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陈海叶 中国工业报 韩登军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踏进春日的华夏 “制造业第一县”——江苏省江阴市,山清水秀,树绿花艳。
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的江阴,得益改革开放之先声,抢占科学发展之先机,奏响民生幸福之先歌,争当全面小康之先锋,开启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之先河,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作为江阴科技创新、产业层次、开放程度、营商环境的窗口和代表,江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显示出非凡的产业实力:去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到位注册外资5.02亿美元。以占全市5%的土地,贡献全市18%的GDP、18%的规上工业产值、19%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的进出口总额和55%的到位注册外资。
在江苏省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中位列第10名;获评国家特钢新材料大中小企业融通载体、无锡市 “2019年度综合考核优秀开发区”等荣誉称号。
2011年,江阴高新区升级为全国第二家县级市国家高新区。2014年,被列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行列。目前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已引进21家世界500强及知名跨国企业。2019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28家,其中超千亿元企业1家、超百亿元企业4家、超50亿元企业2家;税收贡献超5000万元企业20家;上市公司8家、中国500强企业1家。
那么,江阴国家高新区领跑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何在?增长的爆发点在哪里?最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双争四高” 彰显 “江阴智慧”
审时度势,智慧经营园区,江阴高新区走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2月25日,刚刚履新,无锡市副市长、江阴市委书记王进健,把第一站调研放在江阴高新区。
如何加快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破解高质量发展中的难题?王进健指出,发展实践的趋向表明,高新区的初心和使命是发展高科技和实现产业化。高新区发展理念、发展思路要从原来单纯的依靠土地、资本、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到以科技、创新、人才为驱动的道路上去,更多地依靠创新、人才来实现经济增长、实现绿色发展。
他对高新区提出,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坚持走科技创新道路,走人才驱动道路,真正在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做示范,当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示范者,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领跑者。这既是高新区坚守初心使命的定位,也是高新区未来发展的路线和方向。
3月20日,江阴高新区举行 “争当践行新发展理念示范者、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动员大会。江阴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兴华在会上提出——聚焦高质量的产业建设、高效益的科技创新、高层次的改革开放、高水平的产城融合,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理念更新、思路更新、举措更新,加快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 “脱胎换骨”中打造产业先进、技术一流、形象现代的产业高地、科创高地和发展高地。
产业集群 彰显 “江阴力量”
4月28日,江阴高新区 “未来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阿里云 (江阴)大数据生态产业园、江阴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心、台联电5G触控投影系统等7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120亿元。这些新签约项目均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息息相关。
正如陈兴华所说, “未来产业代表的是技术领先力、产业竞争力,在新一轮产业变革、科技变革的关口,定能成为推动转型升级、换道超车的新动能。”
阿里云副总裁杨名说, “阿里云会利用自身平台,引来更多的产业上下游伙伴,协同合作产生知识成果,打造辐射长三角的 ‘江阴样板’。”
侧重发力 “大数据”,阿里云 (江阴)大数据生态产业园项目成为当天签约的重头戏,计划投资总额就高达百亿元。今年来,高新区正在加快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产业园的建设、打造 “苏南自创区数据之心”,这一项目的落地无疑是 “及时雨”。
牵住 “牛鼻子”,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发展之基。今年以来,高新区扎实推进 “项目攻坚行动”,签约超亿元产业项目12个,总投资225亿元,其中超50亿元项目1个,超30亿元项目1个,超10亿元项目2个;四方游泳设备、卓尔诺新材料等8个超亿元项目开工建设;中特棒材深加工、谷田铝塑膜等3个超亿元项目建成投产。2019年被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的23个项目,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22个项目年内有望竣工投产,2020年新增省市重点项目17个。
聚焦产业建设高质量,高新区瞄准 “产业更集群、结构更合理、产出更高效、竞争优势更明显”,到2022年,以特钢新材料及制品为特色,大数据、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为主导,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为战略的 “1+3+1”产业新体系更加鲜明,形成两千亿规模特色产业集群1个,500亿元新兴产业集群4个。
创新驱动 彰显 “江阴内涵”
3月16日,新一届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揭晓,由江阴兴澄特钢牵头、参与完成的两个项目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江阴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志军介绍, “如果产业是高新区的骨骼、支撑力,科技就是高新区的血液、催化剂。没有支撑力,就没有话语权;没有催化剂,就没有影响力。”
作为国家级的创新地标,高新区近年来累计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150万平方米,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02家、无锡市以上院士工作站23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71件。2019年,高新区获批苏南国家自创区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9家;入选无锡准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4家、雏鹰企业2家,瞪羚、雏鹰企业入选数占全市的67%。
星耀苍穹灿,才茂神州春。高新区把人才发展作为核心竞争的战略性投资、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撑。坚持把企业、人才、创新型企业家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走出了一条抓产业发展先抓人才工作、抓要素投入先抓人才投入的新路子。全区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00人,其中:引育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工程等各类领军人才90多人,累计培养技能人才5000人。
同时,围绕 “产业链”打造 “人才链”,持续推进 “百千万”引才专项行动,先后引进7位诺奖得主建成6个产业研究院,形成令人瞩目的“诺奖现象”。
到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超55%;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25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超过500家、民营科技企业超过300家,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分别超过50家、30家、3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0件以上;企业科创板上市3家。
改革开放 彰显 “江阴视野”
4月15日,高新区举行熙麦 (江阴)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3.2亿美元,将在高新区打造一个辐射长三角经济带,具有国际管理与运营水平的供应链创新产业园区。
今年一季度,高新区实现到位注册外资2.35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8%。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使用外资2.3亿美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江阴全市利用外资 “开门红”勇挑重担。
翻开高新区今年的 “开放任务书”,提档升级成为关键词。江阴高新区招商局局长陈勇奇介绍,“如果把高新区比作一列高速列车,那么产业就是主轴,项目就是引擎,营商环境就是功能底盘。”
得益于招商体制改革,位于上海的驻点招商联络处已正式运行。将启动东京、首尔代理招商,通过上海外商投资协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机构,拓展更多外资项目信息,加强中介招商激励,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总部或研发机构落户。今年,高新区将确保完成到账外资4亿美元、实现4年总计超20亿美元的目标,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3个、总投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4个以上。
彰显开放园区本质属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 “一枚印章管审批” “一支队伍管执法” “一个平台惠民生”,全面推行 “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在全市率先实行 “证照分离”。以 “一站式” “店小二”服务,打通服务群众企业的 “最后一公里”。
聚焦改革开放高层次,高新区将聚力打造体制机制 “试验田”、对外开放 “主阵地”和营商环境 “强磁场”。到2022年,新批协议注册外资20亿美元以上,实现到位注册外资15亿美元以上;新招引符合产业规划、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外商投资项目50个以上;新引进、培育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功能性机构3家以上,外资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家,外资研发中心突破8家;进出口总额年均增幅8%以上。
产城融合 彰显 “江阴颜值”
3月10日,一场空闲土地整治会议,吹响江阴高新区新一轮轰轰烈烈、彻彻底底的 “环境革命”。
早在南沿江高铁规划之初,高新区就扎实开展 “310”综合整治行动,即利用三年时间,推进沿江区域整治、淘汰落后产能、重点行业整治、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重点河道整治、违法建设整治、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空闲土地整治等十大项行动。
今年,高新区按照 “东部科创城”的全新定位,凸显科技魂、国际范、现代化、山水韵,掀起新一轮产城融合发展新高潮。坚持把创新作为园区的灵魂,规划集企业总部、技术研发、创业孵化、科技金融于一体的滨江创新核心区;引导集聚一批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把长山大道沿线打造成创新活力涌动、创业动力强劲的科创走廊,形成 “一区一廊”的创新主轴。
同时,加快江阴外国语学校、星河国际幼儿园建设,加快狄邦国际教育学校项目落地,推进高新区实验中学、金童中心小学等一批学校的新改扩建;加快星河湾国际社区、御霖国际智慧康养等项目进度,以国际教育、医疗、社区、养老等一流配套服务的集聚,为高新区产城融合注入更多国际化元素。一个规划占地1000亩的蟠龙山公园正在加快建设,力争年底出形象。
高新区科学处理产、城、人三者关系,科学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科学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加快构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结构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 “园在绿中,绿在景中,景在城中,人在画中”,不久的将来,一个宜居宜业宜商的产业之城、科技之城、现代之城将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