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革命性举措应对低油价
■ 中国工业报 杨静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全球经济陷入困境。超低油价叠加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三桶油”积极行动,要求做好长期应对思想准备,采取革命性举措,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中国石油:开展专项行动 4月24日下午,中国石油集团召开专家座谈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指出,要以革命性举措应对当前的低油价。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供应企业,中国石油集团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油气产业链稳定中肩负着重大责任。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坚持事业发展科技先行、技术立企,把发展的基点牢固建立在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上,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支撑企业渡过难关。要以革命性举措应对当前的低油价。国际油价的高低取决于市场,控制企业的成本取决于自身。低成本不是短期的应急之策,而是长期的战略举措。同时,要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要集中精力加大攻关力度,以单项技术攻关为核心,切实抓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要避免重复研发,不搞 “大而全” “小而全”。要把提高采收率技术作为上游业务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应对疫情和油价下行对生产经营带来的巨大冲击,从2月26日起,中国石油集团先后召开11次党组会和67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积极研判市场形势,制定各业务应对措施,统筹部署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吹响了效益实现保卫战的号角。 在上游,中国石油坚持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即持续挖潜增效,夯实资源家底,推动油气业务高质量有效益加快发展。各油气田企业叫响 “过紧日子、苦日子”的口号,树立效益意识,生产上精耕细作、经营上精打细算、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迅速出台各项应对措施。4月27日,大庆油田开发系统确定的开源节流降本增效8个方面举措在油田全面实施。辽河油田从挖掘效益增长点、止住出血点等角度,制定一批有针对性的新措施,努力实现 “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青海油田围绕高效增储、效益开发、严控成本等9项核心任务,出台49条举措,将4亿元增效账单与挖潜单位、项目责任人逐一对接,扎紧成本支出 “钱袋子”。 在中下游,中国石油坚持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强化产炼销协同,优化资源配置、产品结构和生产运行,研究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提升油气两条业务链价值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炼化企业和销售企业率先发起冲击,闻 “利”而动。在成品油市场,炼化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多产多销航煤、低硫船燃、高档基础油等高效炼油产品;销售企业分区域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千方百计拓市场、提纯枪、增效益。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所属各单位深入研讨谋划、科学安排部署,在不间断运营基础上,努力加大终端市场开拓力度,持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确保国内市场天然气供应稳定充足。 中国石化:启动百日攻坚 4月20日,中国石化集团党组召开学习会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研讨落实中央企业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暨2020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视频会议精神,部署推进疫情防控和攻坚创效工作。会议指出,要练好降本减费这个硬功夫,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采取超常规措施,严控非生产性支出,大幅降低运行成本。要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筑牢 “防火墙”,坚持现金为王,严控带息债务规模增长,加强金融衍生品业务管控,狠抓安全环保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面对低油价,集团董事长张玉卓在中国石化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动员大会上要求,上游板块坚定信心、稳住阵脚,做好投资、储量、产量、成本、效益统筹优化,坚定以大发现大突破应对低油价,以多产效益油应对低油价,以低成本应对低油价,以改革创新应对低油价,实现可持续发展。油田企业迅速行动,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党组部署上来,切实抓好油气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天然气增产增销增效。 其中,胜利油田聚焦高效勘探深化地质研究,明确了坚定勘探大发现大突破、多产效益油、低成本、改革创新应对低油价的攻坚方向,成立7个工作组,统筹抓好产量和效益、当前和长远、应对低油价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3个维度间的关系,全力推进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和创新管理,促进提质增效。中原油田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挖潜增效,强化 “左右不了油价,但可以控制成本”的意识,成立油气勘探、油气开发、电力、井下作业、拓市增效、外部市场、资源盘活、地面优化及修理、政策增效、非生产性费用等10个挖潜增效项目组,制定39项措施,强化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挖潜降本,持续提升应对低油价能力,力争高质量完成扭亏脱困目标任务。西北油田加大顺北油气田资源评价力度,紧紧围绕 “设底线、减损益、调结构、保重点、降成本、稳节奏”总体思路,成立油气勘探、油气开发、效益成本等7个专业化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推进各项行动举措有效落实落地,全力应对低油价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国海油:降本提质增效 4月24日,在中国海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三十八次会议上,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强调指出,要坚定信心、降本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坚决打好应对低油价挑战攻坚战。做好长期应对低油价挑战的充分准备,牢固树立过 “紧日子” “苦日子”思想,扎实开展降本提质增效活动。要把追求成本领先作为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抓手,开源节流、苦练内功,着力提升成本管控能力,努力使公司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要多措并举提高效益,不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坚持向技术创新、深化改革、绩效考核、优化结构、管理提升要效益,化危为机,努力实现新形势下的公司高质量发展。 为应对低油价,降本增效,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在举全渤海之力压茬推进渤海油田 “七年行动计划”的同时,辩证把握内外因关系,眼睛向内挖潜力、立足自身找动力,全面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湛江分公司在统筹推进“上产2000万方”工作的同时,立足当前国际油价,反推倒算、层层解剖费用 “麻雀”,全力迎战低油价。深圳分公司一面咬定全年油气产量目标不放松,全力以赴增储上产、做大产量规模,一面持续挖潜、促进提质增效。上海片区刀刃向内,瞄准全年实现综合降本20%的奋斗目标,将增储上产、提质增效目标层层分解至各作业单元,通过优化调整井作业、合理安排勘探费用、持续优化产品销售体系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公司平稳渡过难关。 专家视点 面对超低油价,我国石油企业可使用四种“武器” 中国石油高级经济师、国际能源战略学者陆如泉撰文表示,面对超低油价,我国石油企业可使用以下四种武器: 特色武器:发挥中国石油企业业务模式一体化的优势。我国大型石油企业多是上下游、甲乙方一体化的。上下游一体化是主营业务覆盖油气上下游全产业链的模式,低油价下,上游勘探开发业务不赚钱,但是炼油、化工和销售可能会好一些,上游原油价格是下游生产成本,可以实现综合互补。 神秘武器:充分利用我国石油企业融入全球油气市场的能力。经过近30年的国际化经营,我国大多石油企业都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化运营管理能力,业务早已融入全球油气市场,这就为超低油价下我国油企的 “腾挪”创造了秘密武器。比如,中国石油等企业已构建了多元的进口境外油气的渠道,已通过现有四大战略通道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将海外上游资源与国内炼厂和消费市场有效连接。低油价时期,可以充分协调海外上游与国内下游炼化销售企业之间的平衡,调整优化贸易和定价机制减少损失和创效。 常规武器:千方百计降本增效。超低油价环境下,国际同行在控制成本方面主要做法:一是大幅削减投资支出。二是减少非必要成本支出。三是降低油气产量,关停那些高成本的生产井。四是加大资产剥离力度。通过资产剥离,解决油价暴跌下的现金流短缺,以及维持股东现金回报的承诺。 重型武器:加快内部优化和改革。超低油价下,砍投资、降成本等常规武器实施相对容易,但不高明。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量和效益,砍掉一些关键项目投资,无异于断臂求生,甚至自断后路。真正的重型武器,应该是组织变革、技术创新、共享服务、优化流程,但这些实施起来无疑要困难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