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发展趋势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趋势一:大数据全面融入生活生产势在必行。疫情发生以来,政府通过大数据技术综合统计分析,有效掌握了人员流动情况,进行网格化防控,避免疫情全面扩散。浙江、江苏、山东等地,通过大数据技术掌握符合复工条件的企业,高效地推动了企业复工复产。大数据已成为现代生产生活的 “得力助手”,不管是当下面临的制造业复工复产问题,还是今后制造业整体的发展,都离不开大数据分析。 短期来看,大数据可以帮助解决疫情下的产业链协同难题,分析企业原材料缺口以及市场需求,提高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同时,大数据还能便于 “源头”管理,掌握全产业链的所有接触人员,助力疫情防控。长期来看,大数据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在供应链上游采购时进行精密计算,供应链下游销售及时获取客户的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等信息,从而合理排产。 趋势二: “共享” “跨界”等用工新模式将渐成风尚。复工复产工作开展之后,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用工难。其中,既有因各地管控政策导致的 “返不了岗”的问题,也有员工因担心个人健康 “不想返岗”的问题,如何招工、用工成了摆在企业面前最难的一道坎。各地涌现出了多种用工新思路,比如餐饮业服务员成了口罩厂打包员,网约车司机做起了工厂短途配送工,疫情之下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短期来看,共享员工既减轻了一方企业停工期间向 “共享员工”支付工资等资金压力,又解决了疫情期间复工企业员工不足问题,还缓解了“共享员工”的收入不足问题。长期来看, “共享” “跨界”等新型用工模式将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合理地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趋势三:推动少人无人化智能制造是大势所趋。受疫情限制,工人不能如期复工,在使用工人最多和采用传统生产、管理手段比较多的企业中,生产经营受到极大影响,企业生产力大大下降,更有甚者因此面临破产倒闭。这倒逼人们思考,如果生产制造实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那么当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或市场情况的时候,便有了更大的能力去抵抗。因此,转变制造业生产经营方式刻不容缓。 一方面,要推进少人化和柔性生产,并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对设备和物资进行优化调度,更好地应对劳动力波动和物资短缺。另一方面,要推进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远程智能服务,通过增强现实等技术进行远程指导,基于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进行故障预警,更好地推动生产。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曹茜芮 王海龙 张昕嫱 朱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