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马 艳
“如何推动化纤行业转型升级,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和远大发展前景的生物产业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高勇在日前于安徽省蚌埠市召开的第25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事实上,经过60多个年头的发展,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高性能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等主要品种在国产化装备、工艺技术、产业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不过,进入后石油时代,能源与材料的变革更为急迫。蚌埠市委书记汪莹纯表示,近年来,蚌埠市聚焦硅基生物基双轮驱动,不断加快“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建设步伐,打造安徽省生物基材料新兴产业基地和国际化的聚乳酸产业集群是当务之急。
创新成破局关键
当化纤行业由量转质时,世界各国都将目光转向了创新。
“世界正在迅速变化,人们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问题的态度将再次改变纺织业。纺织业需利用新的自动化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应对变化。”欧瑞康集团副总裁、市场营销、企业传播和公共事务部主管AndreWissenberg表示,转型势在必行,智能制造则是其实现方法。
引领纺织服装潮流的韩国则是通过发展先进的产业用纺织品并打造与行业用户共享增长的产业模式。韩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高级主管LeeChang-wook表示,为了提高纺织业在服装中的应用,韩国将培育创新型染整企业,增强全球营销能力。此外,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服装行业需要借助新技术来增强竞争优势,并寻找到新的增长引擎,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纺织和服装业生态系统。
除了技术创新和生态系统创新之外,化纤新材料生物基也受到广泛关注。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荣杰反复强调,从增量来看,未来一旦能使用秸秆做发酵,聚乳酸的量将会很大。如果可降解的聚乳酸材料在塑料制品上的应用能打开,其市场前景也会非常广阔。
生物基绿色纤维能够充分体现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现代纤维加工技术的融合。欧洲人造纤维协会理事长范·户特也指出,欧洲在生物基领域的一些新技术上也不断发力,有许多新型的100%生物基塑料已经可用于打造 “绿色”单体,这类单体主要通过葡萄糖发酵形成,有效保护环境。此外,废旧纺织品的回收越来越受到关注,欧洲计划在2025年之前在这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实现循环利用。
解决微塑料问题需推广再生纤维
绿水青山在纺织行业的重要性越加凸显。“循环经济是新兴问题,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使经济发展从现行模式转变为再生模式。”范·户特说道。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提出,从技术成熟的角度来看,未来行业要大力发展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新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聚乳酸纤维、可降解纤维。特别是聚乳酸纤维,由于其优良的特性,近年来逐渐被行业所重视。
目前,丰原集团掌握聚乳酸全产业链生产技术,董事长李荣杰表示,塑料微粒是个大问题,只要使用石油化纤,就很难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建议从源头使用生物质材料聚乳酸纤维,因为无论是聚乳酸塑料,还是聚乳酸纤维,其微粒对人类、动物都没有任何危害。
“非织造领域因为微塑料问题也在积极寻求可降解材料,但目前聚乳酸等可降解材料在生产规模上还不够大,导致产品品质相对不稳定,未来需要在品质稳定上下功夫,要做好产学研,从供应链建设角度上来提升产品品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也提出了其看法。
产学研结合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方向,可以助推科技成果实现产业转化。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谈到,解决微塑料问题,主要方法就是利用可降解原材料,但可降解材料全面替代化纤还是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大力度推广再生纤维发展。同时,可降解材料在生产使用过程中面临稳定性不够的问题,需要各方在研发体系建设上下功夫,要做好细致、系统的工作。
为共同打造千亿元级生物基材料产业园,会议期间,蚌埠市人民政府、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 《安徽蚌埠千亿生物基材料产业园建设战略合作框架》。三方表示,接下来,将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推动生物基材料技术升级,开拓应用领域,提升品牌价值与影响力,促进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