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祁连山生态问题为突破口 甘肃加大工业治污投入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 中国工业报记者 田庆林 2019年,我国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办国。中国工业报记者在 “2019年甘肃省六五环境日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8年甘肃省按照省委、省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通过坚守 “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大治污投入,改造节能减排设备,使全省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全省19个土壤放射性核素监测点位监测数据均属正常环境水平;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可控,以有色金属为主的白银市白银区、金昌市金昌区等8个重点区域,实施特别排放标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梳理出的整改问题已完成整改任务75.8%。 据了解,甘肃省以铁的手腕对祁连山存在的346个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加以整治,目前已完成整改334个,整改率为96.5%。与此同时,甘肃省通过加大工矿和制造业治污投入,使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加大工业治污投入提升节能减排能力 甘肃省工信厅去年组织省节能监察中心对全省11个市州工业节能工作和14户水泥企业2017年度能耗超标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对存在的三类问题予以通报,并提出了具体的整改要求。 同时,甘肃省工信厅在金昌举办了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政策宣贯座谈会,强调各市州、各县区工信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业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创新工作思路,以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为手段,认真履职尽责,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重点做好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推行可持续清洁生产、开展工业节能监察、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等方面的工作,做到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加强部门联动和上下衔接,统筹谋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序推进。 突出燃煤污染和扬尘治理。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2019年计划淘汰60%的县城建成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目前已完成目标任务的15%;加快火电厂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进度,今年计划改造的10台机组,3台已完成,7台正在进行;加强煤质管控,甘肃省已建成优质煤炭集中配送中心101个,二级配送网点2098个,14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基本实现了煤炭集中配送全覆盖;加大施工场地扬尘防治力度,督促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抑尘措施,目前合格率达到95%。 加大工业企业治污投入。2019年累计投入省级环保专项资金9150万元用于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其中,安排6000万元用于支持2019年计划完成的10台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安排3150万元用于支持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选烧厂一烧环境除尘效果改进项目、金川集团公司镍冶炼环集烟气处理系统提升项目、白银集团公司第三冶炼厂烟化炉烟气治理项目。 党政同责 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甘肃省针对部分考核断面一季度水质严重恶化的问题,约谈相关市州督促各市、县制定出台了本地区的整改方案,甘肃省各类企业按照中央精神和 《甘肃省水污染防治2018年度工作方案》,认真履行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使水环境得到了较大恢复。 一是全面建立了党政同责的 “双河长”工作机制和五级河 (湖)长体系,到目前,全省设置总河长、河长 26138名、湖长1181名。2018年,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巡河6.69万多人次,解决了河湖治理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顽疾痼疾。为明确跨界河流上下游管理责任,甘肃省在配套建设27个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基础上,利用省级资金建设了12个跨市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按季度通报各地水环境质量达标状况,以及各级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二是突出重点工作。按照甘肃省打好碧水保卫战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的要求,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组织开展了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全面排查和整治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违法问题,提前完成了国家要求整治的11个地级地表水型水源地存在的45个环境问题。甘肃省住建厅、生态环境厅联合对中小企业、制造企业的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进行了专项督查,经过努力,2015年纳入住建部 “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17条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整治。 三是对主要流域的工矿企业以及其他产业开展督促检查。在对渭河、马莲河、蒲河、石羊河等流域制造加工企业,以及农业产业开展了水污染防治工作和督导检查的同时,争取到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5.33亿元,用于重点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工业涉水减排治理工程建设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减排项目建设;持续强化渭河、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强工业企业、城镇生活和农业等重点领域水污染治理力度,统筹做好水资源管理及水生态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