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助力工业遗产文化旅游开发
■ 宋慰祖 工业遗产是人类工业文明时代为世界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从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定义出发,工业遗产应属于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遗产。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知识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重视。那么,如何让这些工业遗产在当今产业转型发展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华丽转身,是广大曾经辉煌过的工业企业普遍关注和苦苦思考的问题。 遵循设计方法论 工业遗产在当今以 “文化引领、科技支撑、需求导向、设计方法”的创新驱动发展新时代再创辉煌,要遵循设计方法论的科学创新思想,集成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经济、法规标准、乡规民约等知识要素,设计创造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让工业遗产“活”起来的文旅项目,其核心在于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着力体现工业遗产的特征,在设计规划上,要充分保护、留存工业遗产的环境机理、特征形象、特有建筑,让文脉不断、让形象不毁、让记忆永存、让体验鲜活。如:798艺术区让人不能忘怀的 “包豪斯”经典建筑水泥大车间,751的煤气储罐、烟囱,以及751号的机车。正是这些建筑家具的保存,让人们对工业文明时代敬仰。同时,传统工业厂房建筑、曾经笨重的机器、庞大的反应罐釜,无不形成时代的冲击力和强力的回忆。 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的建设,使用的是国家 “一五”期间捷克援建的邮电电话设备厂,随着产业转型,厂房闲置。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与企业在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西城区政府的支持下,以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理念,创建了中国首个 “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区”,超净车间建成了会议中心,车间办公室成为了创意公司的创业基地,库房成为了3D打印服务中心,红星奖博物馆、未来设计师培训教室、创意空间等均为车间改造而成,而宽敞的捷克特色楼梯也得以保留。 此外,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也要实时更新,在保护其外部机理的同时,要注重构建产业的内涵,将闲置的厂房、管理用房和一切空间加以改造设计,让人们在空间中研究设计,探索发展。 打造品牌效应 旅游是通过游览陶冶情操、享受生活、追求文化、休闲购物。受到旅游者喜爱的工业文化旅游是体验游,体验时代的发展、体验曾经的经历、体验传统的工业文明、体验文化消费的原生态。要让工业文化遗产游与时尚购物娱乐消费相结合,与传统工业文明的时尚消费相结合,让旅游者在走进工业文化遗产时肃然起敬,又感到时尚新颖。没有灌输,只有体验,在体验中升华,进而认同其服务的品牌,让社会认知。 首钢园区就是在探索这一模式。冬奥组委的入住,坚持了工业文化遗产不是拆掉重来,而是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让其实现可用化运营。首钢厂区除了将车间厂房改做冬奥组委的办公用房外,对工业设施进行了维护和修复。同时,将那些大车间开辟成了冰上运动场,用于训练,也可作为市民休闲锻炼场所。另外,厂区的机理等得以保留和强化,老食堂成了首钢旅游餐厅,首钢香肠、防暑汽水、自制面包、食堂小菜都成为了旅游者的可口午餐。首钢在工业时代铸就了名牌,再赋予了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内涵,实现了品牌资源叠加,有了更为强势的品牌影响力。 挖掘发展资源 工业遗产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已是有目共睹,但如何挖掘好、运用好、发展好其资源,为产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作用?设计方法论是指导,资源挖掘是关键。 以规划设计建设张家湾设计小镇为例,选择张家湾有三大理由:一是历史文化深厚,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居于今天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被誉为“大运河第一码头”,体现了设计小镇通达四方,联系海内外的重要地位。二是张家湾镇是改革开放的示范区,从集体经济到乡镇企业,从工业大院到产业园区。同时,其产业经济发展有基础,曾经是中国设计红星奖的巡展第一站,可培育为“设计之都”的金名片。三是张家湾镇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行政办公区的南部,符合中央批准的新一版北京城市总规提出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的要求,充分体现了 “都”与“城”、疏解与提升的辩证关系。 (本文作者为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