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贵有,中国兵器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407车间车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 “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兵器首席技师等称号,是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技能工人。2016年1月,他又以一线工人的身份成功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一线工人当选这个职务的第一人。
他参加工作26年来,独创的 “郑贵有细长轴切削法” “郑贵有圆锥切削法”解决了防务产品科研试制中130余项加工技术难题,在国家武器装备制造、国家极端制造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潜心钻研
1992年,郑贵有从内蒙古北重集团技工学校毕业。从迈进公司的那一刻起,他就立志要做一名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人。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将别人娱乐休闲的时间用在了对知识的追求上,积极涉猎 《车工工艺学》 《现代金属切削技术》 《刀具切削与刃磨》 《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并虚心向老师傅们请教,把学到的各种知识融汇贯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自己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在同事们眼中,郑贵有就是榜样,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说他干起活来就是 “拼命三郎”,从不惜力,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他干,别人不敢干的活他也干。只要是他担负的生产任务,不管时间要求多紧,工作量有多大,技术要求多高,他从不计较,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由于工作劳累,郑贵有多次高烧住院治疗,病刚好他就又出现在了工作岗位上。
钳工怕打眼儿,车工怕车杆儿。车工把工件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25倍的杆,称为细长杆,并且长径比值越大,加工难度越大。郑贵有向这个难题发起了挑战。他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潜心钻研、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加工长杆、轴类的科学合理方法——“郑贵有细长轴切削法”。在公司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极限挑战
2012年底,已运行多年的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的主油缸在维修时需要进行机械加工。维修加工难度大、技术复杂,是一个在北重集团机加制造中从未遇到的难题。此次维修的油缸高3.4米,重23吨,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Ra0.4,圆度、圆柱度6丝。如此又高又重的大家伙,如何把它请上床子就是个大难题。
当领导把这个艰巨的主油缸机加维修项目任务交给郑贵有时,他从怎么装夹,用什么刀具,琢磨了几天几夜。如何把油缸固定卡紧,如何确保油缸加工的同轴度技术要求等一系列问题在不断地向他发难。
挤压机维修指挥部经反复论证,确定了维修机加的方案。郑贵有通过粗车—缠绕—半精车—磨削—精整加工等工序,同时采用设计特殊卡具增加稳定性,减少刀具径向切削力,双向分段加工方法。经过前前后后两个多月的鏖战,这个庞然大物终于被郑贵有雕琢成图纸上的形状。经检测,各项尺寸均符合要求,圆度、圆柱度保证在了4丝以内,节省外委加工资金62万元。三年后,北重集团大修设备时拆开这个油缸,仍然还是完好无损。这在北重集团机械加工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5年,某海军产品大口径火炮进入了小批量生产阶段。该产品基座内外座圈属于超大直径轴承,生产难度大,平面度、内外座圈的游离配合间隙要求精度高,加工过程中要进行内外滚道的淬火处理,且采用工序分散的原则,无夹力装夹车削,中间工序采用时效消除车削应力。一直以来,该产品都是外委带料加工,外委一套25万元,仅2015年就需要成品7套。往返加工费时费力且生产成本高。经过仔细研究,生产组织部门修改了加工方案,这个艰巨任务再次交到了郑贵有手上。针对滚道硬度高的特点,郑贵有采用立方氮化硼刀具并优化切削参数,最终圆满完成了加工任务。
他还承担了某重点军品科研试制产品焊接壁薄件关键重要件加工、出口印度高压水压试验机细长轴和细长丝杠关重件的加工、某重点军品关键重要件用以车代磨工艺加工提高效率等多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完成科研试制、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项目130余项,累计为公司节约价值达570余万元。
匠心传承 作为郑贵有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5年多来,他带领团队致力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承担了国家、兵器、北重集团多项军民品重点项目的试制和加工任务,完成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80余项,其中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4项创新成果获自治区、兵器职工优秀创新成果,6项工艺攻关获北重集团企业技术进步奖。总结、提炼特色操作法13项,实施合理化建议及承诺改善200多条,为公司节创经济价值680余万元。同时向青工传授高超技艺和绝技绝活,1000多名技能人才受益。
郑贵有还多次代表兵器集团、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方重工集团参加了各种技术比武。凭借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操作技艺,把车工加工 “绝活”带上竞技赛场,以优异的成绩展示了北重集团一线蓝领的风采。2013年8月作为兵器首席技师,他组织了第一批兵器技能大师讲坛,现场展示了绝技绝活,并与行业内的高技能人才在技能攻关、工艺改进和技能操作进行了交流研讨。
作为高技能人才,他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培养出40多名青年技能骨干,高徒付红在2013年夺得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大赛车工组第一名,多名徒弟已成为公司关键技能带头人。
(郭新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