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 小康生活
“南大荒”变“稻蟹乡”
——资源枯竭型城市盘锦的乡村振兴之路 ■ 新华社记者 曹智 陈梦阳 孙仁斌 白涌泉 当年的 “南大荒”,如今的 “南大仓”;昔日的盐碱地,现在的 “稻蟹乡”。资源枯竭型城市辽宁盘锦,在全力推进城市转型的同时,乡村振兴之路走得蹄疾步稳。 骄阳似火,稻田里天光水影,万物生辉。田埂边,一只只纽扣大小的螃蟹吐着泡泡。盘山县胡家镇农民张海涛穿着雨靴,在稻田里查看水稻和河蟹长势。听到脚步声响,小螃蟹们“哧溜”一声,躲进稻田深处。 “今年水稻长得不错,河蟹也没啥毛病,就等着秋收啦!”张海涛的眼中充满了自信与期盼。 49岁的张海涛种植了300亩稻蟹田,水稻田里养殖螃蟹,种稻养蟹两不误。 “水稻亩产1300斤左右,河蟹亩产30至50斤,一亩地的收益达到3000元左右。”张海涛介绍说。这个种了近30年稻蟹田的农民,如今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公司,除了销售自己田里生产的大米、螃蟹,还大量收购十里八村村民们的产品,统一加工、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 回忆起年轻时生活的场景,张海涛感慨万千: “那时生活太困难了,我和媳妇靠仅有的150元钱在市场上从贩鱼干起,和现在比,一个在泥里,一个在天上!” 从1984年建市至今,36年的光阴见证了盘锦这座城市的兴起和巨变。盘锦因油而建、因油而兴,也因此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土地盐碱含量高,这里曾是全国闻名的 “南大荒”。多年来,当地通过排盐降碱、改土培肥等修复措施,使盐碱地逐步成为高产良田。 在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企业负责人李晓东正带领他的科研团队进行科技攻关。55岁的李晓东是盘锦稻田养蟹模式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30多年来,他的科研团队突破了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河蟹土池生态育苗等技术难关,开创了 “公司+农户+基地+服务站”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当地上万名农户致富增收。 在公司展示厅里,李晓东向记者讲解着稻田养蟹的好处:河蟹在稻田除草、松土、捉虫,排泄物成为水稻的肥料,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稻田为河蟹提供了摄食、栖息的条件,并节约了养殖水面。 如今,这项技术在全国已推广普及开来,种养面积超千万亩,累计为农民增收超过500亿元。 “咱盘锦过去被人说成是 ‘南大荒’,时代变了,科技创新加苦干实干,南大荒也完全可以变成 ‘南大仓’!”李晓东感慨地说。 目前,盘锦水稻种植面积已有160万余亩,全是盐碱地改良而成。河蟹养殖面积170.5万亩,河蟹年产量7.5万吨。 “盘锦大米和盘锦河蟹作为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盘锦还是 ‘中国生态稻米之乡’ ‘中国北方粮食城’ ‘中国河蟹第一市’……”说起盘锦的农业、农村、农民,盘锦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昕无比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