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 小康生活
红色圣地遵义的“初心答卷”
■ 新华社记者 李惊亚 向定杰 黄玥 长征途中,红军进入贵州,发现这里的穷人被称为 “干人”,因为 “他们所有的一切完全被反动派榨干了”。 “要让 ‘干人’过上好日子!”……在革命老区贵州遵义农村的一些老建筑上,这样的标语依然清晰可见。 岁月如梭,80余载时光,历史沧桑愈加深刻地沉淀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在新的“战场”上,书写着穿越时空的信仰答卷。 承诺,重若千钧 “太阳出来暖洋洋,红军来了不纳粮;又分钱来又分米, ‘干人’有了救命王。”红军在遵义每到一地,都要打开地主、富户粮仓,把粮食分给穷苦百姓。 鱼水情深的故事至今在遍洒英烈鲜血的红色土地上传唱。 “共产党人就是要为群众谋福利!”这份承诺,重若千钧,也是始终摆在面前的 “考题”。 播州区花茂村,过去叫 “荒茅田”,直到世纪之交,这个贫困荒芜的村寨还是处处土墙茅草房。 “外面风有多大,屋内风就有多大”,在59岁的村民王治强记忆中,每年冬天村民都要在家中的墙上钉砂皮纸,抵御寒风。 增收难、留人难、村容差,深深的贫困曾让 “荒茅田”的年轻人一波一波出去闯荡。上世纪80年代初,王治强就到省外打工,奔波了30多年,回来后,家乡变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村里修通了几条大道,一栋栋黔北民居拔地而起,一个个温室大棚林立田间,一条条通村路、串户路连接着家家户户。 柏油路、小青瓦、转角楼、白粉墙、雕花窗……贫困荒芜的 “荒茅田”变成了花繁叶茂的花茂村,产业进来了,游客进来了,王治强回到家乡开起了 “红色之家”农家乐。 2019年,花茂村接待游客1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000万元。全村流转土地近2000亩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2019年底花茂村贫困人口全部清零,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 精神,绵延传承 在遵义, “红军菩萨”的故事流传至今。为百姓治病解难的红军卫生员龙思泉,在寒风肆虐的冬日,焐热了 “干人”们冰冷的额头,却被敌人残忍杀害,乡亲们含着眼泪将他安葬。岁月沧桑,这座位于红军山上的红军坟,如今每天仍有很多人前来祭奠。 英雄的精神不朽,在红色的土地上绵延,在新的 “战场”上传承。 临近退休的徐先文是习水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全县吹响脱贫攻坚战冲锋号,他主动请缨到最贫困的后田村扶贫,又申请担任最偏远的茅草坪组包组干部。 山高坡陡的后田村,常年喝的是 “天落水”。2017年冬至,中午开完村里的会,徐先文顾不上吃口热饭,就发动车子朝茅草坪奔去,他要去贫困户家送水管,水管接上了,山上的清泉就能送到家。 送完水管,徐先文开着车慢慢往回走,这里地势陡峭,山路狭窄,在转弯处,后轮卡在了坡坎上。他轻轻点了一下油门想调整方向,可一瞬间车子失去平衡,从七八十米高的陡坡翻入悬崖…… 亲眼目睹的村民大喊他的名字,却没能喊回徐先文的生命。村民们为这位牺牲在扶贫路上的干部痛哭,自发组织来到殡仪馆为他守夜送行。 徐先文是遵义脱贫攻坚战中牺牲的15名干部之一,在他们的身后,是遵义883个驻村扶贫工作队、4475名驻村干部。 旗帜,引领前进 桐梓县九坝镇山堡社区,85年前,这里是红军经过并战斗过的地方。如今,有一座修缮完好的三合院建成了红色文化展览馆,56岁的房子主人杨道前说,他的奶奶曾接受红军赠予的一床军用棉被、一根扁担和一把菜刀。 这份情谊在这个家庭、这片土地上一直传承。 山堡社区海拔1380米,过去是苦寒之地,碰到不好的年景,村民外出逃荒要饭。杨道前早年靠拉废旧房屋材料到重庆贩卖为生,去重庆要一两天才能到。现如今,路修通了,重庆来山堡社区一路高速,两小时即达,凉爽的气候、植被繁茂的生态环境,加之浓郁的红色文化,使这里变成了 “聚宝盆”。“我觉得,红军虽然离开了,但把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精神留在了这里。”杨道前说, “大家都知道,只有加油干,才有好日子过。” 九坝镇科技副镇长、山堡社区党总支书记侯斌说,全村714户农户,有485户开起了乡村旅馆,床位3.08万张,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从事和乡村旅游相关的工作。每年夏季,来山堡社区避暑度假的重庆等地游客超过4万人。2019年,山堡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万元。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遵义市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1.38万人,先后实现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871个贫困村出列,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遵义在贵州率先脱贫摘帽,用实际行动告慰长眠在这片土地上的英灵。”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说, “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