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 小康生活
“双水村”里忆当年“三角坪”上话变迁
——陕西清涧脱贫攻坚采访见闻 ■ 新华社记者 刘彤 两条分别名为 “哭咽” “东拉”的小河在村口汇聚;因为水流冲刷形成的 “三角坪”在这里显现……没错,这里就是著名作家路遥所著小说 《平凡的世界》里 “双水村”的原型,也是路遥的故乡——陕西省清涧县石嘴驿镇王家堡村。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已经摆脱贫困的人们,在竣工不久的三角坪广场讲起路遥的过去和对村民们的激励…… 位于清涧县城北30公里、紧邻242国道的王家堡,是典型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小山村。沟沟峁峁,道道山梁,种地养殖都没法依靠,全村297户972人中,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197人。 按辈分划,今年57岁的贫困户冯奋贤和路遥属于侄叔两代。由于黄土地里实在 “刨”不出什么,从18岁开始,他就跟随当地匠人学习木工手艺。十几年的吃苦耐劳,让有一技之长的他远近闻名,家里的光景也渐渐好了起来。 “一段时间内,我感觉自己就是 《平凡的世界》中开始创业的孙少安:只要肯干、苦干,吃了上顿没下顿、眼望黄土干叹气的穷日子就会改变。”他说。 生活也确实如冯奋贤所愿:家里不仅在同村人中较早吃上了白面,还较早购置了电视机等家用电器,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 “没想好景不长,我和爱人先后 ‘害’下了胃病和冠心病,家里渐渐 ‘坐吃山空’,沦为贫困户。就靠6亩地的小杂粮养全家, ‘靠天吃饭’渐渐消弭了我们的斗志。”他说。 看着冯奋贤从全村致富 “先进”变成了 “后进”,帮扶干部、村两委会成员、村小学教师徐斌等都很着急。怎么办?怎么帮?大家经常聚在一起想办法、出主意,目的就是为了让正处壮年的冯奋贤重新振作起来,用自己的双手迎来幸福的新生活。 他们帮冯奋贤和爱人联系权威医疗专家治疗,控制住了病情,并为他们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解决他们后顾之忧后,看着 “自甘人后”的冯奋贤仍不愿靠双手 “打出”新生活,大家想到了 “用身边的典型教育、感化”这个 “笨办法”。 “路遥年长我几岁,我小时候经常在村里见到他的身影,有时候,他们几个大娃娃还会带着我们上山、下水。 《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的地理地名、人居状况、山山水水以及方圆数十里的城镇村庄,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让冯奋贤再次熟悉 《人生》 《平凡的世界》中那些耳熟能详的场景,向他讲述路遥身患重症仍笔耕不辍、坚持创作的精神并写出鸿篇巨制的事迹,一段时间内成为我们的工作 ‘常态’。”徐斌说。 受到路遥精神的启迪,从2019年开始,冯奋贤重新拿起了刨子、锯子等工具打造各类家具,当年他家收入就达1万多元,顺利摆脱了贫困。路遥的那句名言 “要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也成了冯奋贤的口头禅。 清涧县委书记温江城说,路遥和他的 《平凡的世界》感染了一批老乡脱贫致富。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王家堡以乡村旅游为主、山地苹果和绿色养殖为辅的产业格局初具雏形。目前,全村在册贫困户5户14人,贫困发生率1.44%,已退出贫困村行列。 榆林市委副书记杜寿平说,按照 “村村过硬、户户过硬、人人过硬”的要求,榆林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8.63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82万人,累计减贫46.8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6.3%下降到0.6%。到2019年年底,全市90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 “未来,我们将在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新榆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