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 曹君君
2020年7月3日11点1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伴随着火箭发动机的轰鸣声,“西柏坡号”青少年科普卫星搭载着空天创客带领学生自主创新研发的人工智能载荷,与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一起,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西柏坡号”中学生科普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与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共同发起的一颗青少年科普卫星,是 “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实施的第二颗中学生科普卫星,由空天创客全面实施教学支持与人工智能载荷研发,学生通过一年多卫星项目式课程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一颗卫星制造的完整流程,建立了良好的系统工程思维,跨学科学习应用能力及创新思维,将自己的创意卫星通过设计、实践、总装、集成、测试,最终成功送上太空。
据了解,现在的卫星就像是20年前的手机一样,属于 “非智能机”,卫星在轨运行之后只能完成特定任务。如何让卫星像智能手机一样,在天上也可以安装程序甚至把代码传给卫星,让卫星能编译执行程序呢?此次 “西柏坡号”上使用的空天创客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卫星载荷,是航天科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采用了双Linux冷备系统,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意与卫星数据相结合,编写Python程序并上传至卫星执行。例如,让卫星在经过指定地点时拍照,或是获取飞行过程中的指定数据,甚至还能让卫星飞到指定地区时发红包……。空天创客还准备了卫星测控课程,可以让零基础的学生接收在轨卫星信号。通过这个卫星载荷,让卫星变成了 “AI卫星”,学生可以真实地接触到航天科技,真正地将卫星“玩”起来。
中学生如何能驾驭起卫星这一高精尖技术?相关专家表示,通过深度参与的模式,学生们从卫星任务分析、方案设计、产品研制、整星集成测试与试验、卫星发射、卫星在轨操作和管理、载荷应用等方面全面了解微纳卫星的研制过程。
接触一颗真卫星,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他们更能体会到在学习过程中做的模拟卫星的作用。他们的设计成果植入真卫星之后成就感爆棚的样子,让空天创客更有动力坚持初心,点燃青年少年科技梦想,让航天科技触手可及。
“我几乎参加了卫星研制所有重要节点的评审会,全面了解微纳卫星的研制过程。”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高二15班学生周京慧自豪地说,从高一起她就开始了 “航天之路”。 “除了航天讲座,最开心的是去航天科研单位学习,我们去过廊坊、北京、烟台,还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每次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据空天创客联合创始人王金星介绍,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卫星载荷不仅应用在中学,在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作为学生课程设计平台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此外,还可以作为科研院所搭载卫星实验的二次开发平台,应用范围广泛。
空天创客几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将航天科技解码为教育产品,自主研发获得数个专利,填补了科创教育市场的空白。空天创客的航天课程已经在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八一学校、黄冈中学、闵行中学等全国近百所学校实施。空天创客携手中国航天、科研院所、高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让学生们在课堂里 “玩”上太空,玩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