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中国工业报- 帮助    
  文章搜索
 澳门最真正最准最快资料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制造业做大做强是中国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19世纪中叶以 来,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满怀实业兴国梦想,探寻工业强国之路。新中国成立60多年,中国制造起步 于一穷二白,筚路蓝缕、从小到大,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支撑我国实 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现代化工业国、再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大国的转变。在新的历史时期,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提出实施制造强国 战略。作为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未来30年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纲领性文件, 《中 国制造2025》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之路。 瞄准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增强发展制造业的战略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历史 变化,生动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 “两 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具有强大的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目 标,需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只有发展起来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 近现代以来,制造业始终是一国经济发展并走向强盛的基础。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强国之 路,均基于规模雄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强、发展质量好、产业链国际主导地位突出的强大制造业。 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摆脱贫穷与落后,实现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追赶甚至超越,也是通过推动工业 化、发展制造业来实现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没有坚实的制造业支撑,必将导致经济体的 不断虚化和弱化。鉴此,发达国家纷纷实施 “再工业化”战略,吸引和鼓励高端制造回流本土;新兴 经济体不甘落后,希望借助更有利的比较优势,编织制造大国梦想。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 大国,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在 “双向挤压”的挑战中杀出一条血路,化挑战为机遇, 强筋固本、夯实根基。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强 国,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 “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制造业过去是,现在是,而且未来 仍将是保证强大经济的支柱和基础,发展制造业的决心不能有丝毫动摇。可以说,中国工业化进程能否 顺利推进、势头能否长期保持、在全球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招。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 “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我们必须牢牢把握 制造业这一立国之本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落实好 《中国制造2025》发展愿景,力争 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世界一流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紧扣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强化由大变强的方针指引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已进入以增速换挡、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为特征的 “新常态”。如何既能保持中高速增长,又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关键还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制造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 态,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中国制造2025》着眼解 决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出的指引未来10年乃至30年制造业发 展的20字基本方针,必须一以贯之地执行。 ——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 于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完善、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缺失等问题突出。建设制造 强国,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打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 环境,促使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 ——坚持质量为先。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 断提升,但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领军企业发展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建设制造强国,必 须把质量品牌作为生命线,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 进质量文化,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和自主品牌培育,叫响 “中国质量”,打造 “中国品牌”。

©版权所有  中国工业报
中国工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