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产业链 安徽多举措保市场主体
■ 中国工业报 徐斌 5月26日,安徽省举行贯彻落实中央 “六稳” “六保”部署要求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徐文章分别就 《保市场主体工作方案》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方案》进行阐释解读,并答记者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省经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和工信部的决策部署,及时召开全省保市场主体稳链强链稳工业增长电视电话会议。与金融系统签订合作协议,帮助企业融资。 4月,安徽省市场主体登记逐步“回暖”,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1.1万户,同比增长13.6%、环比增长44.1%;工业生产回升势头明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居全国第3位、中部第1位,较3月份提高2.9个百分点。 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 全力稳定市场主体。实施 “稳主体”行动,围绕企业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需求,打通 “堵点”、补上“断点”,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帮助企业稳定生产。实施 “扶主体”行动,对产品质量较好、市场销路好但缺少流动资金的企业,积极争取金融单位支持。对订单不足的企业,强化政企联动,帮助开拓市场。对技术落后、资金链断裂、经营恢复无望的企业,协助做好职工安置,推动兼并重组、有序退出。 持续强化金融支撑。引导金融机构增加贷款额度、下调贷款利率,采取展期、续贷、延期还款、减免利息 (罚息)、暂缓催收等措施纾困帮扶,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发挥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扩大平台线上融资规模,稳定企业资金链。对1000亿元新增政银担 “切块”,确保中小企业不少于500亿元。 挖掘消费需求潜力。继续举办机器人等产业链供需、大小配套对接会,实施 “精品安徽”央视宣传,开展皖酒皖茶等特色产品全国行活动。促进新能源汽车、家电等消费,落实相关财政补贴政策。实施 “三首”产品示范应用工程,加强采购和财政扶持,鼓励公共领域率先使用 “三首”产品。 积极培育新动能。强化 “产学研用”对接,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在线办公、数字娱乐、智慧广电等线上经济新业态;培育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新模式 (2019年全省信息消费规模4092亿元,近5年的增长率为22.3%)。全年认定信息消费创新产品100件、创建信息产品体验消费中心20个;积极推广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5G应用场景,加快 “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 扩大有效投入。紧盯国家投资导向,推动一批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抓好1000项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通过典型带动方式,着力复制推广一批绿色、智能行业标杆企业,全年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共200个,绿色工厂5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0家。 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注重政策组合效应,强化政策定向 “滴灌”,用好发行地方债、再贷款、援企稳岗、土地指标、能耗指标等政策措施。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和安徽省制造强省、 “三重一创”、科技创新、技工大省等政策措施,加大宣贯力度,扩大知晓面,确保落地见效。 提振企业家信心。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点对点联系重点民营企业活动,积极倾听企业家心声,打造更有温度的服务环境。开展安徽省百家优秀民营企业和百名优秀民营企业家 “双百”评选表彰。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和企业高管培育行动。深入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确保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 全力以赴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工业 “四基”为重点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开展产业链升级行动推进强链延链补链,推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家电和智能家电、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智能语音等优势主导产业发展。 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联动。推进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省内产业链供应链融通,用好产业链协同平台。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切实推动省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引导中小企业主动与行业龙头、省属企业协作配套,促进大中小企业集群集聚,加快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全供应链融通的生态体系。 强化 “龙头”企业牵头带动。加强信息联动、技术联动、金融联动。抢抓国家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机遇,推动 “上云用数赋智”,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进头部企业及核心配套企业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保障服务能力。 落实援企稳企惠企政策。依法依规开展大规模减税、减费、减息、减租、减支 “五减”行动。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制造业专项贷款支持,推动国开行安徽省分行转贷款及工行安徽省分行、建行安徽省分行专项贷款等协议落地,匹配对应担保额度,不新增担保、重复担保。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担保费补贴等政策。 危机中育新机 变局中开新局 奋力推进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