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观察 企业吹哨部门报到 安徽明光市精准助企
■ 通讯员 吴文良 中国工业报 安再祥 在安徽明光市 “四送一服”办公室主任、市经信局局长吴文良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 《企业帮扶工作日志》,这是吴文良对一个帮扶服务项目——明光市瑞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G新材料项目的进展、速度的如实记录。而隐藏在这本日志背后的,是明光市政府各部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在践行 “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的服务机制,对企业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该项目投资方——江西盛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宗道琴感慨地说: “由于明光市优质的精准帮扶帮办服务,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预计12月底前厂房完工,机器设备进场调试,2021年初即可投入生产,前前后后只需半年时间,明光‘四送一服’的项目帮扶,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 ‘明光速度’。” 开展企业精准结对帮扶 5G高频高速覆铜板项目的顺利推进,只是明光市招商引资和企业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明光市根据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省、滁州市推进 “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常态化工作有关要求,2020年实施了 “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将全市工业企业实行分类,按照 “新招引企业、拟培育申规企业、规上企业”三种类型的不同特点开展精准结对帮扶。建立 “一个企业、一套方案、一名领导、一支队伍” “四个一”服务模式,开展 “企业不跑我来跑,企业不会我来教” “营养师式”精准帮扶,有效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全力擦亮 “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服务品牌。 今年,在面对 “大疫情”和 “大汛情”的情况下,明光工业经济实现了逆势上扬。明光市经信局副局长郭茂盛介绍,今年以来,明光市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达35个、26个、13个,新增规上企业17家,全部超序时进度;财政收入增长14.7%,持续在滁州市各县市区领跑;全市工业用电量、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居滁州市各县市区前3名。 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中,明光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响亮提出了 “打造长三角地区最佳营商环境服务城市”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来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对此,该市谋划并实施了企业家绿色服务“一卡通”等19项系列暖心企业制度,各部门都积极争当企业和企业家的 “娘家人”“贴心人”,深入开展访企业、解难题、促“六稳”行动,做到重点企业 “一企一策”、困难企业 “一对一”,全力当好 “店小二”“急郎中”,加强用地、用能、用工等要素保障,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稳定生产。 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渡难关 今年2月,该市出台了 《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十七条意见》,从强化金融支持、减轻税费负担、加大稳岗力度、鼓励恢复生产、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捧出系列 “暖企”政策,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渡难关。 “我们企业的产值和税收今年在疫情中不降反增,目前公司1~7月产值2976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5.9%,税收173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66%。”在安徽明光经济开发区,明光市万佳联众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伟表示。 疫情期间,明光市 “四送一服”办公室编印了 《应对疫情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清单》,并组织5个部门集中上门开展 “多对一”专业解读,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用活惠企政策。在到万佳公司的宣讲交流中,针对企业提出的如何提升企业经营者及其团队的自身素质问题,吴文良向周伟解读了明光市企业家培训扶持政策,并立即给周伟联系了深圳华企丰源顾问咨询管理有限公司,6月20~23日周伟如期参加了深圳华企举办的 “顾问式总裁”培训班;7月18~19日,深圳华企专业辅导团队到万佳公司,为该公司60名中层以上干部及销售人员开展了 “精英团队培训”,帮助企业打造不怕吃苦、勇于担当、激情四射的 “狼性团队”,受到了企业充分的认可和欢迎。 据统计,今年以来,明光市通过 “送出去” 培训6批次、 “请进来” 讲座4期,共培训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600多人次,帮助企业和企业家拓展了思维和视野,助力了企业在疫情中化危为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明光市注重 “送创新项目”工作的开展,多次举办对接会,切实帮助企业了解行业最新前沿科技和市场需求等信息,有针对性地促进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深化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用合作,目前已帮助三棵树公司、浩淼安防科技、龙利得智能科技、华远高科申请省级绿色工厂、工业设计中心、技术中心等一批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的新项目。 根据工作实践和企业需求,安排与企业联系紧密的部门组建6个服务企业小分队,常态化开展 “送生产要素”活动,主动贴近企业、服务企业,从企业最不满意的地方入手,从企业最期盼的事情做起,着力解决好企业用人、用钱、用料、技术等难题,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今年以来,已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5908万元,受理审核失业保险费返还企业354家金额256.3万元,指导36家企业开展新录用员工技能培训,涉及补贴资金228万元;帮扶176家工业企业招工6351人,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土地、人才等难题124个,有力支持、扶持了民营经济发展,切实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