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 小康生活
大连重工父子两代的焦炉故事
■ 周巧云 父亲姜福义,83岁,儿子姜寿合,51岁。父子两代人都在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大连重工)工作,都是在30岁出头的时候当上车间主任,而且打交道的对象都是同一个产品——焦炉机械。如今,父亲在家安享晚年,儿子仍在生产一线打拼。而焦炉机械在历经数十年的更新换代后,已成为大连重工智能高端、绿色环保的招牌产品,为工作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智能化的 “傻大黑粗” 对于儿子继承了自己的衣钵,姜福义很欣慰,经常跟儿子话当年: “全国各地的焦化厂我去过不少,炼焦工人真是辛苦啊!焦炉的炉门一打开,烟熏火燎的,温度那个高啊,一会儿的功夫就烤的不行。好在旁边就有水龙头,人得赶快站在水龙头下冲一冲,不然就热晕了。” “爸,你说的那都是老皇历了。我们现在给焦化厂生产的焦炉产品不仅无烟无尘,已经不用人操作,连看都不用看了,就叫 ‘无人操作、无人值守’,完全智能化了,都世界领先了。”姜寿合说。 “啊?! ‘傻大黑粗’的焦炉三大车 (装煤车、推焦机、拦焦机)都已经这么高级了吗?!” 不怪老爷子吃惊,大连重工在焦炉机械智能化方面的更新换代之快,连竞争对手都服:“产品始终在进步,每次竞标都有新东西,产品性能总是比我们高出一个格儿来。” 多年来,大连重工坚持对标国际先进,持续提升大型智能化焦炉产品的技术质量和性能水平,牢牢占领行业技术制高点。今年前8个月,焦炉机械订货逆势而上,接连迎来 “爆单”,亿元以上的大单就签了4个,新增订货13亿元。 面对排满的大单,姜寿合既喜且愁。喜的是企业鼓励绩效创优、多干多得,年底的奖金肯定少不了。愁的是还想着抽空多回家陪陪二老,这下连国庆节、中秋节都够呛了。 干得多就挣得多 企业的自信,来自满满的订单。员工的干劲,则来自兜里的收入。姜福义回忆: “1980年我当车间主任的时候,工资奖金加起来也就不到50元,现在听说工人工资已经能拿到五六千,年底的奖金更多。在车间干活,能拿这样的收入,当年想都不敢想!” “那个时候,干一套4米的焦炉产品,最少2个月。听说现在焦炉都发展到7、8米了,技术含量也更高了,应该更不好干才对。可是,听儿子说他们一个月能干成10台,怎么干的呢?”姜福义对现在的干法更好奇。 “爸,你那个时候,规模算是单件、小批,而且什么件都是车间自己干。现在集团内外有专业的产业链配套,设计、选型、生产组织都是标准化、批量化的,那效率不是一般的快。现在干得越多,大家伙挣得也多。听说厂里今年计划干出100台焦炉机械,要创造历史纪录,大家伙一个个劲头足着呢。” 愿望超额实现 姜寿合当了快20年的车间主任,经历的不全是现在的好光景: “早几年,全国各地的焦化厂大多都被列为污染大户,要么关停,要么改造,一年也没几个订单。那几年,车间好多工人工资不到2000块。” 面对行业低谷,大连重工人从没有想过放弃。2016年以来,技术团队逐步攻克了焦炉机械无人化研究与开发、远程监控等核心技术,瞅准了产品大型化、环保化、智能化的新需求。“十三五”以来,企业顶装、侧装、大型环保智能化焦炉产品累计实现订货近400台,大型智能化焦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5%。 姜福义、姜寿合父子感受到的变化,只是大连重工近年来实现智能、绿色、高端和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后的一个缩影。上半年,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56%。1~8月,企业新增订货超78亿元,同比增长10%。 为了让员工更好更多地分享到企业的发展成果,今年企业更是每月拿出近400万元给员工涨了工资。 盛夏的季节,在大连重工的一个个基地、一座座车间里,机器轰鸣,干部员工士气高涨。近几年,大连重工一线员工的工资普遍有了大幅的上涨。姜寿合也在几年的功夫里,房子由上世纪90年代的70平方米旧房,换成了90多平方米的新小区洋房,车子也由10万元的换成了20万元的。看着儿子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姜福义自己当年的愿望在儿子身上超额实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