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手持式无绳吸尘器寻求质量突围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马 艳 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民健康意识悄然生变,健康已成为消费者的 “刚需”。 在新的市场机遇下,小家电品类下的吸尘器市场成功突围。 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吸尘器整体市场规模44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线上规模37.9亿元,同比增长18.5%,线下规模6.1亿元,同比下滑45.7%。分产品看,扫地机器人和推杆式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吸尘器逐步走进千家万户,但有关数据显示,现阶段国内吸尘器的普及率仅为11%,吸尘器在我国仍然是小众产品。 “未来吸尘器市场或许是小家电领域的一片新蓝海。”业内专家说道。 据奥维云网测算,2020年二季度吸尘器整体市场销额规模51.8亿元,同比增长10.6%。面对逐步释放的利益空间,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吸尘器市场,但随之而来的无序市场竞争也必须警惕。 2019年12月11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了手持式无绳吸尘器比较试验结果,涉及28个品牌35个型号,购买价格从5649元/台到948元/台不等。结果显示,家用手持式无绳吸尘器在6个方面的性能测试中差异明显,部分产品刻意夸大性能,误导消费者选购。 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举办了 “无线生活 自由 ‘净’享”家用手持式无绳吸尘器科技家Club标准质量论坛暨2020年首批健康功能优势吸尘器产品发布会。与会专家针对手持式无绳吸尘器相关标准、测试方法、选购指南及吸尘器健康功能进行了探讨,还发布了2020年首批健康功能优势吸尘器产品。据悉,中国家用电器检测所出台的手持式吸尘器比较试验方案包括空气数据、最大吸力持续能力、加载灰尘状态下最大吸入功率、除尘能力等试验方法,这些方法建立在现有国家标准与最新国际标准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对手持式吸尘器产品的性能进行评价,让消费者了解吸尘器的行业质量状况,引导消费者理性选购、正确使用吸尘器。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罗刚表示,比较试验反映出部分产品存在刻意夸大性能,误导消费者选购。今后,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将继续履行消费监督公益性职责,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加强与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的合作,继续开展家电相关产品比较试验,为消费者提供正确、客观的消费信息,对有问题的样品向企业反馈,敦促企业进行整改,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共同守护良好的消费环境。 标准化建设对于规范行业的秩序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家用电器检测所副总工程师岳京松表示,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牵头,行业专家参与的GB/T38048.2《表面清洁器具第2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干式真空吸尘器性能测试方法》国家标准换版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于2020年内完成。此外,家用吸尘器电器安全标准GB4706.7及行业性能标准QB/T1562(首次纳入无绳吸尘器)也在修订中; 《家用和类似用途真空吸尘器可靠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已全面开展。 与会专家表示,逐步完善的吸尘器标准将为市场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消费指导,从而推动整个吸尘器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吉林进一步强化药品质量安全监管 ■ 中国工业报记者 王 斌 记者日前获悉,吉林省正在实施多项强力举措,进一步强化药品质量安全监管。 据了解,今后几年,吉林省将对所有药品实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其工作重点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落实药品生产从业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药品追溯体系,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着力提升药品质量管理水平。 建立监管协作机制。要求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搭建部门协作平台,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沟通联系,分析通报药品安全形势,统一组织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会商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药品监管工作意见,形成工作合力。 完善药品监管工作机制。主要是依法组织开展各类药品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科学制定药品监管手册,明确监管主体、依据、内容、范围、措施和程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监管行为。 在此基础上,吉林省亦正在实施 “六个加强”。即加强药品生产监管。包括完善药品生产全过程监管制度,监督企业认真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严格按照法定标准、生产工艺依法组织生产。 加强药品研发监管。对非临床研究机构和临床试验机构的监督管理,将严格按照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LP)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GCP)执行,坚决查处注册申请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从而切实保障研究数据真实可靠。 加强药品流通监管。严格依法审批药品经营企业,严格界定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严格核准经营场所。 加强药品监督抽验。主要是完善药品抽样和疫苗批签发现场的抽样管理制度,明确药品抽样职责分工,细化药品抽样工作程序,完善抽样记录;科学制定药品抽验计划,突出靶向性,提升检验效能。 加强药品安全信息化管理。要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均应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药品追溯系统,并及时准确记录、保存药品追溯数据,形成互联互通的药品追溯数据链,进而实现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要积极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药品追溯体系,特别是要鼎力推动疫苗等重点产品率先建立追溯体系,从而进一步加快全省 “智慧药监”的建设和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 加强药品质量风险管理。重点建立风险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制度;综合运用检查、检验和监测等手段,收集各类风险信息,分析研判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等级,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彻底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全面防范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