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红石 文/图
开栏的话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相关部署,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实施的 《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要求,工业设计周刊从即日起推出 “见证设计扶贫”系列报道,总结经验、展示成果、宣传典型,在彰显工业设计行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凝聚更多社会力量推动设计扶贫可持续发展。今天推出的 “见证设计扶贫”系列报道第一篇,系统呈现了广东工业设计业以乡村文化为依托开展的公益扶贫项目成果,以及对设计扶贫常态化、模式化进行的有益探索,敬请读者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整体生活水平获得了根本的提升,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但是,区域间发展失衡、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依旧存在,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以来,精准扶贫成为全社会扶贫工作的方略。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并实施了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倡导工业设计产业积极响应扶贫工作,体现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致力于扶贫攻坚的决心与行动。
践行初心 助力区域均衡发展
广东省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同样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珠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已与粤东、西、北地区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区域,也同样存在着贫困的人群和家庭,聚焦到珠三角的每个城市,一些城乡同样面临如何迎头赶上的难题。在2018年广东省第九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上,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勉励设计界、尤其是发达地区的设计师,要思考如何以设计帮扶粤东西北均衡发展的问题。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作为工业设计的主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各类设计师参与的设计扶贫工作,支持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牵头开展的相关各项工作。以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为代表的各类设计组织,早在2018年4月第二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发出 《设计扶贫倡议》之前,就已带领工业设计行业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设计扶贫。
其中,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与佛山环境设计协会于2017年共同启动的缮居设计公益扶贫项目,通过工业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的专业精神、专业能力和导入相关资源,为农村困难家庭的居住空间和环境改善提供公益性设计和改造,契合了 《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中提出的主攻方向。
在项目连续开展的三年期间,10余家工业设计公司团队以及30余位室内设计师出资、出力、出专业能力,积极践行 “设计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除无偿投身设计及施工工作外,第一年设计师们还集资20余万元 (现金)投入施工并动员客户(供应商)赞助实物,3年来共完成顺德农村青田、马冈、太平三个村8户家庭的精准帮扶。
“内外”皆顾 缮家兼修人心
在缮居设计公益扶贫项目中,设计师们以特有的设计研究方法,和贫困农民交朋友,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及其文化背景;不仅发现贫困的现象,有针对性地开展空间改善的设计,更挖掘致贫的原因,探索从环境、用具、精神、情感等诸多方面,缓解贫困带来的压力。精准帮扶的8户家庭,除了居住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变之外,他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配合顺德区青田、马冈等乡村的 “美丽乡村”建设,缮居项目充分发挥了设计师的专业性和能动性,为更大范围开展设计公益扶贫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准确找到帮扶重点
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背景、状态和需求,设计师团队利用工业设计的系统方法开展不同重点主题的设计帮扶。因变故致贫而导致家庭成员间情感的淡漠,因空间狭窄而导致彼此间沟通的减少,因病致贫而导致对家庭未来的绝望,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生活环境恶劣等,设计师团队通过与帮扶对象家庭成员及其周边邻里的深入沟通,以及观察、体验、比较和分析,准确找到帮扶重点——用设计的力量和公益的心,为农村困难家庭带来生活和未来的希望,而不仅限于空间环境的修复与改善。
在帮扶对象中,有一对已经步入中老年的夫妻,男主人因严重肾病长期依赖透析治疗,女主人身患严重风湿依然要承担照顾丈夫和家庭的责任;大儿子年仅四十岁仍然单身,对家庭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漠不关心;两个小儿子在城里打工,只能晚餐时间回家,却因家里空间太小,分批吃完饭还要赶回工厂宿舍……家里甚至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卫生间——现实的窘况,导致家庭成员尤其是两辈人之间的情感疏离。设计师们把情感沟通作为设计和空间改造的着力点,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系下,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扩大饭厅营造出家人和谐共处的空间,让一家人都能坐下来吃饭、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甚至通照片墙的设置回忆这个家曾经有过的美好。
除了空间的改善,设计师们还通过各种渠道找到适用于病人的产品,如助起、助行等装置,体现细节关怀的滑动煤气底座、可折叠厨房板凳、便利控制插座等。更为可贵的是,设计师们对接了光伏设备生产企业,计划半价为农户在房顶安装太阳能装置,让农户用得起电,富余的电力还可接入电网为家庭带来收入。
以文化为依托,探索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缮居项目对口的第一个村青田,像大多数中国乡村一样,由于城市和周边经济的发展空心化现象严重——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的主要是老人、孩子和缮居项目涉及的弱势 (贫困)家庭。以青田村为样本,民间公益团体与艺术家、社会学家对该村文化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和研究,总结出青田范式,即人与灵魂 (宗族凝聚)等乡村九大关系。这个范式,对于指导设计公益项目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探索以乡村文化为依托的设计公益扶贫,其实也是在探索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中国设计发展路径。
集合更多力量参与
整合资源,让更多的人参与公益。工业设计师对项目的参与,使得传统意义房屋修缮活动中的设计价值得以充分显现。这里既有工业设计师与室内设计师的互动与协同,也有各自产业链上下游热心公益人士的积极参与。在工业设计界,除了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公司外,其家电、家具客户企业也纷纷以产品赞助、定制赞助等形式全力支持设计师的善举;在室内设计界,设计师们除了设计方案还动手参与施工,并集合了一大批建材供应商提供免费优质产品。由于项目的公益性质,以及通过设计开展农村扶贫的独特角度,缮居项目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正在吸引更多设计力量的加入,对口帮扶的区域也将不断扩大。
精准施策 关注农村文化传承
2018年起,缮居设计公益扶贫项目引入了广东工业大学设计学院的研究团队,每年项目启动的第一个阶段,均由该团队对项目所在地的历史、环境、产业、人文等因素进行一次系统研究和分析,以专业和先进的工业设计方法找到设计的切入点和机会点。这些切入点和机会点不仅限于房屋本身的修缮和居住环境的改善,更关注家庭的脱贫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村居的保育和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目前,缮居项目已开设专项账户,为公益扶贫常态化开展提供支撑,同时探索结合广东省帮扶粤北乡村环境改善、乡村和区域产业振兴战略,对口韶关市仁化县周田镇所属5个村落,实施不限于环境改善的设计公益扶贫项目。
缮居设计公益扶贫项目的实践表明,基于农村贫困家庭的帮扶,貌似修缮房屋,实则修缮 “家”乃至人心。设计的首要关注点在人,人 (用户)的行为方式及其所处的系统,决定了设计扶贫做什么和怎么做。
由于是以设计为参与角度的扶贫,因此,充分发挥设计的专长和特点,尤其是善用工业设计用户研究的方法,弄清楚贫困家庭需求的痛点,才能找到做什么的切入点。按设计到实施的一般流程开展工作并不难,但这只是通常意义上的怎么做,每个参与项目的设计师,利用自身服务多种客户的优势,将更多的资源导入到扶贫项目中来,带动产业界加入到扶贫行列,展现出的则是工业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天生的优势。
多维拓展 传递产业扶贫正能量
未来,广东设计业将通过探索更多扶贫路径、拓展设计扶贫广度、加强设计扶贫深度、形成模式四个方面,将缮居公益设计扶贫项目长期开展下去。
探索更多扶贫路径。设计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扶贫,可拓展的空间很大,以设计的思维与方法,在区域特色产业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传统文化拯救、环境保护等方面,运用不同的方式,将更多社会资源纳入到设计扶贫的体系当中,优选扶贫的路径与方法。
拓展设计扶贫广度。广东省除了珠三角,广大的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贫困家庭、贫困区域,同样需要工业设计业去关注,同样需要设计力量的帮扶。为此,广东工业设计行业将集结设计力量,为广东经济的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加强设计扶贫深度。设计关注的对象是人,环境、背景、状态、关系决定了设计的方向和价值。设计师既要了解贫困的状态,更要了解贫困背后的成因;既要了解贫困家庭的环境,更要了解现实背景中各种因素彼此的关系。通过设计方法的导入,扶贫工作不仅解决贫困的表象,更要解决致贫的根源;通过地方产业和文化的研究,把解决贫困问题和地方产业发展与文化保育传承相结合。
形成模式,长期坚持。未来广东工业设计业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密切协同,尤其是把产业界公益扶贫的积极性通过项目调动起来,并把这些合作模式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来,形成可持续推动的模式,把设计扶贫工作长期开展下去。
2017年7月,缮居设计公益扶贫项目第一期启动,获得了佛山市顺德各级政府和当地慈善组织的大力支持。
缮居设计公益扶贫项目及其对前期基础性设计研究的注重,获得了设计学术界的认可,被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 (左二)誉为 “中国设计的一个转折点”。设计师在施工现场动手为贫困户安装家具。缮居项目亮相专业设计展览,吸引更多设计师加入到公益设计扶贫行列。
(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