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前瞻
钢铁篇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2019年,部分工业行业运行或相对低迷。但如果透过更长的时间维度去判断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就会发现2019年很多亮点闪烁的行业,串联起中国工业前进的星光大道。 目前,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门类,虽然在一些关键零部件或技术上还无法形成 “闭环”,如民用航空、飞机发动机、集成电路等需要大力发展,但大国工业动力强劲,发展空间广阔。有专家指出, “再工业化” “新基建”正在带动产业升级。中国经济的 “再工业化”是 “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之密切相连的是新基建。围绕 “再工业化”的 “新基建”,主要涉及的是跟产业变革、产业互联网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如5G基站、云计算设备等。同时,工业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与很多新兴的行业崛起,也为中国工业行业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 2020年是中国工业转型过程中关键的一年,有很多新兴行业正在崛起的进程中,传统工业行业也正走上从 “大”到 “强”到 “伟大”的超越之旅。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 “2020行业前瞻”系列报道,从一个侧面或微观的角度,记录中国工业行业发展变迁中的点点轨迹。 利润或继续收窄 钢铁市场仍需爬坡过坎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2019年,全球经济整体放缓,国内外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更趋复杂。面对挑战,国家保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使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为钢铁行业运行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回顾2019年,我国钢铁市场已经 “势不再来”;展望2020年,我国钢铁市场仍需 “爬坡过坎”。 根据业内人士预计,2020年我国钢铁市场供需略有增长,钢材进口增加,钢材出口减少;钢材价格仍有下行空间,弹性会比2019年要好,整个钢铁行业利润或继续收窄。 钢材超产呈常态化 2019年12月15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何文波在2020年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 “我的钢铁”年会上指出,2019年,我国钢铁行业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运行平稳,但面临产能释放过快、效益明显下滑和环保压力加大等困难。 2019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呈现五大运行特点,分别是:钢铁产量保持增长;国际市场需求减弱,钢铁产品进出口量均有所减少;钢材价格窄幅波动;成本大幅上升,行业利润同比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 2019年,我国钢材产量同比高增长,不合规产能 “重启”引起重视。根据历史数据显示,我国钢材产量相对粗钢超产是常态化,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2006年以来我国钢材深加工能力提升,冷轧、镀层板、焊管等深加工钢材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导致钢材产量重复统计;二是我国存在大量不合规钢铁产量,实际粗钢产量长期被低估。 2017~2018年,在严厉打击 “地条钢”后,我国钢材超产系数由1.4下降至1.2,超产绝对值由3.3亿吨下降至1.78亿吨。但是2019年我国钢材相对粗钢超产3.5亿吨,超产系数再次回升至接近2016年的峰值水平。 根据分析,2019年我国环保限产放松和高炉利用系数的提升是钢铁增量的主要来源。2019年1~10月,我国生铁、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4%、7.4%。钢铁增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海外矿和国产铁矿石日耗提高,生铁产量同比增长4.7个百分点,消化路径则包括限产区域复产的高炉、非限产区域高炉利用系数的提升;二是废钢供给的提高,1~10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其中绝大部分被高炉产能消化。 钢材市场 “势不再来”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汪建华认为,2019年前10个月,我国钢材价格涨跌月数各半。截至10月25日,2019年钢材综合平均价格指数同比下跌6.9%,而2019年前9个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1972.1亿元,同比下降41.8%,基本符合2018年预计的“势不再来”观点。 2019年,我国钢材价格呈现 “三低”态势,钢材价格高点和低点都有不同幅度的降低。一是钢材价格不再大幅度反弹,其中综合钢材价格、螺纹和热轧价格最大反弹分别为306.88元/吨、430.71元/吨和359.9元/吨;二是钢材价格不再长时间上涨,前10个月钢材价格涨跌各5个月。三是我国钢铁行业产量大增,而利润却大幅下滑,前10个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2119.1亿元,同比下降44.2%。 对于2019年钢铁市场运行的特点,汪建华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价格扁平化:价格上有顶、下有底,在窄幅区间运行;二是价格有反季节性特征;三是南北价差一度缩小至历史较低值,导致 “北材”提前入冬,后因运输又 “冬去春归”,南北价差拉至历史相对高位;四是国内外市场联动性增强,国内市场更加国际化;五是短流程产能和产量增长不及预期;六是在钢材消费出现超预期增长以及铁矿石价格大幅反弹的背景下,钢材价格一直低迷不振;七是期货操作呈现抢钱效应,期现不好套利。 处理好产能、产量、产品关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吕桂新指出,我国原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已初步形成,但是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原材料行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我国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产能置换项目集中建设、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钢铁布局与环境容量不匹配、钢铁材料 “卡脖子”等问题亟待关注。 汪建华认为,2020年我国钢铁市场风险方面主要存在行业钢铁 “僵尸”产能激活、海外资源抢占国内市场份额、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地缘政治局势风险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 何文波表示,总体看,2019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平稳,但稳中有忧、忧中有机,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 “产能、产量、产品”的关系问题。研究产能,主要是看产能的 “颜色”,是否是绿色环保;研究产品,主要是看不同企业产品所代表的技术水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解决卡脖子技术的产品和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一定要鼓励;研究产量,则是要研究如何在环保约束条件下经济地满足社会钢材总需求。 但是,市场是产能走向的最终决定性力量,高盈利状态下产能扩张或不可避免。2001~2006年、2009~2012年,是我国高炉产能投放高峰期,意味着我国自2014年已开始进入高炉大修周期。 考虑到2016~2019年,高盈利时期部分钢厂推迟大修计划,同时超产带来高炉性能负面影响将有所体现。因此,2020年我国钢厂开始陆续有更多高炉进入大修周期,成为调节供需、托底盈利的重要力量。 事实上,钢厂利润的高低决定了钢厂产能释放的大小,进而决定了钢材供应量的多少。假设钢厂不压缩产能,而维持目前产能趋势,钢厂就只能通过降价获取订单来弥补一部分需求空缺。当降价降到钢厂成本,钢厂就会主动压缩产能。虽然需求不会有大的增长,但是仍然有足够的市场支撑,所以供应和需求两者就会迅速达到平衡,钢材价格随之恢复到钢厂合理正常利润区间。 (下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