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 韩登军 通讯员 胡宏
在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永丰桥北的一片银杏林中 “隐蔽”着一家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的化工企业:漫步工厂犹如置身于 “江南园林”,园区处处被黑松、红枫、石榴树、琼花等多种树木花卉点缀;主干道旁,摆放着颇有年头的石狮和石马,以及形象各异的奇石;不远处的水塘,清澈见底,鱼游虾戏,构成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图。
这家企业就是2019年10月,被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授予 “中国环境标志优秀企业奖”的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黑松林)。而黑松林的零排放,离不开它的掌门人——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的努力。
他是企业家,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化工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胶粘带和胶粘带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他带领的企业是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聚合物乳液胶粘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参与了15项国家标准的制订,成为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评定的 “行业典范企业”。
他是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化工作协执行主席兼秘书长,江苏省企业作协副主席,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峰会组委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他出版的散文集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获评政府文艺奖。
他是教授,泰州学院客座教授,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十大功勋人物,全国百姓学习之星,长期致力于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研究与实践,先后出版了 《细节的响声》 《漫话企业细节管理》 《漫话企业文化管理》 《心力管理》 《知心、聚心、塑心——心力管理的操作艺术》等8部管理专著,获得两项江苏省社科成果奖。
刘鹏凯是如何将一个 “小而精”的黑松林做得 “专而强”,成为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企业典范?为何被誉为日本 “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先后在无锡、东京和大阪与他进行了3次深入交流?带着疑惑和好奇,中国工业报记者走进了黑松林。
记者:您是如何将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其中又发生了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刘鹏凯:岁月浩荡去,湍急可漂石。回顾走过的创业路,真是充满了艰辛:
在 “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时代感召中,我“下海”到一个行将倒闭的乡镇企业。
记得1991年12月那个冰天雪地的严冬,是我到企业后的第一次出差,从泰兴到长春,三天三夜的火车,我的思绪就像车轮撞击铁轨,沉闷而焦灼:因为产品质量不稳定,客户回款艰难,企业已经几个月发不出工资。当我裹着一件旧棉大衣,站在长春那家企业的厂长室时,哽咽的喉头和盈目的泪花,真诚的态度,最终打动了对方。当我拿到货款时,眼泪忍不住哗哗流淌……
两年后的12月,我第三次来到上海一家公司,一心想要叩开这家中国最著名的粘合剂经销商的大门。当时,我站在弄堂路口等待了整整6个小时,再次打开了 “芝麻之门”——双方成功达成 “联营”协议, “黑松林”从此亮相 “上海滩”。
而到了2003年的秋天,一个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美国客人,仔细观察了我们黑松林人像工匠一样的劳作,当一桶桶胶粘剂产品堆放整齐划一时,他现场表态: “OK,OK,现在就发运!”一个月后,美国公司从总部发来一份电传,将原先500桶的订单放大到5000桶。现在,4家跨国公司将黑松林列为战略合作伙伴,订单连年不断,年销胶粘剂占企业产量的一半以上。
记者:早听说,在黑松林的管理方面,您独创了 “心力管理”。那这么多年,您在这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呢?
刘鹏凯: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探索出“心力管理”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这是一种以“心力开发为核心,细节管理为手段,文化管理为灵魂,和谐管理为归宿”的文化管理模式。特别是注重对员工心智模式的培育,其精髓是 “用心管理,管到心里”,落地为 “知心、聚心、塑心”三个维度。
我提出心力管理以后,我国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 “心力管理”的内涵与价值、管理模式、领导艺术、管理创新、传承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讨评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2011年9月,我受邀登上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讲坛。清华大学张德教授认为, “心力管理是缔造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和根源,是中国中小企业的成功范式,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其实,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工作,而今天的企业,时刻面临着激烈纷繁的市场竞争压力,作为企业经营者,必须打起精神全力加强文化建设。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 《精神、精品、精兵》的文章,讲述一个企业有了自己的精神、精品、精兵,就会在风云变幻的生存考验中战胜困难,获得巨大的力量,这就是提高心性、进行内心管理、逐渐磨练心性,形成心力的反复过程。
现在,我更加坚信这样的理念。作为管理者,需要我们像母鸡孵化小鸡一样,应是 “润物细无声”的引导,而不是 “暴风骤雨式”的推进。这是管人的艺术,当一个管理者把管理 “问题”变成了 “行善”,动力自然就来了,问题就会产生质变,在无声中被解决,企业才能永葆青春。
记者:据了解, “心力管理”既是企业文化,也是您的管理方式。每一位管理者都希望拥有一支齐心协力、干劲十足的队伍,您又是如何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同心同德的氛围?
刘鹏凯:在注重员工心智模式培育的同时,也要注重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训练。我大致经过三个过程:第一是认识阶段,让员工初步感受到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什么是底线;第二是认知阶段,让员工从内心能感受到,自动接受价值观的认同,将行为转化为行动,自发形成合力;第三是认同阶段,当员工有了情感投入和体验感悟,继而从行动养成习惯,并能够长期坚持,这就是企业核心价值和企业的魂。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管理意味着爱。作为一个企业家要懂得如何去爱你的员工,尊重你的员工,帮助你的员工,关注你的员工,使员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法治治近,德治治远。法治的特点是将人管死,而德治就是修养人心。一个企业家要在工厂构建一个“家”的氛围,营造 “家”的温馨,这就需要从心灵发现真我,对内心加以管理。管人就是管心,如何认识人的本质和本性,把握人性的特点,关注人的各种行为,做好人心的养育,是如今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现代管理的根本。
爱是无法舍弃的牵挂和关心。 “爱”不是简单的口头承诺, “爱”应该是用一言一行,一个个具体的行动做出来的,用真心换真心。在工厂,产品要靠员工生产,而员工生产的优劣是靠企业家用心力来 “生产”和决定的。因而,心力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更多偏重于情感的 “向心”——向真、向善、向美,想着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方向。
记者:您对黑松林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打算?
刘鹏凯:几乎每个做企业的人都渴望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做成行业老大,世界500强。但我不想做500强,而是要在中国胶粘剂的绿洲中建立属于黑松林自己的位置,把企业打造成精致的 “盆景”,安全环保合规的绿色制造企业。
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日趋健全,以及人们自身健康意识的提高,水性胶粘剂在现代工业各领域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和国防工业不可缺少的材料。在此背景下,2016年5月,我收购了位于泰兴经济开发区的一家精细化工公司,开展以水性胶粘剂为主体的环保型胶粘剂系列产品的技改项目。2018年6月,本着 “齐心共建,优势互补,合力成长,共创价值”的原则,我又联合两家化工企业一同加入投资团队,组建了黑松林胶业联盟,参与新公司重组。这将是我们企业从 “小而精”迈向 “专而强”的腾跃之战。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相信,历史将聆听一片蓊郁蓬勃的黑松林。未来,黑松林将会发出新时代的澎湃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