及车间、智能物流等方面研发和实施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通过对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全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手动操作,提升岗位作业效率。对辅助工序实现集中监视与控制,逐步归并直至取消部分非关键岗位的人力操作。 通过智能制造工作的实施,要实现以下目标: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20%,吨钢能耗下降10%,生产成本下降10%,生产效率提高10%~25%。同时在轮轴、板带等领域打造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