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为制造业注智
随着 “智能+”概念的提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尤其用人工智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即将进入关键发展阶段。站在时代与使命的十字路口,如何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传统企业赋能,助力经济发展,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严峻课题。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推动下,制造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智变与突破”。日前,在京召开的 “智变与突破——制造业人工智能落地峰会”,结合人工智能制造业的落地实践,以及当前制造行业的应用痛点,深入探讨了制造业的 “智”变之路。 人工智能以应用为王 “人工智能正走出实验室,进入 ‘应用为王’的时代。”创新奇智CTO、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首席架构师张发恩如是说。他认为,人工智能具有很强的toB属性,要把已有的AI技术落到实际应用场景中,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当前,工业视觉是人工智能在制造业落地的一个重要应用,其包含的四个主要场景分别是检测、定位、测量、识别。张发恩表示,人工智能赋能商业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人工智能toB的应用一定要选出有行业价值的场景,并不是技术领先就能够把事情做好,如果场景选不对,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目前,创新奇智采用 “技术产品+行业场景”双轮驱动模式,强调技术先进性和商业价值的并重。 面对智能制造的大机遇,张发恩规划了“项目 (Project)-产品 (Product)-平台(Platform)”的三步走P3策略。 “创新奇智已经到了做产品的阶段。为解决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采用软硬一体的产品交付方式,让企业开箱即用创新奇智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无需再做复杂的设置。”张发恩介绍,目前,创新奇智已提供了训练一体机、能耗管理一体机、智能表检一体机、OCR一体机等软硬一体交付解决方案,可以弥补实际应用中软硬件不匹配等问题,加速AI商用落地速度。 推进动能激活和效率跃升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且制造产业链条相比其他行业复杂,更强调赋能者对行业背景的理解,这些造成了制造业的AI赋能相比其他行业门槛更高、难度更大。随着人工智能不断深入制造业, AI赋能制造业有了更丰富的经验和更广阔的思路。在创新奇智制造业合伙人孙刚看来,制造业的“智能+”转型,实际上是一个向行业不同领域 “注智”的过程,要从动能激活和效率跃升两方面入手,实现从 “互联网+”到 “智能+”的转变。 动力激活要求给产品注智,使产品在变革过程中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实现业务模式从销售产品向服务过渡,使营销模式从纯流程型向互联网思维、平台型和生态转型,运营模式从基于预测、库存和订单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变。 研制智能产品,其实是通过给产品注智的方式形成具有智能功能和特性的产品。孙刚表示,希望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真正开拓新的模式,让制造业能够有一个可持续或者是可盈利的增长。 数据激活动能,技术跃升效率。从效率跃升的角度看 “互联网+”到 “智能+”的转变,最关键的就是运营效率提升,可以将其理解为 “运营注智”,主要包括安全、成本、交付、人、设备、环境等七个方面。 孙刚表示,通过运营注智来实现 “智能+”,是完成制造业制造过程最后一公里的结构化和数据化过程。目前,针对传统制造业复杂多变的业务场景,创新奇智围绕 “研、产、供、销、服”等关键环节,深挖应用场景,在质检、分拣、预测性维护、备品备件预测以及生产资源分配等多个领域均有成果。 (周 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