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国新办 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达66.58%
陕西是科教大省,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 “神舟”飞天、 “嫦娥”探月、 “蛟龙”潜海都有陕西科技的坚强支撑。8月28日,中共陕西省委书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和平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陕西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66.58%。陕西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取得诸多实效。 记者注意到,在发布会场门外的小型展览中放置的一些仪器,就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研制的全景相机的部分展示,在今年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从月球背面软着陆时拍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 这些年,陕西持续强化原始创新,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C919大飞机等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去年就有3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陕西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建成了全球首套煤油共炼工业示范项目,大型运输机、闪存芯片等已成为陕西制造的新名片。高新技术创新也成为一大亮点,陕西瞄准新材料、新能源、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加强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了42.06%、达到3138家。 同时,陕西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也放出了实招。提出 “三个融合”,即推进军民融合、部省融合、央地融合。正如胡和平介绍,陕西军工科研单位、部属高校、央企、中央单位科研院所比较多,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陕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要推动创新资源跨领域、跨产业、跨所有制优化配置,把资源充分地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已经建成,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加快建设,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投入运行,全省军民融合企业已经达到1000多家。 值得关注的是,陕西正在积极推动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条例》和 《若干规定》等政策法规,建立了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制度,西北首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地,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体系和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创新模式等入选国家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强化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和人才创新创业激励,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的建设,去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125.28亿元、增长22.11%。 (王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