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中国石油火速打通口罩制造全产业链
3月9日晚,辽阳石化原涤纶长丝装置厂房内,施工人员正在打通中间墙,将这里改造成新建熔喷无纺布生产车间。记者从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获悉,中国石油已安排辽阳石化和兰州石化抢建4条熔喷无纺布生产线,计划建设的21条口罩生产线也已到位14条,其中12条已生产出口罩。 自2月6日启动自建口罩生产线项目以来,中国石油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原材料紧缺等困难,火速打通口罩制造全产业链,从口罩基础原材料生产商升级为集基础原材料供应、核心材料制造技术研发与生产、口罩制造于一身的综合供应商。 聚丙烯是医用外科口罩及N95口罩的主要原材料。为保障口罩原材料的充足供应,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大连石化、大连西太、宁夏石化、呼和浩特石化、兰州石化、抚顺石化等炼化企业全力生产聚丙烯医用料。截至3月9日,已累计生产医用料13.8万吨,出厂13万吨。 口罩的核心滤材——聚丙烯制成的熔喷布供应持续吃紧,价格不断飙升。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 (以下简称石化院)将研发口罩所需熔喷料、熔喷布定为重大政治任务,一周之内便完成了研发生产的一系列工作。石化院兰州中心仅用8天就完成关键设备采购、安装,并攻克了相关技术难题,于2月28日成功开发出中国石油自主聚丙烯熔喷专用料,产能2吨/日。石化院还在全国熔喷布生产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迅速落实合作对象,首批熔喷布于2月26日顺利出厂。目前,中国石油与合作企业每天可为社会提供2吨熔喷布用于口罩生产,将助力新增医用口罩200万只/日。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加快熔喷布生产线建设,依托自有技术形成聚丙烯纤维料—熔喷料—熔喷布完整工艺流程,缓解熔喷布市场供应矛盾。目前,已安排兰州石化和辽阳石化各建2条熔喷布生产线。辽阳石化熔喷无纺布生产项目的土建施工已全面展开,力争在4月份建成并形成1000吨/年产能。 为切实增强保供实力,中国石油2月6日便启动大庆油田、大庆石化、抚顺石化和兰州石化4家企业自建口罩生产线,快速推进口罩生产能力建设。为确保口罩生产线尽快投产,集团公司整体联动,攻坚克难,经过不分日夜的艰苦努力,仅用22天便实现新建6条医用口罩生产线投产,形成每天60万只的生产能力。 进入3月,口罩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步伐进一步加快。预计3月中下旬,计划的21条生产线将全部投产,形成日产口罩150万只的生产能力。 (余娜) 沙河电厂两手齐抓奏响复工“进行曲” 3月份以来,沙河电厂一手严抓疫情防控,一手勤抓复工复产,在两个战场精心排兵布阵。全员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充分发挥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的力量,筑起坚固的疫情阻击线,奏响了复工复产 “进行曲”。截至目前,经过地方政府的严格复工审核,该厂400余名员工已有序复工,拉开了施工生产攻坚战的序幕。 3月16日一早,沙河电厂通勤班车从始发点出发,职工们戴着口罩有序排队进行体温测量、身份信息验证、实名登记等疫情防控措施后上车,上车后分开乘坐,8辆通勤班车浩浩荡荡驶向沙河电厂。 为更好满足沙河电厂工作需要,2月份以来,沙河电厂经过多次积极与沙河市政府、沙河市交通局协调,获得沙河市同意通勤班车复工运行开通事宜。为保障疫情期间通勤班车的管理,沙河电厂疫情防控工作办公室制定下发了 《通勤班车开通方案》,方案明确规定:按照疫情管控期间公共交通不超过50%载客率限制,公司共开通了8辆班车,每辆班车设管理人员一名,并配备便携式测温仪,负责职工信息填录,通勤班车到达沙河公司后,由门岗保安人员依次测量体温,信息填录,正常后入厂工作。 为保障班车畅通,通勤班车运行期间,沙河电厂要求驾驶员必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和手套上岗,做好车内的消毒工作,保持车厢内部通风和卫生整洁,同时要严格控制50%的乘坐率,保证职工乘车安全。后勤事务部做好沙河公司停车场的车辆引导,确保车辆交通运行畅顺。 为保证打赢此次防疫保供阻击战,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沙河电厂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生产经营,统筹兼顾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机组检修各项工作,广大干部员工爱岗敬业,忠诚履职,彰显责任担当,以 “严细实精”作风,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节能降耗、深度减排等重点工作,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两不误、两促进。截至3月16日,沙河电厂实现了复工复产疫情防控零输入、零感染和生产安全零事故。 (何卫东) 重庆气矿应急增供保障民生用气 为确保重庆万州燃气有限公司、重庆民生石柱天然气有限公司在突发停气状况下平稳保供,3月2~7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向渝东南片区、万州城区应急增供天然气70万立方米,在疫情防控期彰显了石油企业的责任担当。 重庆万州燃气有限公司、重庆民生石柱天然气有限公司是重庆气矿辖区内的两家双气源客户,同时使用中石油重庆气矿、中石化建南气矿的天然气,主要负责向渝东南片区和万州城区等地供气。3月2日17时,中石化建南气矿一段长度约42米的原料气管线因山体滑坡受损,需立即停气实施抢修整改。该中石化停供管段将影响万州燃气、民生石柱两家客户的部分供气区域,主要涉及万州五桥、江南片区等新冠肺炎疫区及渝东南片区。停气时间临近晚高峰用气时段,突发停气将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为保障居民安全平稳用气,重庆气矿立即开展增量保供工作。万州作业区、忠县作业区立即调度相关供气井站调整输配气量,加强供气压力监控,确保增供期间气量充足、压力平稳。万州营销区域加强与相关客户的沟通联系,密切跟踪中石化管线的抢修进度,了解客户用气状况、需求量及万州疫区保供情况,确保两家客户安全平稳保供民生。做好闭环管理,在中石化恢复正常供气前,客户来函明确减供的时间和气量,避免因管线超压造成安全隐患。 此次中石化管线抢修期间,重庆气矿向渝东南片区日增供气6万立方米,向万州五桥、江南片区日增供气8万立方米,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应急保障了重庆供区内9万多户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气。 (杨懿 李传富) 吉林石化刀刃向内克时艰 “落实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各项措施,持续深化对标挖潜,进一步加强能耗物耗、人工成本、非生产性支出等指标管控,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盈利水平。”3月10日,吉林石化党委书记、总经理孙树祯在经济活动分析会上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化工市场持续低迷,吉林石化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自2月起对上市100余套装置逐月开展成本费用分析,查漏洞、补短板、降成本、增效益,确保全年全覆盖。同时,对费用单位运营成本、生产单位除生产性支出外的可控费用较预算压缩10%,细化降本压费措施,实现成本费用 “硬下降”。 吉林石化逐级传导成本费用压力,各二级单位主动对标对表,查找不足、制定措施,深挖各项成本费用潜力。 “通过对标研究发现,我们的自备铁路罐车存在数量大批减少、装载率不足、运用率过低等问题。”吉林石化铁路运输部经理王健男在公司高质量发展会上说。这个企业把挖掘自备车潜能作为攻关方向,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新方式,扩展车辆优化配置新方法,降本挖潜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采取 “租入+租出”罐车方式,吉林石化主动提升罐车运用效能,将租入的罐车投入石脑油运输,通过车辆置换的方式提高货物装载率,每车可以减少4.46吨运费,降低运输成本达到30%。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大胆走市场化运作方式,将100辆运用率过低的罐车出租,预计每年可以增加收入480万元。 在吉林石化合成树脂厂,技术人员结合SAN装置生产实际,动态优化工艺参数,成功实现4台冰机 “三开一备”,每天节电1.7万度。同时,加强回收再利用装置凝聚酸性水,实现过滤水消耗每小时降低15吨、蒸汽消耗每小时降低1.1吨。 (赵极 田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