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华为 江西宜春打造大数据样板工程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金国军 11月21日,由江西省工信厅、宜春市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华为)共同主办的 “首届华为·宜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高峰论坛暨宜春大数据产业园开园”等系列活动在宜春智慧经济产业特色小镇开启。1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管理者、企业领袖、专家学者围绕 “数聚共赢,智联未来”主题,探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转型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行业标准,并分享实践经验。 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显著 华为副总裁杨瑞凯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2017年华为与宜春市政府签署了云计算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双方合作以来,华为已经为近48个单位的86个业务系统提供了云服务,并依托城市数据湖,打破信息壁垒,汇集12亿条数据,并试点人工智能服务,政务机器人已逐步承担数据上报、文档整理、政策咨询等繁琐、重复类政务工作,显著提升了政务、民生服务的效率和体验,让老百姓有更多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依托华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平台,宜春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显著,大数据+综合治税有效消除税收征管的盲区和真空;大数据+网络餐饮监管帮助部门发现问题商家,构筑食品安全保护伞;大数据+社会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整合6000多万条信用数据,助力构建守信城市;大数据+能源双控覆盖100多家规上企业,洞察能源消耗状况和能源消耗结构,助力发改委形成能源预算化管理闭环,综合提升能源亩产效益;同时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网库、华唐科技、来画动漫等多家华为合作伙伴落地宜春,初步实现了产业聚集效应。 打造城市大数据样板工程 宜春市副市长徐绍荣表示,近年来,宜春市致力于打造赣西片区大数据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示范区,努力把宜春建设成 “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大数据产业强市。 聘请国家信息中心高标准编制了 “云上宜春”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制定了“一云一池一平台N应用”的总体建设框架,构建起新型智慧城市的 “四梁八柱”。按照国际标准,建成了赣西云数据中心,可容纳4000个高密度机柜。目前,一期1000个机柜已开始投入使用,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云数据中心。 依托赣西云数据中心和 “云上宜春”大数据平台,建立全市标准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同时,构建了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电子证照、空间地理等五大基础数据库,群众和企业办事不再需要携带各类证明,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宜春已经成为现实。 按照集约化、系统通、数据通、应用通 “一化三通”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政务信息系统 “迁网上云”、数据汇聚共享。目前,全市共有48个单位的86个信息化系统在 “云”上部署。 以 “政用、商用、民用”为重点,按照 “统筹推进、集约发展、急用先行”原则,计划用2~3年时间完成30个智慧应用项目建设,覆盖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目前,智慧工业、智慧办公、智慧旅游、道路运输第三方监管平台等已上线运行,智慧消防、智慧医疗、智慧市监、智慧教育等20余个项目完成评审。 通过加强与华为的合作,深度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数据采集等技术,打造华为·宜春城市大数据样板工程。 智慧工业平台实现企业全覆盖 宜春市融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经理郑春霞介绍,宜春市智慧工业平台是江西省第一个集工业管理、产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大数据平台。2018年1月份开始建设,5月底上线试运行。到目前为止,进入平台的企业有6416户,已经实现了全市园区企业、规上企业全覆盖。平台按照一中心两平台进行架构。一中心:数据可视化中心。两平台:工业管理平台和企业服务平台。 工业管理平台是工作平台和数据库,存放了自2015年以来的工业数据,并形成了企业库、园区库、项目库等数据库,用于日常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做到每月数据进入以后,系统自动生成系列分析报表。企业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放,并与江西省园区平台、江西省重点企业监测平台、江西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各县市区园区平台等进行了全方位对接。主要是通过线上满足企业的各类诉求。平台上线后,全市企业发布了近11000个招工岗位;有40家第三方服务机构进驻平台为企业开展服务;服务平台同时开通了直通企业的微信公众号。数据可视化中心是对工业管理平台和企业服务平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包括工业运行、工业投资、工业监测、企业服务、企业管理五个模块。 据了解,在主场活动上还举行了江西省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 (大数据与产业融合创新)授牌仪式,宜春市大数据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宜春大数据产业园开园暨赣西云数据中心、智慧城市指挥中心上线启动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