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当前,煤炭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传统能源密集型行业,在需求下滑、能源结构清洁化、淘汰行业过剩和落后产能、劳动生产率提升等多种因素叠加的背景下,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和就业减少的压力。5月7日,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项目发布了 《煤炭转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 (以下简称 《研究》)。 《研究》认为,煤炭转型的趋势不可逆转,但在煤炭转型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一些阵痛,其中最大的挑战无疑是对煤炭企业和煤炭工人带来的冲击。因此,要解决煤炭转型带来的就业压力,就要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和可吸纳就业的新产业,改造原有的依赖产能过剩行业的社会环境,实现能源结构的公正转型。 未来煤炭行业的就业规模仍然主要由产业的发展状况与行业政策的劳动生产技术进步率所共同决定。从长期看,一方面我国煤炭的供应能力将持续下降,低效的劣质煤生产将更加快速地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未来的煤炭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无疑还将进一步提升。 根据预测, “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行业的生产效率将维持近3年的提升趋势,单位产量所需就业水平年均下降8%左右,但在2021年往后每年仅下降5%。从长期来看,我国煤炭行业就业规模将持续减少,到2020年将降至306.9万人左右,到2030年之后将降至100万人,煤炭行业面临的就业压力将长期持续的存在。 该研究建议,一是建立促进煤炭公正转型的制度框架,明确该如何促进和创造更多体面的工作机会,包括根据实际情况预测转型对就业的影响、对就业损失和裁员的保障、技能发展、社会对话等,确保各方能够集体参与谈判,不能采取 “一刀切”的方案。二是建立灵活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组合,包括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政策组合、产业替代和地区发展政策组合、财政与税收政策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