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
■ 通讯员 房发青 中国工业报 安再祥 疫情之下,安徽省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巨大, “保市场主体资金链不断”是当务之急。安徽省经信厅坚决贯彻落实 “六稳”“六保”工作举措,主动作为、创新举措,与省内6家银行签订总额达1450亿元贷款协议,大力推广 “无还本续贷” “信用贷”“技术改造贷” “订单贷”等利率低、额度高、期限长的信贷产品,重点帮助以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纾难解困。上半年,全省 “无还本续贷”余额823.35亿元、增长35.14%,制造业贷款、小微企业余额分别增长14.5%、16.11%,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3.9%,为安徽省工业增速 (2%)跃居全国第7、中部第1、长三角第1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宣贯直通基层 为避免层层传达布置,打通会议贯彻落实 “最后一公里”,安徽省经信厅先后召开全省 “企业复工复产暨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 “保市场主体稳链强链稳工业增长” “落实政策服务企业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个电视电话会议,直接开到市县和重点企业。 特别是8月6日召开的全省经信系统“落实政策、服务企业,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电视电话会议,会前精心谋划,创新会议形式和内容,邀请全省6家金融机构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并就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交流发言,各市县金融机构、全省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3000余人在分会场参会,会前将 《2020年专项信贷合作银行特色金融产品手册》及交流发言以及讲话材料,印发至参会人员,便于市县经信局、金融机构、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方携手,抓好下半年重点工作的贯彻落实。 融资直击 “痛点” 安徽聚焦疫情影响下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把稳定企业资金链作为优先目标,把 “专精特新”、新增规上、高成长小微企业作为支持重点,提高企业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占比,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流向中小微企业。 一方面“增量扩面”,与国开行省分行、省农信社、徽商银行、省担保集团签订50亿元 “专精特新”专项转贷款协议,与工行、建行、中行省分行分别签订500亿元 “春润行动”、600亿元 “战疫江淮贷动未来”、300亿元 “专精特新工企贷”合作协议,重点支持制造业特别是 “专精特新”和中小微企业纾难解困、创新发展,上半年协议贷款累计投放879.8亿元,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贷款4425笔、388.33亿元。 另一方面 “提质降价”, “技术改造项目贷款”对技改项目按照拟购置设备额30%授信、最高可达2000万元, “无还本续贷” 增户扩面、上半年新增113.91亿元, “信用无抵押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最高300万元的贷款授信, “流动资金贷款”最长可达5年、固定资产类可达10年。截至目前,安徽省辖区商业银行累计发放重点企业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116.58亿元、平均利率2.55%,为中小微企业办理再贷款再贴现超600亿元、延期还本付息310亿元。 政策直达企业 针对不少企业和市县经信部门对惠企政策不了解、不熟悉的问题,在全省经信系统总结推广 “两条经验”、建立完善 “一大平台”。 “两条经验”分别是,庐阳区“政策发布云”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局面,建立跨部门 “政策专员”制度,及时收集国家、省、市、县区四级政策,统一由经信局汇总至云平台,分级分类、拆解政策,方便企业对号入座、一键获取;马鞍山市“政策+中介”帮助企业申报政策,市财政对中介服务一户企业给予200元奖补,对帮助落实政策给予奖补资金1%奖励,企业不承担任何费用。建立完善省1+16+X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突出 “线上+线下”“查询+申报”全覆盖全流程服务,采取“菜单式” “清单化”方式,把政策集成到手机上,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为企业分类发送、精准推送政策,让企业在手机上实现一键查询、一键申报。 发挥省民营办统筹协调、考核督办作用,结合开展 “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全面推动减税降费、减租免租、减息降息等普惠政策落实, “一企一策”解决企业要素保障、项目建设、产品销售等问题,着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帮助企业尽快渡过难关、恢复生机。 服务直连需求 根据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融资需求,在抓好总额1450亿元协议贷款落实的同时,多渠道多维度加速金融 “活水”流向中小企业。 一是抓基金直投,按月调度省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发展基金募投情况,制定省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发展母基金直投管理办法,开发直投项目信息管理系统,首批入库项目56个、立项项目34个,计划年内完成投资不少于4亿元。 二是抓融资担保,连续三年争取 “国家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位居全国第一,今年已获补资金2.7亿元,占全国资金总量约9%;上半年完成担保代偿补偿项目备案5386笔、90.3亿元, “专精特新”融资补贴业务备案128笔、担保金额7.34亿元,确保担保资源流向制造业和小微企业。 三是抓上市融资,组织开展第四批省“专精特新板”挂牌,持续实施挂牌企业品牌提升、融资提升、高管素质提升 “三大提升工程”,确保实现新增挂牌企业100户、融资100亿元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